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期间我区畜牧业发展成效显著

13.01.2016  19:33

  十二五”期间,我区畜牧业生产以提质、扩量、增效为重点,加快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和草原生态建设,畜牧业取得较快发展。

  一是综合生产能力大幅提高。 2015年,全区奶牛存栏58.5万头,肉牛、肉羊、生猪和家禽饲养量分别达到250万头、1700.1万只、393.6万头和3446.4万只,比“十一五”末分别增长35.3%、32.1%、30.7%、13.9%和-9.3%;肉、蛋、奶产量分别达到49.7万吨、10.6万吨和186.6万吨,比“十一五”末增长35.9%、-1.6%和52.8%,牛羊肉占肉类总产量的58.1%,比“十一五”末提高3.2个百分点;畜牧业产值139.0亿元,比“十一五”末增长61.4%,占农业总产值的28.3%,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来自畜牧业的比重占25%以上。

  二是产业布局进一步优化。有效发挥区域资源优势,突出重点,分区推进,产业带及核心区优势进一步凸显。依托北部引黄灌区农业产业优势,着力打造奶牛优势产业带, 全面实施奶业“提质增效”行动计划,优势区奶牛存栏和产奶量分别占到全区的93%和99%;依托中部干旱带滩羊种质资源优势,着力打造滩(肉)羊优势产业带,饲养量占到了全区的92%。依托南部山区生态及优质牧草资源优势,着力打造环六盘山肉牛优势产业带,肉牛饲养量和基础母牛存栏占到全区的73%和75%;以引黄灌区粮草轮作、中部干旱带旱作人工草地、南部山区退耕种草为主的优质牧草产业带,紫花苜蓿等多年生优质豆科牧草占全区人工草地面积的67%。

  三是规模养殖快速发展。采取收购、代养、托管、入股等方式,出户入场、整村推进,加快规模养殖场、养殖园区、家庭牧场建设,主体多元、协调互补、多种养殖模式共同发展的产业格局初步形成。全区各类规模养殖场(园区)达到5902个,其中,奶牛268家、肉牛1073家、滩(肉)4575家,规模养殖比例分别达到了84%、38%和47%,比“十一五”末分别提高14个、9个和9个百分点。

  四是良种繁育体系不断健全。建立区、县、乡、村四级畜禽改良站(点)736个、良种繁育场47家,生产性能检测(测定)中心2个。累计推广优质奶牛冻精193万支、肉牛冻精128万支、种公猪1140头、种公羊6.25万只,改良奶牛107.2万头、肉牛57万头、羊260万只、母猪26万头。建立 万头高产奶牛核心群、 万只滩羊母羊核心群和万头肉牛母羊核心群,奶牛、肉牛、肉羊、生猪和家禽良种覆盖率分别达到100%、80%、93% 、90%和96%。

  五是科技支撑能力显著增强。以规模养殖场和养殖小区为平台,以重大畜牧推广项目为抓手,引进、示范、推广了高效繁殖、精准化养殖、粗饲料加工、智能化管理等一大批国内外先进新技术,畜牧科技支撑产业发展能力显著提高。奶牛平均单产7200公斤,居全国第四位,比全国平均水平高1200公斤。高档牛肉生产和母牛低成本养殖技术达到国内先进水平。规模化养羊场75%以上繁殖母羊实现了“两年三产”,小群饲养户全部实现“一年两产”。苜蓿青贮、柠条加工和非粮饲料开发利用技术取得突破,秸秆加工利用率达到65%以上。

  六是草原生态保护效果明显。继续加强禁牧封育,全面落实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做好天然草原退牧还草、补播改良和优质牧草生产,强化鼠虫病害防治、草原防火工作,优质牧草生产能力逐年提高,草原生态环境得到显著改善。全区草原植被综合覆盖度达到52%,比“十一五”末提高5个百分点;天然草原干草总产量达到194.9万吨,比“十一五”末增长10.9%。南部山区和中部干旱带500万亩已垦草原实现了退耕还草,人工草地由772.6万亩,增加到850万亩,其中多年生牧草留床面积稳定在600万亩,人工牧草产草量达到480万吨。 (畜牧局、畜牧站、草原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