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前一步“粮食银行”如何收获幸福

14.09.2015  16:15
        太仓市南郊粮管所,位于江苏省太仓市南郊镇新丰村附近。
        粮管所主任周元勋介绍说,在市财政的支持下,粮管所的老仓刚刚修葺完毕。目前,该所可以存粮5000吨,预计未来可以达到12000吨的仓储规模。
        周元勋拥有众多头衔,不过,最令粮食行业熟知的,并不是粮管所主任一职,而是太仓市易裕粮食银行行长。
        自2006年开始探索成立“粮食银行”之后,周元勋逐步成为粮食行业的明星。不过,他表示,自己目前考虑更多的是,如何推动粮食银行进一步发展,以服务更多地域的粮农。
        粮食银行应运而生所谓“粮食银行”,社会上存在有多种解读,业内普遍认可的是,粮食银行是粮食企业借鉴银行业经营模式,利用自身仓储经营条件,代农户存储粮食,在通过契约方式保障粮食所有权的同时,将粮食经营权以“定期”或“活期”的形式让渡给企业,农民按约定提取粮食(成品粮)或折现的新型粮食流通业态。
        一般情况下,“粮食银行”的运作主体是粮食经营企业,服务对象是种粮农户、粮食生产合作社和土地流转后的失地农民。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院研究员李国祥认为,“粮食银行”的产生不是政府号召的一个项目,而是市场内生动力驱动产生的一个现象,因此,是顺应社会需求的。
        在业内人士看来,“粮食银行”不同于货币储蓄银行,不属于金融机构,也不是独立的法人单位,而是在粮食企业的收储业务中派生出的一项类似银行业务的粮食收储新业务。
        “我们企业只是搞了这样类似的一个形式,但这和银行还存在着本质上的区别。”河南省一家大型面粉加工企业采购负责人认为,虽然名字上有“银行”二字,但“粮食银行”并不算是银行。
        “农民把自产的粮食存入‘粮食银行’,不用担心保管质量和消费安全问题,可以根据自己生活需要随时提取、兑换质量达标的成品粮油或者出售。
        粮食企业依托粮食收储库点和放心粮店等服务平台,为农民提供原粮储存、成品粮供应和品种兑换服务。”太仓市粮食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说。
        8月20日,在太仓市粮食局相关负责人的陪同下,粮油市场报记者来到易裕粮食银行,刚好碰到前来取菜籽油的周阿婆。
        周阿婆不仅携带了一个空油瓶,还随身带着一本“苏州粮食银行存折”。从这张存折我们可以清楚地了解到,阿婆2010年7月17日在此开户,当时存进了21.45斤菜籽油。
        周阿婆介绍说,自己是这里的忠实顾客,“粮食银行”的成立,确实方便了自己的生活。
        太仓粮食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说,当地“粮食银行”的诞生,有几个重要的背景做支撑:首先,伴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推进,过去分散的农户住宅逐步向新型的农民集住社区转移,居住条件和环境大大改善,生活质        量显著提高,以往夏秋两季新粮收获后,农户自家储存全年口粮、口油的传统方式已不适应现代农村居住环境的新形势,迫切需要粮食企业代为储存保管;其次,在苏南等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大量农村劳动力进城进镇集中居住,脱离农业从事二、三产业,而这些改变了生活方式的农民最大的烦恼是失地离乡后自己的口粮如何保证,这就为“粮食银行”开辟专门针对失地农民口粮保供问题的新业务提供了广阔的天地;最后,中央对“三农”工作高度重视,现代农业加速推进,粮食生产逐步向规模化、农场化发展,提高种粮收入是农民追求的目标,农民希望把商品粮存入“粮食银行”能够获得更大的收益,这就为“粮食银行”发展商品粮储存业务奠定良好的基础。
        经过调查,粮油市场报记者获悉,远在河南、河北、山东、湖南等地的粮食加工企业,均认可上述太仓粮食局相关负责人的分析。同时,这些企业人士认为,粮食企业经营需要优质的原粮,也需要大量的资金,在市场发展的过程中,“粮食银行”模式不仅有利于公司收购千家万户的原粮,也有利于企业的资金周转,因此,成为粮食企业        大力发展“粮食银行”的重要原因。
