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企合作助力银川新材料产业发展

23.01.2019  15:41

  2018年1月23日,上海交通大学(银川)材料产业研究院揭牌成立。一年来,作为我市搭建的校企合作平台,上海交通大学(银川)材料产业研究院为我市新材料企业突破发展瓶颈寻找方向——

  “新材料产业作为连接科学理论和产业应用高峰之间的桥梁,主要解决材料相关高新技术的落地问题。而在银川推动新材料技术的发展,既是落实‘推动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又是落实自治区‘贯彻落实创新驱动战略’和上海交通大学‘聚焦自主创新、服务地方经济、实现自身发展’的重大举措。”回望过去一年的工作,上海交通大学(银川)材料产业研究院院长夏明许十分感慨。

   企业与高校结缘“牵手

  银川隆基硅材料有限公司与上海交大材料学院结缘于一年前,当时随着上海交通大学(银川)材料产业研究院正式揭牌成立,来自高校的教授、专家们先后深入走访了银川都市圈内企业,收集企业实际技术需求。

  银川隆基硅材料有限公司作为全球最大的单晶硅棒、硅片生产企业,受到良率、品质、能耗、成本等多个因素制约,大规模工艺的试错成本一直较高。“这几年我们公司一直在扩产,虽然有自己的技术团队,但试错成本太高,发展就到了一个瓶颈期。”金雪是银川隆基硅材料有限公司的项目管理专员,全程参与了银川隆基硅与上海交通大学材料学院合作的全部过程。

  专家们来到银川隆基硅材料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后,与企业技术人员进行了深入的交流,经过长达三个月的讨论,双方最终确立了“模型建立与优化”“调控系统建立与优化”等课题,以及“多相、多场耦合凝固模型构建”“单晶硅CZ制备的自适应智能调控系统建设”等4个研究方向,项目由上海交通大学先进材料与凝固研究所实施。在项目合作的基础上,针对银川隆基硅一线的产线技术人员,上海交通大学还主动对接了基础理论培训项目,为银川隆基硅的人才培养提供支撑。

  “高校专业理论知识丰富,将这些理论运用于我们实际生产中,既可以降低很多试错成本,又可以提高产品品质,所以希望今后能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金雪介绍,目前上海交通大学与银川隆基硅的合作,将极大地推动企业的技术进步,大幅度地节约单晶硅棒材的生产成本和产品质量,有望成为行业领先技术。

   硬件+服务推动新材料产业发展

  不仅“大直径单晶硅CZ制备的热场模拟”项目为企业破解了发展难题,另有“3D玻璃热弯陶瓷模具研发与中试”、“银川新材料产业综合创新平台”等项目均已落地实施。经过一年时间的运营,上海交通大学(银川)材料产业研究院目前已与我市企业签订了3项科技服务协议、2份科技服务合同,另有1项拟签订的科技服务合同,涉及合作资金1837万元。同时研究院还申请了1项科技支宁项目,1项东西部重大合作项目,1项东西部合作重点项目,涉及项目资金5037万元。

  除技术服务外,研究院规划建设的位于银川市经济开发区的1200余平方米的分析检测中心平台,也已完成了内部装修场地改造工作,目前正在采购设备阶段。该检测中心主要用于各类材料及其相关制品的分析检测认证。夏明许介绍,随着产业中心从东部不断向中西部地区转移,以宁夏为中心的我国西北地区迎来了较快的产业发展,但目前与新材料产业相配套的检测、认证、分析等技术服务业尚不能满足产业飞速发展的需求。因此该分析检测中心将依托银川市在西北部地区优越的战略地位以及新材料产业和装备制造业的生产建设需求,提供面向新材料企业和装备制造业相关企业的市场化服务。同时依托上海交通大学强大的科研实力和技术实力,可延伸提供咨询服务、技术研发、项目合作与项目孵化等其它服务功能,为银川市的新材料相关企业提供全套的技术解决方案。

  据悉,今年该研究院将继续推动专利导航、高性能轻合金结构材料及陶瓷复合材料、新型储能材料及镁合金产业应用示范中心等产业应用示范中心的建设。同时,也将推动院士工作站、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上海交通大学(银川)研究生实习基地等相关项目在银川的落地,为银川的新材料方向人才引进工作搭建桥梁。

  记者  梁小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