厅党组书记、厅长杨玉经在全区住房城乡建设系统2014年“四互”活动情况通报会上的讲话

09.12.2014  18:16

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党组书记、厅长  杨玉经

2014年9月18日)

 

按照雪山主席组织开展美丽乡村建设等观摩活动的指示精神,以及自治区党委、政府“转作风、抓发展,大干150天”的工作要求,结合年度工作检查考核,我们决定利用三天时间,开展全区住房和城乡建设互学互帮互检互评“四互”活动,在现场观摩今年全区住房城乡建设重大工程项目和特色亮点工作、促进系统交流学习和工作督查落实的同时,总结探索加快发展的新思路、新方法、新经验,研究分析解决工作中存在的困难问题,对下一阶段的工作进行安排部署,确保全面超额完成全年既定目标任务,推动住房城乡建设不断迈上新台阶。

在两天半的时间里,我们先分组后集中,起早贪黑,马不停蹄,实地察看川区和山区58个住房城乡建设重点项目,其中,棚户区改造及保障性住房建设项目14个、美丽乡村建设及危窑危房改造项目12个、老旧小区及既有建筑节能改造项目5个、城市及物业管理项目7个、园林绿化项目6个、环境综合整治项目11个、产城融合项目2个、新型城镇化改革试点项目1个。通过一线实地观摩,我们明显感到,今年,各市县(区)工作干劲足,力度大,在城乡规划、建设、管理、运营等各方面都能积极探索,创新推进,呈现出很多新亮点,使我们既看到了各地竞相发展、欣欣向荣的崭新面貌,又感受到系统上下千方百计抓项目、时不我待促发展的精神状态,以及激情干事、比学赶超的扎实作风。

刚才,5个市、县(区)和2家企业负责同志围绕住建系统规划引领、提质扩容、城乡安居、美丽乡村、绿色建筑、质量安全“六大工程”作了很好的交流发言,雪山副主席还要作重要讲话,请大家认真抓好贯彻落实。下面,我就此次活动谈点印象及感受,针对存在的问题提点不成熟的意见和想法:

一、关于工作整体印象及感受

今年,是中央、自治区全面深化改革、加快推动新型城镇化的启幕之年,各个领域、各个行业都在爬坡奋进、转型发展。住房城乡建设系统承担着全区住房城乡规划、建设、管理、运营的重要职责,在以投资为主要增长方式的全区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对此,在自治区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雪山副主席亲力亲为、示范带动下,系统上下自加压力,积极作为,以新型城镇化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全力实施“六大工程”,取得了可喜工作成绩,突出表现在:

(一)规划引领得到有效落实。 规划是指南针、方向盘。没有规划的顶层引领,就不会有建设的有序发展,甚至会造成巨大的重复建设和资金浪费。今年,我们坚持以宁夏空间发展战略规划为统领,全面开展城镇体系规划、城市总体规划等现有规划的实施评估修编,加快大银川都市区、清水河城镇产业带、村庄布局等区域性、专业性规划编制,不断扩大控制性详细规划覆盖面,规划的科学性、系统性和可操作性明显提高。进一步加大规划管控,出台《自治区实施〈城乡规划法〉办法》,积极推进“三规合一”试点,为乡村配备村镇规划建设管理员,加大城乡规划执法监督和问责力度,有效维护了规划的严肃性和权威性。从当前情况看,全区规划编制管理水平有了新的提高,比如,本次观摩的利通区东塔乡穆民新村、原州区张易镇驼巷村、盐池县冯记沟乡强记滩村美丽乡村建设和同心县清水河综合治理工程等,依山傍水,顺势而为,就规划得很好,充分体现了各地的科学规划意识和水平。

(二)项目带动作用明显增强。 项目是工作的有效载体,尤其对于住建工作来说,不抓项目,就是不得要领,就抓不到点子上。今年,我们围绕推进新型城镇化,按照把宁夏作为一个城市规划建设的思路,全面落实“一主三副、核心带动,两带两轴、统筹城乡,山河为脉、保护生态”总体空间格局,筛选实施重点项目435个,有效推动大银川都市区和三个副中心城市组团发展,促进城镇向沿黄城市带、清水河城镇产业带和太中银、银宁盐两条交通干线城镇发展轴集聚,带动全区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1-8月份,住建系统各类重点项目完成投资752亿元(含房地产项目),对全区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起到积极的拉动作用。此次观摩中,就呈现出一批体量大、投资高、效果好、建设快的大项目、好项目和特色项目,成为推动全区住房城乡建设的重要支撑,比如中卫市的十里水街、永宁县的西部水系、银川市的绿博园等项目,就令人耳目一新,印象深刻。

