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聚磅礴力 托起好日子——脱贫富民战略为宁夏发展蓄能

04.06.2019  10:32

  编者按:

  减贫30.8万人,4个贫困县摘帽,贫困发生率下降了8个百分点,贫困地区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9298元……

  脱贫攻坚正是最吃劲的时候,每一个成绩的取得,都来之不易。

  自治区十二次党代会以来,宁夏干部群众一鼓作气、尽锐出战、聚力攻坚,两年来取得的这份脱贫攻坚“成绩单”,把满满的获得感、幸福感,深耕在广大贫困群众的心田。

   

  30.8万人,艰辛而温暖的数字

  孟夏时节的宁南山区,正进入一年中最美的季节。草木葱茏,山沟沟里弥漫着花的清香。

  5月30日,记者刚进泾源县六盘山镇和尚铺村,远远就见几位村民正围在一起说着什么,看上去甚是热闹。

  走得近了,村民们的话语飘入耳中:“端午节放5天假哩,咱村上的五朵梅客栈估计游客少不了。

  看到记者,村民们热情地围拢过来,争相邀请记者去自己家参观。“花红花美,不如我们和尚铺的风景美!”一位村民大声扔出一句,在人群中荡漾起欢快的笑声。这两年,和尚铺村依托六盘山旅游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旅游产业,建设了一系列旅游配套设施,村容村貌极大改善,村民们纷纷开始从事旅游及相关产业,和尚铺村已经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旅游村。2019年4月,随着泾源县整体脱贫摘帽,和尚铺村也摘掉了贫困村的标签。

  山还是那座山,却已成为村民们增收致富的金山银山。

  和尚铺村的华丽转身,是宁夏山川上铺开的脱贫攻坚新篇章的一个缩影。

  2017年6月,自治区第十二次党代会将脱贫富民确立为“三大战略”之一,围绕2020年时间节点,调整完善2017年到2020年脱贫滚动计划,严格执行中央“两个确保”脱贫目标和“两不愁、三保障”脱贫标准,既不急躁冒进、也不消极拖延,既不降低标准、也不吊高胃口。

  两年里,各级党委和政府始终把打赢脱贫攻坚战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坚持脱贫攻坚既定部署不动摇,保持战略定力、坚定必胜信念,焦点不散、靶心不变。

  2018年,全区贫困地区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9298元,增长11.4%,高于全区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2个百分点;实现11.5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脱贫退出,贫困发生率由6%下降到3%;

  继盐池县高质量脱贫之后,今年4月26日,隆德县、泾源县、彭阳县正式脱贫摘帽。

  车到最陡处,人在山顶前。脱贫攻坚行至吃力吃劲的紧要关头,两年来,30.8万人脱贫退出,贫困发生率降至3%——这个成绩殊为不易。

  “两不愁”总体实现,“三保障”明显加强

  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吴忠市红寺堡区玉池村村民马慧娟曾动情地说过一段话:“我一直在思考,如果没有党中央的坚强领导,如果没有这场惠及贫困百姓的扶贫攻坚战,我的生活将会是什么样子?我还能坐在人民大会堂共商国是,畅谈梦想,为一个群体代言吗?答案是否定的。

  马慧娟的感受,代表了太多曾在贫困线上挣扎的人们的心声。

  贫困群众脱贫最基本的标准,就是“两不愁三保障”。从政策引领、产业推动、技能支撑到闽宁协作,自治区第十二次党代会以来,更加注重脱贫攻坚责任落实,更加注重建立健全稳定脱贫长效机制,重点打好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教育医疗住房综合保障、贫困群众持续增收、易地扶贫搬迁群众稳定脱贫、贫困地区基础设施补短板等5场硬仗,通过补齐各类短板确保脱贫攻坚始终向着纵深推进。

