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忘了防治污染是个“技术活儿”

29.12.2016  16:04

把“环保”与“企业”这两个词放在一起,大家最先想到的是什么?恐怕是类似某企业排污被有关部门查处等新闻。当然,也有正面的,比如某企业投入多少用于治污等。

这次有个新鲜的。据本报报道,近日,宁夏泰瑞制药公司开展“你来提议我来改”环保公众开放活动,自治区、市、县人大代表和社会各界群众代表30余人走进公司,参观了生产环境、工艺流程等。企业还表示,对凡是有意愿到企业看一看、提建议促整改的公众,随时欢迎。

制药企业,在大家心里俨然就是高污染的代名词。尤其是银川市兴庆区的居民,多年来经常被一股怪味侵扰,据说就是因为药厂。现在药企敞开大门欢迎公众参观、监督,想必很多人尤其是周围居民,还真想去看看。其实不久前,我区已开展过环保“公众开放日”活动,只不过,那是自治区环境保护厅组织的,34个开放点也大多是政府部门的监测站点。彼时,还有人呼吁能不能让那些备受诟病的“污染大户”也打开大门,向社会公众开放。

如今,宁夏泰瑞制药公司迈出了这一步,开了个好头,值得点赞。

环保与我们每一个人都息息相关,在防污治污的过程中,有关部门也好,相关企业也好,做了什么,怎么做的,有什么效果,本就应该主动向社会公开,自觉接受公众监督。而且,对于那些肯对污染担责,愿意做好环保工作的企业来说,开放更远胜于封闭。最起码,面对面解答公众疑惑,对于消除隔阂,树立企业良好形象,效果不亚于广告。

从更广泛的意义来看,公众跨进企业的大门,亲眼看一看企业的运行情况、治污流程,提出疑问和建议,得到反馈和解答,这么直接的方式,无疑有助于提升公众对环保的切身参与感和积极性。总之,打开大门,不管对企业还是对公众而言,都是好事。

如果更多企业能有随时向公众开放的底气,既不害怕社会监督,也听得进大家的建议,经得起开放,经得住检查,环保达标,那么企业在观念、意识这一关上算是过了。

说到此,笔者不免想到,每次看到某企业排污被查,气愤之余常常疑惑:难道就没有一丁点儿的社会责任和环保意识么?无奈的是,对企业而言,防治污染的责任“天然”抵不过利益的诱惑,毕竟那是需要真金白银的投入。这也是为什么我们总说,治理污染不能总指望企业自己“良心发现”的缘故。

笔者绝非否认企业开放的积极意义,但忍不住想提醒一句,公众参观或许能给企业带来压力,可防治污染毕竟是个“技术活儿”,对于缺乏相关知识背景的公众来说,走进企业,能看是一回事儿,可是能看明白什么,是另一回事儿。作为普通人,我们无法“参透”那些环保设备的“奥秘”。举个例子,这两天,大家抬头看看窗外,不远处的烟囱冒着浓烟,那是否超标了?显然我们判断不来。一些企业甚至想方设法逃过了仪器监测,更别说公众的一双双肉眼了。此时,对企业污染问题的监管、判断,还得靠有关部门足够给力才行。

说到底,开放是好的。只是,让技术的归技术、让监管的归监管、让监督的归监督,全社会同频共振,防治污染才有望效果显著。

水利部、自然资源部检查利通区水流产权确权工作
 水利部、自然资源部检查利通区水流产权确权工作 水利厅
沙坡头区多部门观摩学习水利改革、现代化生态灌区建设
 沙坡头区多部门观摩学习水利改革、现代化生态灌区建水利厅
潘军部署指导宁夏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局2019年改革发展
 潘军部署指导宁夏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局2019年改革水利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