(三)城镇功能配套更加完善。 配套完善城镇功能,是推进以人为核心新型城镇化的重要内容。今年,我们出台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市政基础设施建设运营管理的政策措施,着力加大地下管网改造、供水供暖和垃圾处理等设施建设力度,指导各地统筹利用地上地下空间,建设适度超前、与城镇人口产业规模相适应的公用基础设施。同时,加快智慧城市建设,着力推进数字化城管,加强城市精细化管理,城镇的集聚和承载能力不断提升。此次观摩的银川市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在改进垃圾处理方式、引入社会资本运作等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值得全区各地学习和借鉴。还有青铜峡市的水质提升工程,以及各地市民休闲公园建设、主干道路大整治大绿化工程,有效推动城镇环境更加优美,功能更加完善,生态更加宜人。特别是事关民生的老旧小区改造,全年计划实施1000万平方米,现已累计施工920万平方米,完成改造650万平方米,10月中旬可全部完成,将使城市微观环境得到很大改善。

(四)城乡住房保障规模扩大。 住房问题是最大的民生问题,住房保障是最大的民生保障。今年,契合国家宏观政策,按照自治区总体部署,我们在城乡住房保障方面实现了重要突破,建设改造数量大幅提高,为历年之最。全年实施保障性安居工程12.3万套(户),其中棚户区改造9.1万户,接近过去7年改造量的总和。搭建棚户区改造融资平台,协调国开行第一批项目贷款76.7亿元,第二批贷款197亿元,有效缓解了各地资金压力。一些市县也积极抢抓机遇,加大棚户区改造力度,比如灵武市,今年的改造总量就有1.05万户,开工率达到100%,并且做到基础设施与房屋建筑同步规划、同步建设;还比如,惠农区、红寺堡区等地在产业园区建设公租房,解决进城、进园区农民工周转住房问题,有效支持了产业发展;盐池县采用货币补偿的方式推动棚户区改造,符合国家政策方向,取得积极成效。以自治区政府制定《农村危窑危房改造实施方案》,明确全年改造危窑危房4.5万户,并计划用4年时间基本完成全区农村危房改造任务,危窑危房改造加快推进。从这两天观摩情况看,我们提出通过整村推进方式实施改造,一次性完善村庄基础设施配套,同时用“让老百姓洗上热火澡、用上煤气灶”等具体形象的标准引导建设,群众欢迎,各地特别是山区九县(区)热情高、干劲足、力度大,工作推进较快。比如西吉县,虽然没有去实地观摩,但从平时掌握的情况看,今年已经完成改造1.4万户,完成率达到94%,并且改造的质量标准也都很高。

(五)美丽乡村建设加快推进。 美丽乡村建设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抓手。今年,我们牵头制定并以自治区两办文件印发《美丽乡村建设实施方案》,按照规划引领、农房改造、收入倍增、基础配套、环境整治、生态建设、服务提升、文明创建八个方面内容,指导各地加快美丽村庄建设,全面完善水、电、路、气、污水、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促进产业、人口向小城镇和中心村集聚。全区共开工建设美丽小城镇31个,美丽村庄101个,开工率达到100%以上,已累计完成投资15亿元。从实际建设效果看,在此次观摩中我们看到,各地在美丽乡村建设中都能够立足本地资源禀赋、自然条件、区位优势、文化特色,积极探索有效途径推动项目实施,特别是青铜峡市、利通区、泾源县、盐池县、中卫市的美丽乡村建设,能做到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创新机制,整体水平都比较高,起到很好示范引领作用。

(六)绿色建筑取得扎实成效。 绿色建筑是未来建筑业发展的方向,尽管我们现在还处于起步阶段,但经过各地探索努力,已经取得积极进展。特别是今年,我们启动了绿色建筑行动,实施既有居住建筑供热计量及节能改造400万平方米,大力支持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项目,鼓励推行住宅全装修,加快建筑产业现代化发展步伐,推动了城乡建设提质转型、绿色低碳发展,呈现出很好的发展势头。我们要进一步加以鼓励引导,支持绿色建筑产业做大做强。

