吴旭东:俯下身子破解难题 撸起袖子助农增收

26.05.2019  20:54

  宁夏渔业渔政管理局局长吴旭东,1991年硕士研究生毕业后便投身于宁夏水产事业之中。自跨入这一行业,他便俯下身子解决渔业产业的技术瓶颈,把科研成果应用于生产、造福于民,成为他最大的梦想。

  30多年来,他长期穿梭在乡间田埂、鱼塘水池之间,奔忙于宁夏水产业的技术研究、示范推广和技术培训之中。下鱼塘、曝烈日,不管春夏秋冬,他都要亲临现场,进行各项数据测定和观察,执着的科研精神和较真的工作态度感染了同事,也感动了养殖户。

  上世纪90年代中期,吴旭东刚到水产站上班不久,正值宁夏鲤鱼、草鱼爆发出血病,造成养殖鱼类大量死亡,部分养殖户甚至遭受毁灭性打击。吴旭东和同事们急得吃不下饭、睡不着觉,连天连夜对生病的鱼进行急救,整整3个多月,他几乎跑遍了全区的大小鱼塘,最终和同事们将这次病害控制住,为养殖户挽回了经济损失。

  针对宁夏水产业发展中关键技术瓶颈问题,吴旭东积极主动参与自治区渔业发展规划的制定、渔业产业发展重大问题的决策;牵头制定多个渔业重点县市的中长期渔业发展规划;组织推广转化各类科技成果60多万亩,累计增收10亿元。特别是由他主持推广转化的福瑞鲤、黄河鲶等7种水产良种累积推广面积达25.4万亩。

  在黄河中上游水域中生活的鱼类大多为我国特有的鲤科鱼类,长期适应高原严酷环境,它们的存在关乎着黄河水生态系统的健康。由于环境变化和人类活动影响,黄河中上游部分鱼类濒临灭绝,被列入濒危鱼类红色名录,黄河鲶便是其中之一,在宁夏、内蒙古、甘肃、青海的黄河流域有4个国家级黄河鲶种质资源保护区。2002年,吴旭东和他的团队对黄河鲶展开迁地保种及驯化培育研究。经过反复试验,黄河鲶已由濒危品种转向批量化繁育和生产,在宁夏及其周边省区开展了人工养殖和增殖放流。

  “风吹日晒、蚊叮虫咬、风餐露宿,这些过程看似艰苦,但当付出的努力得到回报时,这一切都是值得的。”吴旭东如是说。在他看来,每一次忙碌之后,心中都有一份安然,那就是他想要的人生。

  10年前,螃蟹对于大部分宁夏人来说是稀罕物,只有逢年过节,家里才会买几只尝尝鲜。如今,螃蟹已经端上普通百姓餐桌。这些,离不开吴旭东和同伴的辛苦付出。

  2009年,吴旭东开始开展稻田养蟹试验,从最初照搬东北的模式,到一步步改良,最后形成宁夏稻田养蟹技术规范——“宽沟深槽”的宁夏模式,实现“一水两用、一地双收”,该项目创立的稻蟹种养“宁夏模式”被农业农村部定为国家农业科技示范推广“样板工程”。

  目前,宁夏稻田养蟹示范推广面积由2009年开始试验示范的1000亩发展到5万多亩。“将流水槽养鱼镶嵌于稻田养蟹中,这是宁夏人的创新,实现亩产值过万元,有效促进农民增收。”吴旭东说。

  近年来,按照自治区农业农村厅的要求,吴旭东带领宁夏渔业行业人员在“提质增效、减量增收、绿色发展、富裕渔民”上下功夫。

  2018年,宁夏稳步推进渔业转方式调结构行动,全区设施温棚、日光温室等面积达53.3万平方米;低碳高效池塘循环水流水槽达160条,养殖工艺进一步优化;推广绿色高效养殖、人工潜流湿地养殖尾水处理、粪污集中处理等技术模式,创建全国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18个。同时,以贺兰、灵武、平罗、青铜峡等渔业重点县(市)为主,建设集物联网智能养殖、渔业水体环境监控、水产品质量可追溯、鱼病远程诊断、市场信息服务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互联网+渔业”养殖场点52家,继续探索装备工程化、技术现代化、生产工厂化、管理工业化养殖技术,养殖管理水平、渔业预警和事故防范能力稳步提升。

  目前,宁夏的水产品年产量达18万吨,水产养殖面积52.5万亩,从渔农民年均纯收入达1.29万元,全区人均水产品占有量达26公斤,居西北地区首位。(记者 张瑛)

宁夏:让职业技能培训惠及更多“三类”帮扶家庭
  新华网银川1月4日电(记者 谢建雯)记者近日从新华网
既要“面子新”又要“里子实” 大武口老旧小区改造暖民心
  “改造后,小区的路平了、灯亮了,家里暖和了,我们的心也暖和了。”近日,石嘴山市大武口区永欣园小区9号楼居民孙群告诉记者。2021年,大武口区投资1.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