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大以来宁夏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综述

21.02.2017  07:03

  原题为: 文明花开满园春——十八大以来宁夏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综述

  第一届全国文明家庭表彰大会上,宁夏有5个家庭获全国文明家庭殊荣;

  2015年6月,宁夏有6人入选“中国好人榜”,4人荣登中国文明网《好人365》专栏封面;

  2014年,全国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经验交流会上,宁夏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五个紧密结合”的做法受到中宣部和中央文明办肯定,被总结上升为“宁夏做法”,向全国推广;

  深入开展“雷锋进社区”“雷锋进乡村”“雷锋进学校”等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用雷锋精神引领社会风尚……

  铺开宁夏精神文明建设的画卷,一道道文明风景跃入眼帘,一阵阵文明春风扑面而来。十八大以来,宁夏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按照自治区党委的部署和中宣部的要求,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着力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深化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单位、文明家庭、文明校园“五大创建”活动,推动公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不断提升,为建设“四个宁夏”提供了有力的精神动力和道德滋养。

  春风化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浸润身心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在社区、乡镇、学校、清真寺,随处可见一个个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标语。近年来,宁夏持续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通过开展“图说我们的价值观”公益广告宣传、核心价值观“六进”等活动,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走向千家万户、浸润百姓身心。

  为了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群众心灵,各地建设了多个民风墙、文化墙、主题广场、文化公园,在潜移默化中提升群众道德素质。“原本普通的白墙变成了精神文明宣传的阵地,既美化了村容村貌,又提醒大家提高精神文明素养,比村干部干巴巴的说教顶用多了。”盐池县青山乡古峰庄村村民张玉东说。

  十八大以来,宁夏先后组织开展了“讲文明、树新风”“珍爱生命·文明出行”“美丽宁夏·文明旅游”、文明餐桌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引导群众树立文明意识,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正内化为人们的价值观念,外化为人们的日常行为。

  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关键要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

  2014年,银川市成立市民大厅和行政审批服务局,把26个部门的156大类行政审批事项归一,通过“一窗口受理”“一站式审批”等审批服务模式,让群众真正感受到方便快捷的政务服务。“以前企业注册需要14天审批时间,还要几个单位来回跑,如今在市民大厅1个工作日即可办结,着实省了不少事儿。”中兴(银川)智慧产业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姜斌说。

  文明创建,培育文明新风尚

  十八大以来,自治区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文明创建活动,以美丽乡村建设为主题,以民风建设为抓手,组织实施了“塞上农民新居”“优美环境、洁净城乡”综合整治、美丽乡村建设等工程,进一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让干净、整洁、美丽、有序成为宁夏农村居民生活的幸福“元素”。

  错落有致的农宅,干净整洁的道路,四季相伴的碧水蓝天……走进中卫市沙坡头区镇罗镇凯歌村,仿佛置身于一幅美丽的山水田园画卷中。“以前,村子道路两边堆放着垃圾,臭气熏天。如今经过整治后的道路整洁多了,大家的思想觉悟也提高了,会主动打扫家门前的卫生。”村民李秀峰说。

  家风好,则民风淳。在推进文明家庭创建工作中,宁夏在各地广泛开展好婆婆好儿媳、文明家庭、最美家庭、百孝之星等评选活动,激发居民争模范、赶先进的热情,促进了全区文明新风尚的广泛形成。

  去年12月,在第一届全国文明家庭表彰大会上,宁夏有5个家庭获全国文明家庭殊荣。“谭淑章几十年如一日,悉心照顾身患脑萎缩、帕金森症的丈夫和三个没有血缘关系的孩子,她用无私的爱演绎了一段超越血缘的人间真情。她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得知全国文明家庭获奖家庭成员谭淑章的事迹后,银川市民吴庆华深有感触地说。

  “在身边寻找敬老孝亲、邻里和睦的典型模范,能让大家感悟到家庭美德的内涵,从而引导群众主动成为文明家风和家训的传播者和践行者。”自治区文明办有关负责人说。

  典型引领,树立正风正气

  一个地方的文明,需要道德为之立起发展的精神标杆。

  近年来,宁夏制定印发了《自治区“宁夏好人”等先进典型评选办法(试行)》,指导各地设立“最美人物”发布厅,定期遴选发布“最美人物”。同时,广泛开展道德模范、“身边好人”和“中国好人榜”推选工作,汇聚和提炼时代美德,以强大的道义力量推动社会文明进步。

  六盘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护林员蒙旺平,20多年来始终坚守在护林第一线,制止偷猎、盗伐等不法行为,捍卫着六盘山林区的一草一木;

  永宁县胜利乡杨显村三队村民杨林,接过父亲留下的19.7万元外债,起早贪黑、辛勤劳作,最终把父亲生前借的债全部还清;

  平罗县马金兰,悉心照顾年迈的婆婆和患有精神病的丈夫,用执着和善良诠释了中华民族孝老爱亲的传统美德……

  放眼塞上大地,一个个动人事迹在群众身边树起了向上向善的道德标杆,集合成宁夏大地上的一座座精神丰碑。

  志愿服务,爱的心灯点亮每个角落

  一座城市,因为有爱,才变得格外温暖。

  宁夏红十字会造血干细胞志愿者服务队自成立以来,已为多名患者成功捐献了造血干细胞,志愿者们用大爱延续了生命的希望;

  两年前,家住银川市金凤区黄河东路街道办新苑社区的马春秀突感不适,在社区微信平台上发表求助信息,不一会儿,志愿者刘芳带着药到达马春秀家中;

  吴忠市利通区金星镇裕西社区的“王兰花热心小组”主动为居民解矛盾、调纠纷,并催生“583秀玲工作室”“张建英调解室”等特色服务品牌……

  在宁夏,志愿者已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多年来,他们用一言一行诠释着“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在全区上下形成了“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良好风尚。

  为推动志愿活动,宁夏先后印发《关于在城乡社区开展“邻里守望”志愿服务活动的意见》《贯彻落实中央文明委<关于推进志愿服务制度化的意见>的任务分工》等。同时,扎实推进学雷锋志愿服务制度化、常态化。

  银川市把志愿服务工作纳入智慧城市、智慧社区管理体系中,并将每月20日定为“全民公益日”;

  吴忠市招募志愿者组建禁毒服务队,教育引导群众增强禁毒防毒意识;

  石嘴山市成立志愿者培训学院,专门培养有技能的专业化志愿者队伍;

  中卫市通过志愿服务“一社区一品牌”、志愿服务宣传街,形成志愿者“受尊重、有好报”的社会共识;

  固原市着力打造“艺术教室”“爱心包裹”等品牌救助项目,帮助更多寒门学子“圆梦”。

  截至目前,全区共成立志愿者服务队1500多个,志愿者总数达55.42万人。

  同心掬得满庭芳,文明花开满园春。回望塞上大地,文明创建有声有色,道德春风处处涌动,善行义举层出不穷,文明幸福之花正在竞相绽放。(记者 姜璐)

宁夏:让职业技能培训惠及更多“三类”帮扶家庭
  新华网银川1月4日电(记者 谢建雯)记者近日从新华网
既要“面子新”又要“里子实” 大武口老旧小区改造暖民心
  “改造后,小区的路平了、灯亮了,家里暖和了,我们的心也暖和了。”近日,石嘴山市大武口区永欣园小区9号楼居民孙群告诉记者。2021年,大武口区投资1.新华网
5年支出672亿元年均增长5.7% 中卫市“小财政”托起大民生
  近日,家住中卫市沙坡头区世纪花园小区的戚璐圆说,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