以上是对当前工作的整体印象。众所周知,在今年宏观经济形势“三期叠加”、下行压力进一步增大等诸多不利因素影响下,全区住房城乡建设工作取得这样的成绩,十分难能可贵。有几点突出感受。 一是要主动作为。 今年,我们积极承担推动全区新型城镇化的牵头职责,提请自治区召开全区新型城镇化会议,出台《关于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的意见》,推动涉及“户籍、土地、资金、规划、建设、管理”等方面的城镇化专项改革,拉宽了我们的工作范围,为科学推动全区住房城乡建设搭建了新的平台和载体。各地住房城乡建设部门也积极在推动本地新型城镇化的背景下精心谋划住房城乡建设,形成了推动工作的强大力量。 二是要敢于突破。 创新是永不枯竭的动力。在今年中央、自治区全面深化改革的整体引领下,我们打破传统观念和条条框框的桎梏,适时出台房地产业“宁九条”、推动建筑业改革发展的意见、廉租房公租房并轨运行、支持社会资本投资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推动绿色建筑发展等一系列改革政策,按照“两个50%”的要求加快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再造审批流程,减少审批事项,下放审批权限,为推动全区住房城乡建设事业注入强劲动力。各地也在新型城镇化试点、“三规合一”、美丽乡村建设、城市综合管理等方面大胆尝试,敢于打破常规,创新推进工作,共同推动了住房城乡建设工作的转型发展。 三是要真抓实干。 良好的作风是做好各项工作的根本保证。面对艰难繁重的住房城乡建设任务,系统上下迎难而上,不回避、不退缩。厅机关干部经常性深入基层调查研究、指导工作,一线发现问题,一线解决问题,一线推动工作落实。各市、县(区)领导、住建部门干部职工抓机遇紧盯不放、抓项目持之以恒、抓工作踏石留印,善谋实策,能出实招,追求实效,形成上下一盘棋、系统一条心的生动局面,促进了住房城乡建设目标任务的全面完成。 四是要勇于创新。 面对新形势下住房城乡建设工作中的新情况、新问题,我们积极主动想办法,多渠道寻找化解难题的途径和方式。比如,资金不足是影响住房城乡建设的最大难题,我们在客观经济形势不利的局面下,不等不靠,积极与国家住建部对接,累计争取保障性住房建设、农村危房改造、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等国家资金40多亿元,比去年的25亿元几乎翻了一倍,有力地支撑了全区住房城乡建设事业的发展。同时,积极搭建融资平台我,争取金融信贷支持,有效缓解各地资金压力。 五是要制度保障。 制度是干事的前提和基础。我们注重做好顶层制度设计,今年先后出台《关于进一步规范物业服务管理促进物业行业健康发展的意见》等一批规范性制度,为推动全区住房城乡建设做好顶层设计,提供科学依据。同时,建立健全督查考核机制,针对农村危窑危房改造重点难点工作,专门成立督导组一线推动工作落实。实行严格的责任追究制,对因工作责任心不强、推诿扯皮、工作不力干部和地方,倒查追责、严肃问责,层层传导压力,提高了系统的执行能力和工作效率。

二、关于存在问题及下一步措施

总体来看,今年在系统上下,特别是各市、县(区)的共同努力下,全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工作取得长足发展,为自治区稳增长作出积极贡献,但也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

一是标准不高。 表现为执行标准不严、降低标准建设等。比如规划标准方面,部分区域和某些层次的规划编制相对滞后,修订完善不够及时,引导调控功能没有充分发挥,一些区域、地块、项目还有边规划边建设、甚至未规划就建设的现象。从建设标准来看,有些工程在设计、施工、验收等方面把关不严,出现了一些质量问题;特别是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滞后问题仍较为普遍,水、电、暖、气、排污、通讯等城市管线辐射不到、容量不够、设施老化等现象还比较严重;部分地区在危窑危房改造、保障性住房建设中不执行既定标准,甚至偷工减料,使房屋质量大打折扣。从管理标准来看,部分城镇管理方式粗放,管理手段单一,监管不到位,造成城镇管理无序,“脏、乱、差”的现象在一些城市表现得尤其突出。