  产业扶贫如椽画笔在宁夏大地上涂抹出一道道艳丽的色彩:海原县建立“华润基础母牛银行”,走“龙头企业+合作联社+养殖合作社+专业村+养殖户”的路子;盐池县发挥“盐池滩羊”品牌优势,积极发展黄花菜、小杂粮、中药材等特色产业,形成一主多元的产业扶贫格局;彭阳县巩固提升“彭阳辣椒”品牌,探索建立“林、蜂、药”特色产业增效模式……

  金融扶贫如清泉注入干涸的土地:“草畜贷”“辣椒贷”“大棚贷”“烤烟贷”“林果贷”……一个个信贷产品滋养着万寿菊、中华蜂、生态鸡、小秋杂粮,“盐池模式”受到国务院办公厅督查表扬,“蔡川模式”得到肯定,宁夏金融扶贫17条措施的经验在全国范围内推广……

  义务教育阶段因贫失学辍学问题基本消除。从学前到大学全程精准的资助体系圆了无数贫困家庭孩子的求学梦。2018年,我区共安排7.36亿元,资助学生45万人次,投入11.3亿元实施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惠及学生26万人。

  好日子渐次从大山深处开出花来。

  遍地英雄下夕烟

  彭阳县白阳镇中庄村党支部书记闫生栋,近日被推荐参评全国脱贫攻坚奋进奖。

  扎根中庄村整整17年,从村委会主任到村支部支书,从光秃秃的山坡到满山葱郁,从后进村到先进村,闫生栋把自己的全部精力都投入到中庄村的发展上。

  上任的第一天,他定了一个目标,要让全村山变绿、路变平、地变宽、家家有棚、牛羊变多。带着这个心愿,在逐步改善生态环境的同时,他把全部心思都放在了带着乡亲们发展产业、脱贫致富上。17年过去,如今的中庄村森林覆盖率达41%,7个村民小组都通了硬化路,自来水入户率达100%,养牛5头以上的人家占在家农户80%以上,还把“绿色发展”写入“村规民约”。

  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脱贫战线上千千万万的干部群众,是无数奇迹的创造者,是中国扶贫大格局背后生生不息的力量。

  两年来,我区分级分类开展扶贫干部轮训,着力打造懂扶贫、会帮扶、作风硬的扶贫干部队伍,共培训各级扶贫干部250期、5.2万人次。开展“三大三强”促脱贫富民行动,实施“两个带头人”工程,大力实施村党组织带头人队伍整体优化提升行动,调整撤换村党组织书记248名;建立梯次培育机制,累计培养农村致富带头人14832名。强化驻村帮扶力量,配齐配强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选派驻村工作队1512个;加强驻村干部管理,落实保障支持措施,激励帮扶干部履职尽责,表彰奖励第一书记和驻村队员273人,提拔使用30人;对工作不力的坚决撤换调整,共召回11人,问责65人,调整489人。

  汇聚在一线的扶贫力量,形成磅礴之力,成为脱贫攻坚的“尖刀班”“爆破手”。(记者 杨晓秋 李 峰 丁建峰)

   

  记者手记:脱贫攻坚一线的风景最美

  2014年5月,我去彭阳县担任宁夏日报驻站记者。

  到彭阳县的第一个采访,是在红河镇黑牛沟村。

  “村民嚷嚷着要改名呢,要把黑牛沟村改为红牛沟村。”当时的村干部告诉记者。

  原来,过去贫困的黑牛沟村,当时正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引进优质的安格斯牛,大力发展草畜产业,养殖效益越来越好,黑牛沟村成了远近闻名的“牛村”。由于村民们养殖的是红色安格斯牛,为了体现脱贫成效,村民们希望把黑牛沟村改为“红牛沟村”。

  虽然最终村名没改,但这充分反映了村民对脱贫致富的炽烈渴望。

  在脱贫攻坚的征程上,宁夏步履匆匆而又踏实稳健。

  2015年11月,党中央、国务院发出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号召,立下愚公移山志与贫困决战。一声战鼓鸣,开始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的任务。

  感谢五年驻站记者的经历,在脱贫攻坚的第一线,亲身见证、参与报道了这一段波澜壮阔的历史!

