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增双减双富”在塞上大地的生动实践

18.01.2017  15:04
 

  “双增双减双富”在塞上大地的生动实践

  ——银川市“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加强年”工作综述

  永宁县闽宁镇原隆村利用扶持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资金800万元,委托银川市产业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以股权投资方式投入宁夏壹泰牧业有限公司,发展高档肉牛养殖,收益归村集体所有。同时,企业扶持1537名贫困户发展肉牛托管养殖,由企业为每户托管肉牛4头,年分红8000元,带动贫困户脱贫增收;

  兴庆区月牙湖乡争取发展资金450万元,申报红树莓生态产业园冷库一期工程建设项目,以股(债)权投资的方式委托银川市产业基金管理公司和宁夏荣德佰瑞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签订协议,预计每年可为村集体增加31.5万元收入,滨河家园5个移民村每村可获得6.3万元收益……

  “有大略者必善谋”。这是银川市“双增双减双富”专项行动的一个个生动案例,也是一个个成果的鲜活表述。2016年以来,市委组织部围绕“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加强年”、“双增双减双富”(增加农民收入、增加村集体收入,减少群体性信访事件,减少刑事治安案件增幅,富口袋、富脑袋)专项行动,全面落实从严治党战略部署,不断推进服务型党组织建设上台阶。

  4000多个基层党组织“两学一做

  “以上率下,市级领导深入各自联系点和分管工作部门开展讲党课,示范带动各地各单位普遍开展领导干部上一课、党支部书记讲党课、党务骨干讲微党课、专家学者讲专题。”市委组织部有关负责人介绍,截至目前,召开市党政领导班子专题学习研讨会3场,举办市委中心组学习会12次、专题讲座22场、专题辅导1200多场次,党员讲党课3000多场次。在“两学一做”专项教育中,全市4000多个基层党组织,近10万名党员深入“”,扎实“”,认真“”,学习教育成效显著。

  在此基础上,我市分类施策,精准“滴灌”。农村党员依托“田间课堂”“老党员讲党课”,引领广大党员在“双增双减”中“富脑袋富口袋”;社区党员承诺践诺,以服务居民为核心,不断聚力凝心,优化管理方式,维护稳定,践行党员标准;机关事业单位党员围绕“立足岗位做贡献、转变作风创一流”,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

  非公和社会组织党员围绕“亮牌评星争先锋”等党建平台,开展“班前10分钟”“空中课堂”等灵活多样的学习方式,把学习成效体现到提升企业效益、促进转型升级上。

  边学边改,补齐“短板”,这是银川市“两学一做”专项教育一大亮点。牵头组织开展了后进党组织整顿、党员组织关系集中排查、“进企业、解难题”、发挥基层党组织和党员“两个作用”等七个专项行动,以解决问题的成效检验学习教育成果。据统计显示,目前已整顿相对后进党组织216个,整顿转化率达到98%,表彰了50个先进基层党组织、99名优秀共产党员和50名优秀党务工作者。

  带动18万农户产业化经营

  “万里征程风正劲,千钧重任再起程”。银川市打响“双增双减双富”抓党建促发展的攻坚战役后,坚持以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为统揽,深化“专项行动,形成了“以党建促发展、以发展强党建”的良好局面。

  在专项行动中,银川市首先从整顿软弱涣散党组织入手,采取选派挂任第一书记、领导干部挂点联系、机关部门结对帮扶、定期督导考核等方式,集中对“空壳村”“上访村”“债务村”“零星村”等后进基层党组织进行整顿。据统计,为全市115个后进村(社区)派驻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35名市级领导带头认领70个问题最多、困难最大的后进村(社区),市直69个机关单位共结对帮扶100个后进村(社区),建立后进党组织问题整改台账,挂图督战,建账销号,实行严格的责任倒查机制,在全市掀起了上下联动抓整顿、促转化的热潮,截至目前,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整顿转化率为98%。

  兴庆区掌政镇杨家寨村建成了双孢菇示范基地,与新华百货有限公司达成合作协议,实现了农超对接,示范带动周边500余户群众从事相关产业生产,实现农民增收;贺兰县立岗镇兰光村在稳定群众土地流转费、土地分红、园区工资和劳务报酬四份基本收入的基础上,积极开展创业富民活动,培育畜禽养殖、清真食品加工产业,2015年培养100名带富创富典型……

  在增加农村群众收入方面,我市引导村级党组织加强与涉农企业、农民经济合作组织、致富带头人的“组团式”合作,打造村企互动、村社联营、村村联合、先富带后富等多种形式的共富联合体,培育各类农民经济合作组织600多个,带动了18万户农民参与产业化经营。同时,鼓励大学生村官、科技致富带头人创新创业,建成梦工场大学生创业园、经纬创业园等45个创业孵化基地(园),众创空间12个。

