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幸福来敲门

31.01.2015  10:07

听,幸福来敲门

——永宁县城乡一体化走在春天里

宁夏日报记者 杨学农 张晓慧

  2012年底,银川市永宁县县委班子形成共识:深入推进城市转型,奋力争当全区城乡统筹发展的排头兵。

  两年过去了,109国道拓宽改造等80公里道路畅通;水、电、路、气、房、光纤“六进农家”;配套幼儿园、卫生院、健身工程、文化活动室、污水处理场、垃圾转运站、商贸网点、小广场“八到中心村”,累计完成投资100亿元。

  “让百姓得实惠,让农民过上和城里人一样的生活。”永宁县把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作为富民强县的重大举措,大胆探索,妙招迭出。

   村民变居民日子有滋味

  1月20日9时,记者走进望洪镇新华村,马路两旁,一幢幢气派的小楼在蓝天映衬下显得格外美丽。

  新华村3队村民季文国如今已从黑乎乎的土坯房搬进了100平方米宽敞明亮的楼房里。搬进新家第一天,66岁的季文国不停地摸摸自来水管、摸摸雪白的墙壁、再摸摸干净的窗户。“做梦都想不到这辈子还能住进楼房!以前烧的是炭和柴草,现在换成天然气;以前走的是土路,现在变成了柏油路;以前喝的是地窖水,现在变成了自来水。党和政府的恩情,老百姓们忘不了!”季文国难掩心中激动。

  新华村4队村民季克勤分了两套房,家里20亩地全都承包出去,他和老伴靠低保和地租,日子过得有滋有味。

  为了让农户由旧平房迁到小城镇或中心村的“洋楼”里,截至去年年底,永宁县进行了453万平方米的城镇棚户区改造及小城镇中心村建设,并配套了商业网点、社区、文化体育活动中心等公共基础设施,让3.6万户、11万群众入住新居,居住条件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改善。农村人均公共资源占有率逐步提升,城镇化率由2012年的45%提高到现在的74%。

   建粮食银行解后顾之忧

  2014年初,永宁县提出兴建“粮食银行”,解决农民储粮及交易问题,这一大胆变革成为永宁县城乡一体化改革措施中的一大亮点。

  1月21日,望洪镇村民刘建国将自家6800公斤粮食存到了“粮食银行”。“过去粮食储藏起来很麻烦,不是被虫蛀就是霉变,现在放到‘粮食银行’,再不用操心了。”刘建国感慨地说。

  永宁县“粮食银行”具有代农储粮、代农加工的功能,吸收农民手中余粮“储蓄”。“储户”不仅可以支取存粮现金,还可以凭粮食存折,在各粮油超市、网点兑取成品粮油及日用品等。据初步统计,总投资3.05亿元的永宁县“粮食银行”全部建成运营后,农民可通过“粮食银行”分红增收1240万元,减少粮食损失7500吨,实现粮食减损增收2250万元。目前,永宁县“粮食银行”一期的9栋原粮仓房和两栋成品粮配送仓库已全部封顶,预计年内可代收代储农户粮食5万吨。

  永宁县除配套建设“粮食银行”外,还推出建设农机服务公司、微型种植园区、环保设施、配套公共交通网络等多项举措,以此来满足农民农机作业要求,改变“脏乱差”的环境及为农民提供方便的出行条件。

   医疗一体化实惠真不少

  在胜利乡八渠中心村村民李旺家150平方米的小别墅里,他满脸幸福地告诉记者:“去年俺爹住院花了3万多元,报销完,自己只花了9000元。现在政策真好,俺们和城里人一样,看病、住院也能报销70%。”

  1月22日10点,在永宁县人民医院,杨和镇村民周梅芳检查完身体后,对“先诊疗后付费”连连赞叹:“没想到只用医保卡和身份证挂个号,就可以看病了,所有的检查做完再到窗口交钱,免除了老百姓做一次检查排一次队交费的麻烦,真是太方便了。”

  2011年8月,永宁县率先在全区实行“先住院、后付费”诊疗模式,如今,已使上万城乡居民受益。去年,永宁县先后推出“先诊疗后付费”模式、县乡医院一体化机制、药品零差率……2.2万患者在医改中得到了方便实惠,6万余名群众享受到免费健康体检、生日祝福、高龄补贴、特殊群体救助等惠民政策。

  截至目前,永宁县已为2.8万名被征地农民办理了养老保险,解除了失地农民的后顾之忧。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参保率分别达到98%、97%。

  1月22日12点,57岁的新华村村民王有福牵着爱犬在小区散步,阳光下,他一脸灿烂。爱犬跟随他走进宽敞的楼房,老伴哼着小曲正做午饭,儿子王强拿着iPad和朋友聊得正酣,卫生间里,全自动滚筒洗衣机正飞速地转动。

  这无疑是一幅美丽的画面。在城乡一体化的进程中,永宁县百姓已然踏着幸福的脚步走在春天里……

40多年来,习近平始终对这件事很上心!
  【学习小组按】   “我们既要绿水青山,宁夏新闻网
习主席体验过的兵工科技
   央视网消息 :5月16日,宁夏新闻网
习近平绿色箴言厚植美丽中国
   央视网消息: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宁夏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