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学院那帮科技达人 一年俩发明 全都获了奖

10.06.2015  14:19

  去年4月份,本报以《宁大新华学院有帮科技达人两年捣鼓出11个国家专利》为题,报道了宁夏大学新华学院的一帮工科生,既能改良农具,还能制作抗震救灾机器人,两年时间拿到11项国家专利。 

  最近,这帮工科生,又捣鼓出了两件获奖作品,并且正申请专利。他们又有什么样的新故事呢?

   看到老家养牛方式落后  发明自动化管理温棚

  6月8日上午,新华学院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发展中心,5名大学生正对着一个温棚模型捣鼓着。一点手机屏幕,微型温棚就开始操作。这项发明有一个很专业的名字——基于物联网智能养殖温棚中控系统的研发与设计,其实就是自动化管理温棚。 

  被称为新华学院“科技达人”的马小科是这项技术的主创人员。来自西吉农村的他,发现老家的温棚养殖技术很保守。一座稍微上规模的温棚,养殖100头牛(羊)的话,需要至少20个人。 

  马小科想发明一项技术,节省劳动力提高养殖效率。于是,这套温棚管理系统就这样出炉了。原本靠人力操作的过程,手机一键搞定,自动喂水、上料、清理、消毒、病变防疫…… 

  还别说,马小科在手机上比划着,温棚就开始自动上料。这还不算,利用传感器对棚内的温度、湿度、空气质量进行检测和全自动化控制,对养殖的动物进行电子标签标记,记录从出生到出栏的生长历程,并对动物的各项生理指标进行准确检测和观察。 

  这东西做出来了,效果怎么样,几个孩子心里都没谱。5月24日,自治区团委、自治区科协等多家单位联合主办的第9届“挑战杯”全区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决赛上,这项技术获得科技发明制作类一等奖,他们才有了信心。 

  目前,马小科和他的团队正在对核心技术进行改良,争取获得国家奖项,早点拿下专利证书。

   排队打饭太麻烦  琢磨出“便携式餐饮贩售机

  另一个叫“便携式餐饮贩售机”的设备,荣获了科技发明制作类三等奖。这件作品的研发者叫赵承珍。这个设计,目的是为了解决就餐高峰期的就餐压力。 

  赵承珍将硬币投入接收口,按了几个按钮,出餐口便传送出一份快餐来。小赵说,这个产品能保温、保鲜,菜品不会受温度变化而影响口感。除此之外,这款贩售机还有网上订单支付线下取餐、预订私房菜、硬币(纸币)找零、筷子取出口、餐巾纸取出口等人性化功能。 

  这个创意,来自于在餐厅吃饭排队时的观察。经过半年的论证,小赵有了初步构思,加上学校搭档们的支持,很快就有了模型。别看模型小,按照小赵的说法,强大的云服务管理平台都应用进去了。虽然只获得了三等奖,小赵对他的产品还是很有信心,正在进行改良,希望今后能有机会变成现实。

   “我们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像马小科和赵承珍这样爱捣腾的工科生,新华学院目前有60多个,他们每天泡在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发展中心,对着一堆零部件发愣,过不了多久,一项专利就拿到手。不过,和去年采访不同的是,该中心没有见到指导老师的身影。 

  马小科说,此前的指导老师离职了,他们现在孤军奋战。没有专业指导老师,项目的推进难度加大,但是马小科想到了一个好方法,组建一支团队。 

  在演示模型的过程中,有四个来自不同专业的学生在做一些相应的步骤。马小科说,这就是他自己的团队。学电子信息工程的王涛负责程序,学土木工程专业的李乐泉在温棚的构造和设置方面提供了很多帮助,而汉语言文学专业的高佳丽和叶子鹏,对产品说明书等进行撰写。 

  “我们不是一个人在战斗。”有了来自不同专业学生的支持,没有专业指导老师这个短板暂时得到缓解,遇到技术难题,几个人分头找自己专业的老师,很快就能解决。不过,为了让他们没有后顾之忧,学校也正在帮他们聘请新的指导老师。 

  马小科团队的发明,最近被几家企业看上,有一家养殖公司准备引进。马小科还在考虑这事,他准备等招聘来的指导老师到岗之后,商量将自己的技术转化成现实,早点服务养殖户。

  记者  田鑫/文  海坤/图

用爱温暖寒冬—— 宁夏第65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成功捐献
wRX宁夏红十字会网站管理系统       深冬时节,傲雪凌霜。“90后”小伙小田用一缕冬日暖阳般的温暖爱意,给远方的小患者送去生命的“礼物”。12月15日,宁夏造血干细胞志愿捐献者小田完成捐献顺利归来,红十字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