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幸福“加码” ——大武口区创新社会管理路径探索

03.02.2015  10:51

  近年来,石嘴山市大武口区把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作为建设和谐石嘴山的重大举措,紧紧围绕贴近基层、便民服务,在社会治理体系的理念定位、体制创新、机制完善等方面进行积极探索。

  为社区“减负”,便是其中一项重要内容。

  亮权力清单为社区“减负”

  “什么归社区干,什么归街道管,有了这个清单一目了然,居民没有意见,我们的工作更好做了。”1月22日,大武口区青山街道蓝山社区主任魏斌告诉记者。去年以来,该区将社区原来承担的行政事务全部移交街道“两个中心”(民生服务中心和综治服务中心)办理,列出“权力清单”,规定属于镇(街道)职责范围内的事项一律不得转嫁给社区(村);建立社区准入制度,成立了社区工作准入领导小组,凡部门需社区配合或者承担考核、评比等职责之外的工作,未经领导小组审批,一律不得准入。同时,制定出台了《关于清理规范社区(村)各类评比达标创建和出具各类证明的实施意见》,将涉及社区(村)的86项各类评比达标创建工作进行清理,要求除国家部委、自治区、市、区党委、政府明确社区开展的创建达标外,区直各部门及其下属单位一律不得保留自行设置的对社区的达标创建项目。

  仅大武口区创建的28个项目就取消了27项,只保留了1项,出具证明类65项保留7项,取消58项;建立社区工作权力清单,明确规定社区自治工作6项、协助配合工作14项、监督工作4项。

  “这样一来,我们的时间至少节省40%左右。”魏斌说,有了“清单”和“规定”做“尚方宝剑”,社区开始大面积推行无纸化办公,仅此一项,蓝山社区就节省了一半的经费支出。

  瘦身加提速服务民生

  去年以来,大武口区将政府原政务中心承担的114项行政审批事项进行梳理,取消和合并58项,保留56项,减少了51%;减少审批环节、优化审批流程、简化审批手续、缩短审批时限,将原法定时限1545天缩减为770天,缩减了51.2%。

  “负担减了,是要让社区将更多精力投入到民生服务中,充分发挥自治功能。”大武口区委社工部部长雍丽告诉记者。去年以来,该区开始在社区逐步建立便民服务站,社工部统一为服务站配备了电动三轮车、洗衣机、人字梯、扳手等日常工具,居民可以免费借用;依托区级便民服务中心平台,为辖区有需求的居民及老年人、残疾人等提供就近、方便、快捷的服务。

  截至目前,大武口区共吸纳加盟大中小家政服务企业400多家,为居民提供13类63项服务。以“12349”便民服务热线为载体,以求救、求助为基础,实现专业服务、社区服务、志愿服务相互配合、相互补充、良性互动。为辖区有需求的老人和残疾人等特殊群体安装“一键通”呼叫器634部,覆盖30个社区,接听呼叫信息1.1万多次,提供有效服务7400余次。

   畅通为民服务最后一公里

  创新社会管理的难点和重点在基层,活力源泉也在基层。“在社会管理中做实基层,可以起到‘布一子而活全局’的重要作用。”大武口区委书记洪涛告诉记者。

  这一“子”,便是一个个网格员。王淑梅是青山街道裕园社区的一名网格员,去年,该区所有网格员全部归各街道(乡镇)的“两个中心”管理,网格员通过入户及时了解更新居民各类信息,将居民反映的生活困难、信访纠纷问题等进行分流,小的、简单的问题由网格员解决,大的、复杂的事项由“两个中心”限时办结。“这就解决了长期以来‘管得着的看不见,看得见的管不了’的困境。”雍丽说。

  如今,居民可通过网格员、网络、热线电话、信箱、微博等多种途径反映问题、表达诉求。去年以来,该区信访法律服务中心共接待群众来信来访460人次,受理法律援助案件289件。同时,规范人民调解队伍建设,设立各级人民调解组织85个,依托行业部门协调建立8个行业专业性调解组织,成功调解矛盾纠纷1677件,成功率98%以上。(记者 徐佳敏)

宁夏:让职业技能培训惠及更多“三类”帮扶家庭
  新华网银川1月4日电(记者 谢建雯)记者近日从新华网
既要“面子新”又要“里子实” 大武口老旧小区改造暖民心
  “改造后,小区的路平了、灯亮了,家里暖和了,我们的心也暖和了。”近日,石嘴山市大武口区永欣园小区9号楼居民孙群告诉记者。2021年,大武口区投资1.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