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德发现白垩系蜥脚类恐龙足迹化石
30.09.2015 10:03
本文来源: 宁夏新闻网
发现化石的岩层。
恐龙足迹化石。
9月29日,在隆德县陈靳乡高阳村一石料厂发现蜥脚类恐龙足迹化石,这些足迹每个直径约90厘米左右,大小排列整齐、均匀。据专家介绍,这是恐龙在湿度、粘度、颗粒度适中的地表行走时留下的足迹所形成的化石。此次发现的恐龙足迹化石分布集中、保存完整、特征清晰,属于国家重点二级保护化石,在区内较为罕见。
石料厂工人爆破时发现化石
高阳村位于六盘山西麓,在隆德县东南5公里处,发现恐龙足迹化石的地点是被当地群众称为尖山子的地方。尖山子在六盘山腹地,生态环境良好,植被茂密。恐龙足迹化石是石料厂工人在爆破时发现的。记者看到,这些足迹位于一处山岩直立面上,岩石倾斜度为60度左右,有两行石窝,大多保存完整,只有少部分损毁。恐龙足迹化石被发现后,当地有关部门立即停止石料厂生产,并对现场进行保护。
专家鉴定是蜥类恐龙足迹
据自治区地质博物馆专家鉴定,这些足迹化石是蜥脚类恐龙留下的,含足迹化石层面共有3组39个足印。其中,行迹所在的岩石为白垩系马东山组紫红色厚层细粒石英砂岩,足印数量为15个,前足印8个,呈马蹄状,后足印7个,呈近圆形;另外一组足迹存岩石为白垩系马东山组紫红色厚层细粒石英砂,足印数量为10个,前足印5个,呈马蹄状,后足印5个,呈圆形;第三组足印所在的岩石为白垩系马东山组灰色中至厚层细粒砂岩,足印数量为14个,足印较浅。
发现恐龙足迹的岩石较为致密、坚硬,含化石层高约15米,整体稳定。此外,在隆德县北联池也发现类似足迹化石,但分布凌乱,没有陈靳乡发现的足迹化石整齐。
该发现为研究六盘山生物变迁和地壳运动提供重要资料
六盘山地壳运动,造就了大量的古生物化石,除了已发现的鱼类和植物、蕨类化石外,这次发现的恐龙足迹化石为研究六盘山生物变迁和地壳运动提供了直接重要资料。
有资料显示,大约在距今4亿6千万年前的奥陶纪,六盘山开始处于上升阶段。到了中石炭纪末期,地壳升起,六盘山地区结束了海侵的历史。在距今6000万年前的古新世末期,地壳发生剧烈断块式上升与下降,六盘山继续抬升。经过始新世末期,到了渐新世末期,六盘山成为孤岛,六盘山地区湖水面积扩大,成为一个湖盆地。到了距今24万年前的喜马拉雅山造山运动,六盘山发生剧烈的上升活动,使其他地区由沉陷状态变为抬升,构成了丘陵。此后,随着山区间歇式继续上升,广大的丘陵区均沉积了厚度不等的风成黄土,在盆地中心或山麓地带则有冲积的砾岩和粘土大量的黄土堆积,覆盖了山坡丘陵,形成了固原地区现在千沟百壑的地形地貌。
据专家介绍,恐龙足迹一经形成就不会移动位置,因此,这次发现的恐龙足迹能够反映恐龙的生活习性,行为方式以及与生活环境的关系,为古地理学、古生态学以及生物学研究提供重要的依据和珍贵资料,具有恐龙骨骼无法替代的作用。除了科学价值外,恐龙足迹化石还具有重要的经济和社会价值,对恐龙足迹化石进行保护、开发和利用,在申请地质公园、普及科学知识、发展地方旅游业和文化产业开发,带动区域经济结构和调整和优化、推动地方经济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本报记者 剡文鑫 文/图
本文来源: 宁夏新闻网
30.09.2015 10:03
故
事
宁夏青联:吸纳更多青年人在为群众办实事中“青”力而为
新华网银川1月4日电(张洁龙) 4日,新华网
宁夏:让职业技能培训惠及更多“三类”帮扶家庭
新华网银川1月4日电(记者 谢建雯)记者近日从新华网
既要“面子新”又要“里子实” 大武口老旧小区改造暖民心
“改造后,小区的路平了、灯亮了,家里暖和了,我们的心也暖和了。”近日,石嘴山市大武口区永欣园小区9号楼居民孙群告诉记者。2021年,大武口区投资1.新华网
5年支出672亿元年均增长5.7% 中卫市“小财政”托起大民生
近日,家住中卫市沙坡头区世纪花园小区的戚璐圆说,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