二是创新不够。 部分干部、个别地方工作中因循守旧的思想还比较严重,满足于工作一般化要求,创新的胆识、魄力和能力明显不足,跳出住建看住建的战略眼光仍然很欠缺,不能在全局中谋划工作、找准定位,在一些重点领域还是凭老办法、旧经验办事,推动的措施不力,突破性进展不够。最突出的是城市建设资金不足的问题,融资渠道单一,资金筹措办法不多,吸引社会资本投入、通过市场经营融资的意识能力不强,有些地方没钱就干不成事,甚至有了钱也干不成事。

三是特色不足。 在观摩中大家可能也有这样的感受,一些地方建设同质化现象比较严重,没有能突出地域特点、文化特色和建设风格,一些项目规划建设的过于简单粗放,精细程度不够,“高低柜”、“火柴盒”之类的建筑经常能看到,显得没有一点生机和活力。一些地方发展定位不清楚,视角太低、太窄,造成城市特色不够鲜明,特色建筑较少,文化底蕴少,缺乏叫得响、记得住的城市品牌。

四是研究不深。 坚持问题导向开展调查研究,是我们推动工作的有效手段。但一些干部蜻蜓点水、走马观花搞调研的现象还比较严重,调查研究的针对性、实效性、科学性不足,抓不住问题的根源和症结,深入研究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欠缺,带着问题下去,又带着问题回来,调查研究有表面化倾向,做泥瓦匠多,做设计师少,就事论事多,多元落实少,影响了整体工作格局。

五是作风不硬。 一些领导干部工作中缺少雷厉风行的作风和攻坚克难的胆识,执行上级政策、遵守政治纪律的意识较差,担当能力不足,在实际工作中浮在面上多,深入实际少,自我感觉良好,虚心学习的精神不够。比如本次“四互”活动,只有吴忠市住建系统的主要负责人全程参加了观摩活动,这个问题我去年讲过,今年又讲,希望明年不要让我再讲了。

下一步,住房和城乡建设的空间更大、任务更重。前不久,住建部政高部长调研我区时指出,宁夏有些工作在全国都走到了前列,创造了经验,并明确表示要在明年春季在我区召开现场会,在全国推广宁夏城市深度保洁经验。之后,王宁副部长来宁考察,对我区美丽乡村建设、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等工作给予充分肯定,表示将进一步加大支持力度。石生龙纪检组长对我区“两个主体责任”落实也给予高度评价,这些对我们既是鼓励,又是鞭策。本次我们以现场观摩的方式促进工作,就是想让大家开阔眼界、拓展思维、取长补短,进一步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希望大家发扬成绩,再接再厉,不断推动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现在,已经是9月中下旬,正是推动当前工作的攻坚期。同时,临近年底和“十二五”末,是谋划明年及“十三五”发展的重要时期。我们要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抢抓时间,加快发展速度。 从目前情况来看,能不能全面完成全年的目标任务,这段时间十分关键,抓住了,任务就可以完成;抓不住,就可能要“欠账”。在观摩中大家也看到了,有的市、县(区)重视程度高、推进力度大,各项工作都走在了前列;可有的地方无论从重视程度、推进力度方面都有所欠缺,工作就相对滞后。时不我待,希望大家要进一步增强争时间、赶进度的强烈意识,特别是工作落后的地方,更要以“人一之、我十之”的责任感,“昼无为、夜难寐”的紧迫感,只争朝夕,竭尽全力,苦干巧干,做到任务上盯紧、精神上绷紧、时间上抓紧、节奏上打紧、要求上从紧,倒排工期,提速推进,确保全年目标任务保质保量地完成。厅相关处室要坚持一手抓工作推进、一手抓督查考核,盯住具体任务、时间节点、质量标准等环节,实施跟踪督查,及时发现问题,责令限期整改。对于工作拖拉、干劲不足的市、县(区),除了要约谈部门领导之外,还要与明年的项目资金安排挂钩,要通过这种机制,在全区住建系统真正形成“大干大支持、小干小支持、不干不支持”的浓厚氛围。