  2016年,全市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30800元和12265元,同比增长9.0%和10.0%,吊庄移民地区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8700元,生态移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6086元,增幅均高于全市平均水平。

  102个“空壳村”全部脱壳

  贺兰县洪广镇洪广村申请项目资金33.4万元,利用村部后空地建设仓储物流仓库,通过后期仓库租赁,每年可实现租金收入8万元,使洪广村7个社423户1920人受益;兴庆区大新镇新渠稍村争取项目资金60万元,流转农民5亩土地,建设了占地30亩的现代二代农业示范温棚12栋,将温棚租给合作社种植,租赁费用每年8.6万元,合作社每年可获纯利润12万元;金凤区良田镇金星村顺应少数民族群众养殖肉牛的习惯,积极申报建设肉牛养殖场,每年可为村集体经济创收30万元……

  在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方面,银川市注重发挥党组织的政治功能,采取设立专项资金、盘活资源资产、小额贷款担保基金等方式,重点扶持“空壳村”和村集体经济收入薄弱村,统筹培养一批农村共富联合体。

  银川市建立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专项资金,累计投入6400余万元,统筹运用资金扶持、贴息贷款、股(债)权投资等方式,支持空壳村脱壳、低收入村持续增收、产业关联村抱团发展。全年累计实施集体经济项目41个,为各类农村经济主体发放贷款近1900万元,培育和发展农民经济合作组织40多个,带动村集体创收300余万元。截至目前,全市102个“空壳村”全部脱壳,新增村集体经济收入1000多万元。

  “双减”“双富”两篇大文章见实效

  “在‘双减’目标落实上,积极发展基层党内民主,推行乡镇‘文建明’工作法和村级组织‘三重一大’事务‘四议两公开’民主议事制度,畅通党员群众表达意愿渠道,及时回应群众合理诉求。”该负责人介绍,银川市整合公安、农牧、财政、信访等各部门力量集中发力,完善领导干部驻村包点、干部下基层等活动,将“双增双减”纳入领导班子和基层党组织考核评价体系,倒逼基层责任落实,形成了抓党建的工作合力。据统计,2016年群体性信访事件和刑事治安案件较上年同期大幅下降。

  而在“双富”活动方面,银川市着眼于提高移民地区群众自身造血功能,以移民地区党组织带头人为重点,在江苏华西村、宁夏职业技术学院、市委党校等地,举办专题培训班,培训移民地区村“两委”干部500人次。同时,扩大村级互助资金规模,覆盖63个移民村累计9980万元,受益群众1.4万户5.7万人。

  投入9000多万元筑牢基层基础

  “牢固树立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着力研究基层党建工作保障机制,把真金白银投向基层、把精兵强将派到基层。”该负责人告诉记者,重点是强化基层服务能力,年度投入为民服务专项资金9000多万元,每个行政村15万元~20万元标准,每个社区12万元~15万元标准,实施为民服务项目700多个,从根本上解决了基层党组织无钱办事的窘境。而且,开展村办公用房“清退转”活动,新建老年服务中心、文体娱乐活动中心、图书阅览室等多功能服务室300多个。

  基层工作保障是发挥基层服务能力的重要支撑。银川市依托市委党校开办农村经济管理、社会管理2个业余大专班,面向在职村(社区)干部共招收第一期学员300人,投入资金200万元免费进行培训。而且,年度投入资金2400余万元,落实村(社区)干部待遇,目前村干部月生活补贴达到1600元~3400元,社区工作者月生活补贴达到2100元~4700元。年度共核拨资金270多万元,将大学生村官和村(社区)干部纳入住房公积金缴存、住房保障范围,建立健康体检制度。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银川市健全党内关爱机制,扩大党内关爱基金存量,通过财政支持、党费划拨、社会募集等,累计筹集党内关爱资金600多万元,对发生大病的党员、发生意外变故的党员家庭、低保党员的子女、高龄党员和作出突出贡献的党员五类人群给予关爱。记者采访中了解到,银川市持续为党龄达到50年的老党员颁发“在党50年”纪念章,在春节和建党95周年,对生活困难党员进行全员慰问,累计慰问资金达到370多万元。(记者 姬恒飞)

  

银川经开区转型升级促高质量发展
    抢抓“朝阳项目” 形成“二期现象” 新华网
银川让土地成为农民手中“活资产”
    建立农村产权流转交易服务体系 积极推新华网
银川市总工会启动“冬送温暖”活动
    为正在严寒气温下作业的职工送上慰问品,新华网
银川6家银行网点受理住房公积金业务
    从“入厅”办理变“出厅”办理 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