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7亿吨我国粮食产量实现“十一连增”
10.12.2014 20:39
本文来源: 粮食局
根据公告,2014年全国谷物总产量 55726.9万吨(11145.4亿斤),比2013年增加457.7万吨(91.5亿斤),增长0.8%。谷物主要包括玉米、稻谷、小麦、大麦、高粱、荞麦、燕麦等。据国家统计局对全国 31个省(区、市)农业生产经营户的抽样调查和农业生产经营单位的全面统计,2014年全国粮食作物播种面积为112738.3千公顷(169107.4万亩),比上年增加0.7%。粮食单位面积产量为5385公斤 /公顷(359公斤 /亩),比上年提高0.2%。
国家统计局农村司高级统计师侯锐解读粮食生产情况时表示,2014年粮食增产的主要原因有三点: 一是政策稳定,措施到位。今年以来,中央继续出台一系列强农惠农政策,及早预拨农业“四补贴”,及早发布小麦、稻谷最低收购价,继续实施产粮大县奖励政策,积极推进农业生产经营方式转变,注重培育新型农业生产主体等政策措施,进一步调动了多方面粮食生产积极性,促进粮食生产。
二是科技支撑有力,田间管理强化。2014年,各地继续推广应用优良品种,继续实施“农业防灾减灾稳产增产关键技术补助政策”,加大相关补助力度,积极推动实际效果显著的关键技术补助常态化。与此同时,针对粮食生产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时采取小麦“一喷三防”、水稻集中育秧、病虫防控等措施,加强田间管理。
这些措施促进了粮食单产水平的提高。
三是局部旱情较重,但总体灾情轻于上年。据民政部门统计,今年1~9月,全国农作物受灾面积同比下降29%;绝收面积下降12%。
本文来源: 粮食局
10.12.2014 20: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