(二)把握形势,推动发展升级。 从宏观层面上讲,我国经济正处在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挑战与机遇并存。具体到住建行业,也面临同样的问题,大家都明显感觉到今年的经济形势不景气,下行压力很大,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转型升级的“阵痛期”,这是市场经济运行的客观规律,我们是躲不过去、绕不过去的。如果我们能正确认识,理性看待,这也将成为倒逼我们行业转型发展的机遇期。转型发展, 首先, 要抓好政策设计。要全面把握国家的大政方针和“微刺激”政策精准投入、重点支持的趋向,系统梳理住房城乡建设行业配套政策的空间和内容,做好制度的顶层设计和衔接,适时、适势制定出台一批促进行业转型升级的政策措施,加快推动住房城乡建设事业转型提质发展。 其次, 要抓好关键领域。 一是 房地产业方面,要按照“房价基本稳定、交易量基本平衡、投资不能大幅下滑”的三个标准,强化市场运行监测分析,定期发布产业发展报告,合理引导消费投资预期,特别是要推动房地产企业实现由单一产权向多元产权、传统粗放管理模式向精细化管理模式转变,进一步延长产业链条,鼓励旅游地产、文化地产、养老地产等组合开发方式,进一步优化房屋租赁市场,支持开发建设、物业服务一体化企业发展,不断增加对服务业的整体贡献率。 二是 建筑业方面,要鼓励企业强强联合,做强总承包企业,推行“一业为主、多元并举”的链条式发展模式,改革传统建筑生产方式,建立以设计标准化、构件成品化、施工机械化、管理信息化为特征的现代化生产方式,促进传统建筑业向现代建筑服务业转型升级,成为促进投资拉动的重要引擎。 三是 绿色建筑方面,要建立健全引导和激励机制,加大绿色建材推广力度,提升建筑节能标准,推动公共建筑节能改造,制定完善绿色标准定额体系,实施建筑节能和可再生能源推广应用,促进住房城乡建设绿色低碳发展。

(三)落实标准,提高发展质量。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标准决定质量,标准落实不到位,质量肯定不过关。关于棚户区改造、农村危窑危房改造、美丽乡村建设等重点项目,我们从规划、设计、建设、验收等各个方面都制定了详细系统的标准体系,在实际工作必须要全面落实,确保工程质量。 一是 落实设计标准。坚持从细节入手,精心设计,将工程建设与特色发展相结合,整体规划和单体设计相融合,主体建筑与配套设施相统一,确保项目在设计时就做到风格和谐、结构协调、品位相配、质量同等,力争使每一处工程、每一座建筑都是精品。 二是 落实建设标准。要保证投入标准,合理控制工程造价,防止因价格不合理造成半拉子工程。要积极开展质量安全两年提升行动,强化建设单位项目负责人、勘察项目负责人、设计项目负责人、施工项目经理和监理总监五方主体责任,在工程设计使用年限内实行工程质量终身负责制,建立工程质量终身责任书面承诺制度、永久性标牌制度、项目负责人终身质量信息档案制度,严格执行抗震设防等强制性标准,严禁在地震断裂带等不适宜建造区域搞建设,确保建筑结构安全、布局合理。要严格执行建设标准和技术规范,强化工程全过程监督管理,确保质量安全达标。 三是 落实管理标准。要多在“精细”上下功夫,充分发挥数字化城管、物联网、云计算等先进技术作用,推行社区化、网格化城市管理模式,有效克服城市管理形式化、表面化和粗糙化等弊病。要强化综合系统管理,严格执行城市管理相关制度标准,无论是道路、园林、市政等,还是地上、地下、空中等,都必须一同规划,一起建设,一次成型,一气呵成,再也不能出现“拉链式道路”。

(四)突出特色,聚集发展优势。 特色是建设的生命线,是避免住房城乡建设细碎化、同质化的重要方法原则。我们常说一个地方的建筑没有生气,实际上就是没有特色,有特色的建筑总会让人记得住、叫得响。 一是 注重地域特色。针对不同地区特点,找准功能定位,控制好建设的时序、节奏和功能,促进大中小城市和重点小城镇有序竞争、合作发展,有效避免重复性建设、同质化竞争,彰显地域风貌,留住地理特征,经得起时间和历史的检验。 二是 注重建造特色。按照新型城镇化集约、智能、绿色、生态等理念,落实城镇规划对建筑风貌等内容的强制性要求,整体设计城市形象,建立具有鲜明特色的建筑符号系统,落实每个街区的建筑风格、外观、色彩、体量,塑造优美的城市天际轮廓线,形成错落有致、高低相间、形态各异、和谐共融的城市建筑景观。 三是 注重文化特色。加强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传统民居保护,发掘城乡文化资源,强化文化传承创新,注重保护城镇风貌、文化特色,提高城乡整体品位,形成各具风格的文化品牌。 四是 注重生态特色。继续推进主干道路大整治大绿化向农村延伸,加强环城、环镇、环村生态林网建设,改造城乡绿地、湖泊、河渠沟道,建设优美人居环境。利用老旧小区、街道等改造因地制宜增加城镇绿色空间,高品味建设市民休闲公园,打造绿色舒适的生活空间。

