及时语:不要和互联网谈公平

31.03.2015  10:57

  昨天一条关于滴滴打车的新闻特别有意思,一位出租车业内人士表示,出租车行业欢迎竞争,但相对于滴滴专车等互联网平台,他们更欢迎以投资为前提的专车竞争。换句话说,这种竞争从一开始就不公平,等于是前人栽树,后人免费乘凉。 

  其实,互联网企业在同类型企业中的竞争有多么残酷,这真的不是出租车公司能够体会到的。而在互联网+开始逐渐深入生活后,以网络平台快速配置资源,其实是体现生产效率提高的方式。 

  而上述业内人士所说的“以投资为前提”的竞争,往往是互联网思维所排斥的,那就是重资产与轻资产。如果能用很少的投入,获得极高的效率,为什么不去这么做呢。难道非要找一个门脸,雇上足够的人才能做出租车行业吗? 

  互联网其实没什么高深的,它只是一个工具和平台,主动去运用它,就会解决当下的问题。如果只是一味抗拒,最后只能在重资产的低效局面下步履维艰。 

  这其实是一个思路,对于出租车行业管理,不一定非要天天检查,或者月月报到才能监管。网络平台上的评价机制,就足以解决所有问题,出租车不敢欺客,乘客不敢过度维权,实时的网络信用平台就能解决一切,干嘛要浪费那么多的人去低效率地管理呢? 

  话又说回来,如果传统出租车行业不能主动利用互联网平台,优化自身的服务,并以此来创新服务产品,那么未来肯定是死路一条。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把以互联网为载体、线上线下互动的新兴消费搞得红红火火。”而打车软件这样的形式,不正是这种O2O的模式吗?无论是主管部门,还是传统企业,遇到这些新情况,真的不要先想着怎么挡住,而是想想如何融合,大家把各自的优势都发挥出来,对所有人都是好事。

  皇甫世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