  “记者,来采访采访我们村的变化!

  “记者,我们村的一位贫困户成了致富带头人,请你给宣传一下!

  “记者,我们的村党支部书记累得没有人样了,你看能上《宁夏日报》吗?

  “记者,我们脱贫了,你能报道一下我们村民的精气神吗?

  “记者……

  是什么让我热泪盈眶?是脱贫第一线的群众和村干部这一声声朴素的称呼,一个个脱贫之后想要表达感激心情的声音。

  是什么令我感慨万千?是每一天奔波在乡村的路上,见证许多贫困户乘着扶贫政策的春风苦干实干,逐步摆脱贫困;是每一个夜晚用一篇篇稿件记录与贫困鏖战的身影,以及从他们身上看到的希望。

  每当此时,总会觉得作为一名扎根在脱贫攻坚最前沿的驻站记者,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每天都能看到变化,看到新成就,每天都能遇见与贫困鏖战的勇士!

  脱贫的农户,一线的村干部,帮扶的驻村干部,他们配得上“勇士”这一称呼。

  如果不是亲眼见证,亲身经历,你不知道在西海固山区,脱贫攻坚的难度有多大:自然环境差,土地产出低,很多村子偏远闭塞,交通不便,水源不足,产业发展难度大,做好做强产业,需要村委会班子和村民们齐心协力全力以赴,而有时付出的还不仅仅是汗水。

  草畜产业、林下养殖、特色种植、危房改造、小流域治理……这一个个耳熟能详的热词,是每一次采访的关键词。就是这些实实在在的产业、项目和政策,帮助一户户贫困户如愿脱贫。

  “您到我们村子看看,变化大得很!”5月30日,在原州区黄铎堡镇黄湾村采访时,村民们热情自荐。

  走过一个又一个这样的村子,我发现脱贫攻坚一线的风景最美。(记者  丁建峰)

   

  让更多的百姓过上好日子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

  习近平总书记来宁视察时明确指出:“对宁夏来说,民生工作重中之重是打赢脱贫攻坚战。”为此,总书记还要求我们拿出“敢教日月换新天”的气概,鼓起“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劲头,攻艰克难,乘势前行。

  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我们党对人民的庄严承诺,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

  将习近平总书记的谆谆嘱托融入未来发展蓝图,自治区第十二次党代会将“脱贫富民”确立为今后五年我区发展全局的三大战略之一进行决策部署。

  找准方位才能把握航向,主动作为才能克难前行。

  在党中央的亲切关怀、自治区党委的正确领导下,我区脱贫攻坚成效显著,贫困地区人居环境和人民生活质量有了显著提高。特别是过去一年,全区贫困地区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9298元,增长11.4%;实现11.5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脱贫退出,贫困发生率由6%下降到3%;盐池县高质量脱贫摘帽;今年4月26日,隆德、泾源、彭阳县正式脱贫摘帽……多少“穷根”被拔掉,多少“穷乡”变了样,困难群众的生活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同时,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有保障明显加强,百姓感受到了满满的获得感幸福感。这些都为我区与全国同步建成全面小康社会打下了坚实基础。

  距离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时日无多,也意味着脱贫攻坚战已进入关键的后半程。

  让人民不断过上更加富裕的好日子,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新期待,是一场不舍昼夜的“接力跑”。只要我们牢记总书记的嘱托,迈开更大更坚实的步伐,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决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把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做到实处、细处,老百姓的日子一定会越过越红火。

宁夏两年减贫30.8万人,贫困发生率降至3%!
  “种了10亩葡萄,年收入超过3万元,银川新闻网
宁夏两年减贫30.8万人 贫困发生率降至3%
  “种了10亩葡萄,年收入超过3万元,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