(五)改革创新,增强发展活力。 很多事,变则通,不变则困。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我们要善于用改革创新的思路,研究运用法制化、市场化、规范化的手段,推动住建事业加快发展。 一是 积极开展试点工作。今年,按照国家和自治区的部署,我们启动了“三规合一”、新型城镇化等一批试点工作,加上以前的智慧城市,还有下一步要推行的综合管廊等试点工作,承担任务的市、县(区)一定要大胆创新,勇于突破,在一些具体的点上、面上积极探索,先行先试,扎实推进,为下一步全区推广形成可以值得学习和借鉴的经验。 二是 善于突破瓶颈难题。目前我们最大的难题是建设资金筹措问题,我们要创新思路,在积极争取国家项目资金的同时,用好用足关于对保障性住房和市政基础设施建设融资平台的支持政策,想办法盘活既有资产,善于“借鸡生蛋”、“借梯上楼”。同时,要到市场找钱,政府投资只能起到“四两拨千金”的作用,建设资金的大头还得靠社会。其实市场上并不缺钱,特别是有很多民营资本,都在寻找投资项目,这方面大有潜力可挖,我们要积极创造条件,争取更多民营资本投资市政设施。已经建成的许多市政项目,如自来水、生活污水垃圾处理等项目,也可以通过特许经营、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等方式,向民营企业开放,盘活存量,以物换钱,以存量吸引增量。

(六)未雨绸缪,推进持续发展。 思路超前,工作才能提升。项目建设是加快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上什么项目决定着住房城乡建设布局,关系着住房城乡建设格局,影响着住房城乡建设工作结局。可以说,抓项目就是抓发展。目前,国家关于新型城镇化规划等一系列重要文件明确指出,要加大对西部地区城乡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自治区新型城镇化意见对未来城镇化建设也作出明确安排,可以说,未来几年,是我们住房建设事业发展的重要机遇期,我们必须要超前考虑,尽快着手谋划明年及“十三五”的重点项目,从现在起,就要把“十三五”规划划编制摆上议事日程,组织专门力量,超前研究谋划,编制、储备一批牵动全局的、高质量的项目。在谋划项目时,要注重统筹城乡、山川、产城发展,按照制定的规划,有针对性挖掘、策划、运作、整合、储备、实施一批新项目、好项目、大项目,加强与在建项目的对接和协调,形成项目集群,打造经济社会发展新的增长点、增长极。

同志们,做好新形势下的住房城乡建设工作责任重大,使命光荣。我们将按照中央和自治区党委、政府的决策部署,全力以赴投入工作,奋力开创住房城乡建设工作新局面,又好又快地推进新型城镇化,为加快建设开放宁夏、富裕宁夏、和谐宁夏、美丽宁夏、与全国同步进入全面小康社会做出不懈努力!

宁夏:让职业技能培训惠及更多“三类”帮扶家庭
  新华网银川1月4日电(记者 谢建雯)记者近日从新华网
既要“面子新”又要“里子实” 大武口老旧小区改造暖民心
  “改造后,小区的路平了、灯亮了,家里暖和了,我们的心也暖和了。”近日,石嘴山市大武口区永欣园小区9号楼居民孙群告诉记者。2021年,大武口区投资1.新华网
5年支出672亿元年均增长5.7% 中卫市“小财政”托起大民生
  近日,家住中卫市沙坡头区世纪花园小区的戚璐圆说,新华网
宁夏中南部城乡饮水安全水源工程获大禹奖
  近日,记者从宁夏水利厅获悉,新华网
宁夏生态环境监测“十四五”规划出炉
  合理扩增空气自动监测站   实现天地一体新华网
宁夏首例海关信用修复案例办结
  “拿到手里的那一刻,新华网
宁夏5G网络普及率达23.8%
  近日,记者从宁夏通信管理局获悉,2021年宁夏完成5G投资9.新华网
宁夏减免企业所得税6.69亿元
  近日,记者从宁夏区税务局获悉,2021年,全区914户企业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26.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