        实效风险共存对于粮食行业来说,“粮食银行”并不算新鲜事物。
        “其实,‘粮食银行’的雏形,来自于‘两代一换’。”山东省粮食局相关工作人员介绍说。
        所谓“两代一换”,即上世纪80年代,各地粮食局推行的代农加工、代农储存、品种兑换等业务。
        1983年,山东省广饶县开始尝试代农储粮业务,随后,这一模式在全国推广。1989年,“两代一换”模式开始进化为“粮食银行”模式。
        由于“粮食银行”确实可以实现降低存粮损失、加快粮食流动、保障粮食生产积极性、降低粮价波动等作用,该模式受到了包括政府在内的社会各界的认同,之后,“粮食银行”如雨后春笋般诞生。
        太仓粮食局提供的数据显示,目前,全市已开办粮食银行7家,覆盖率达到85%以上,累计储户6.1万户,储存粮食7.3万吨。
        据了解,2014年,吉林、河北、江苏、浙江、河南等17个省份共发展“粮食银行”350家。            如今,上述粮食主产省的粮食银行网点林立,成为粮食行业一道靓丽风景线。各地也相继探索出一些值得推广的模式,比如“太仓模式”,“凤台模式”等。
        这一现象,也引起国家高层的重视。
        2013年9月,国务院副总理汪洋批示:赞成重视“粮食银行”探索,注意总结推广。
        2014年7月,国家粮食局局长任正晓表示,“粮食银行”把粮食部门传统的购销方式、流通模式进行了革命性的改造,完全不是过去那种粮库收原粮、管原粮、卖原粮,米厂负责加工,然后粮店销售成品粮的模式。现在“粮食银行”把粮食的收储跟整个农村的商品大流通紧密结合在了一起,今后还可以把农民需要的生产资料、生活资料等考虑进来,让“粮食银行”的服务内涵进一步扩大。
        然而,在监管乏力的大背景下,粮食银行的发展更像蛮荒生长,也逐步将潜在的风险放大。
        近几年,黑龙江、山东、河南、安徽等多地均曝出消息:部分粮食银行倒闭,一些存粮农户“钱粮两失”。
        行业权威专家认为,“粮食银行”的模式决定粮食所有权归农民,经营权归企业,企业在粮食经营的过程中必然会存在各类风险,如果粮食价格出现大幅的波动,企业经营的风险无疑会增大,粮食银行的风险也相应变大。
        任正晓在2015年全国粮食流通工作会议上也强调,促进“粮食银行”健康发展,加强风险防控,服务种粮农        民。
        如何向前一步有反对者认为,粮食银行的发展存在许多问题。“比如说,首先,名字中含有‘银行’,这本身就是问题,因为所有银行必须纳入国家监管;其次,市场经济发展多年后,我们又退回了以物换物的实物经济模式,这算是一种历史发展的倒退。”有业界人士称。
        东部一些省份的粮食系统工作人员表示,由于前期部分“粮食银行”出现倒闭、跑路等现象,因此,当地对于“粮食银行”推广的态度变得趋于谨 慎。
        有粮食系统工作人员也表示,经过多年的发展,太仓当地粮食银行的发展似乎进入瓶颈,寻找不到前进的方向。
        周元勋认为,虽然在自己努力下,全苏州地区的粮食银行已经逐步实现了“通存通兑”,但如果仅凭一己之力,粮食银行想要在更大区域扩张,已经成为一道难题。
        “除非企业能有中储粮、中粮一样的实力,企业的库点遍布全国,消费者才能实现全国的‘通存通兑’,仅靠我们这样的企业是不行的。”周元勋说。
        而在乐观者看来,“粮食银行”还具有巨大的发展空间,其风险也可以通过各种手段进行规避。
        “粮食银行方便了农户,也有利于企业的发展。从这一点上判断,不能因为其存在风险,就遏制其发展,我们应该有的态度是,通过控制风险的办法,进一步完善、规范粮食银行的发展。”李国祥建议说,粮食银行完全可以采取和保险相结合的方式,来实现风险共担。
        南华期货相关工作人员认为,“粮食银行”也可以和期货结合起来,期货公司可以从套期保值、风险管理的角度,提供专业的研究服务和通道业务;期货交易所可以给“粮食银行”提供交割仓库的资质。
        李国祥认为,作为粮食主管部门,粮食局应该在这方面拥有更大作为。
        “比如出台相关的风险管理办法,又或者牵头成立风险基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