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心聚力勇担当打赢脱贫攻坚战

28.03.2016  13:54

  脱贫攻坚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事关增进全体人民福祉。面对脱贫攻坚的形势与任务,只有认真践行五大发展理念,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勇于担当的责任感、只争朝夕的使命感,切实把脱贫攻坚职责扛在肩上、抓在手上、落实在行动上,以攻坚克难的拼搏精神、奋发有为的昂扬斗志,摒弃懒政慢为的决心勇气,主动担责,挂图作战,决战决胜,才能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一、打赢脱贫攻坚战是思想的大解放,要让“打赢”的理念在内心深处扎根。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地方贫困,观念不能“贫困”。银川移民地区无论资源禀赋还是发展程度还较为落后,但越是落后的地方,越要树立战胜困难、脱贫致富的信念,越要坚定敢为人先,开拓进取的决心,让观念“先飞”,让思想“先行”。只有理念上的“接轨”和转变,才能在实际操作上找到脱贫攻坚的具体办法。在脱贫攻坚战中,不打开思想的千千结,就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磕磕绊绊”。一切“等等看”“慢慢来”的惰性思维,“为脱贫而脱贫”“为完成任务而脱贫”的应付心态,“选择性脱贫”“象征性执行”的功利态度,“修修补补”“照搬照抄”的为难情绪是万万要不得的;“上面没有安排的不敢推进、没有成功经验的不愿试点、触及自身利益的不愿作为”的认识误区,必须彻底根除。银川地区移民群众经过多年的辛勤努力培养了穷则思变、穷不丧志的精神品质,锻造了正视滞后、不甘落后的意志力量。要进一步增强贫困地区自我发展能力,变等靠“输血”为强身“造血”,激励移民群众用智慧的头脑、勤劳的双手和艰苦的努力,既要富“口袋”,又要富“脑袋”,改变落后面貌,创造幸福生活。

  二、打赢脱贫攻坚战是难题的大攻坚,要让“打赢”的实招在攻坚中落地。改革由问题倒逼而产生,又在不断解决问题中得以深化,脱贫攻坚也是如此。要科学把握规律,不喊不切实际的口号,不提脱离实际的指标,不做超越实际的事情;要切实遵循规律,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多到基层广泛听取移民群众意见建议,多到贫困地区了解掌握工作进展,使思路举措更具精准性、系统性和可操作性;要有效体现规律,因贫困原因、贫困类型施策,对症下药、“靶向”治疗,具体工作中坚决防止“六个代替”。一是对象精准,防止平均大数代替准确户数。要围绕解决对象精准的问题,对贫困户特别是建档立卡户基本做到底数清、问题清、对策清、责任清、任务清;对贫困村基本做到有村情档案、有问题台账、有需求清单、有村级规划、有帮扶单位、有脱贫时限,要从根本上杜绝贫困对象“被平均”的现象。二是目标精准,防止战略目标代替节点任务。有效衔接战略目标和节点任务,是搞好精准扶贫的基础和前提。银川确定“两步走”的目标,统筹考虑了当前和长远任务,便于把握推进的重点和节奏,提高扶贫工作的精准度。按照两年(2016年—2017年)集中攻坚脱贫、三年(2018年—2020年)巩固提高奔小康两个阶段安排,2016年底确保23个吊庄移民贫困村全部脱贫摘帽;2017年底确保13个生态移民村全部脱贫摘帽,移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高于全市平均水平,为银川率先在全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补齐短板,至2020年移民地区与全区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三是内容精准,防止普遍要求代替特殊需求。针对老百姓最有认同感、获得感和幸福感的事项,要抓住突出矛盾和主要问题,提出一整套扶贫实施办法。在改善基础设施方面,重点解决村道硬化、安全饮水、农电保障、危房改造、易地搬迁、生态保护等最现实最基本的问题;在发展富民产业方面,瞄准特色农牧业、农产品加工业、劳务经济、现代服务业等优势产业精准发力;在强化公共服务方面,对教育、卫生、科技、文化扶贫提出具体目标要求。例如,在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和空巢老人工作中坚持“雪中送炭”原则,瞄准了精准扶贫的“滴灌”口。四是方式精准,防止习惯模式代替思路创新。以市场的办法聚集资源,用方法的精准破解难题。要结合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引导贫困户以土地承包经营权等资源资产参股种养大户、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或其他农业项目;积极探索“互联网+”扶贫模式,不断拓展扶贫方式和手段。五是考评精准,防止泛化考核代替攻坚评估。要研究出台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办法,合理设置考核指标和权重,严格规范考核程序和方式,辩证分析贫困地区的发展成效和个人作用、主观努力和外部条件、当前工作和长远影响、前任基础和现任成绩,重点考核贫困群众的收入是否真正改变。所制定的考核办法,盯住的是扶贫成效,引导的是精准施策,促进的是真抓实干。六是保障精准,防止常规支持代替倾斜支撑。保障要精准,就是要采取综合手段精准发力,确保政策倾斜到位、实际效果到位。如在资金保障方面,一方面坚持争取国家资金、筹措区内资金、引导社会资金并重,尽可能地扩大扶贫资金总量;另一方面坚持区市县三级联动,有效整合扶贫资金确保使用效益最大化;在组织保障方面,建立起市领导牵头联系县(市)区并包抓贫困县和贫困村,同时选优配强村级“两委”班子,不断提高基层组织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能力。

  三、打赢脱贫攻坚战是能力的大检阅,要让“打赢”的成效得到充分认可。

  打赢脱贫攻坚战要如何精准发力,很大程度上看干部能力而且这种能力必须得到实践检验,得到群众认可。一是提升认知能力。扶贫开发彰显的是人民至上的价值追求。脱贫攻坚也是知与行的统一,知是前提,行是关键。对于脱贫攻坚要认识到“扶持谁、怎么扶、扶什么”。要认清一个地方的优势和短板,懂得审时度势、扬长避短。二是提升决断能力。完成脱贫攻坚任务要坚决克服决断中犹犹豫豫、含含糊糊、拖拖拉拉的情况发生;要坚决克服上面已经明确、外地作出样子,还在推动实施上“东张西望”“束手无策”的情况发生。目标行动一旦确定,就必须有足够的勇气、足够的智慧推动实施,切不可因“能力不足”而“搁浅”和延误。三是提升推动能力。推动能力实际上就是抓落实的能力。一分部署,九分落实。千忙百忙,不抓落实就是瞎忙;千招万招,不能落实就是虚招;千条万条,不去落实就是“白条”。这对于脱贫攻坚,同样适应。在脱贫攻坚的重点上要坚持“哪壶不开提哪壶”,在脱贫攻坚的成效上要做到“提了哪壶开哪壶”。四是提升协作能力。打赢脱贫攻坚战,实际工作中要克服单兵突进、“孤岛化”和“碎片化”的现象;要树立大局意识、团队意识、看齐意识、责任意识,取消部门心中的“小九九”,凝心聚力唱好“同一首歌”;要把思想行动、目标任务统一到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上来,在脱贫攻坚理念上保持定力,目标任务上增添动力,工作状态上自加压力,坚定信心,超常举措,精准发力,实干有为,不摘帽不松劲,不脱贫不脱钩。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要千方百计让移民地区贫困群众摘掉“穷帽子”、鼓起“钱袋子”、过上“好日子”。

银川经开区转型升级促高质量发展
    抢抓“朝阳项目” 形成“二期现象” 新华网
银川让土地成为农民手中“活资产”
    建立农村产权流转交易服务体系 积极推新华网
银川市总工会启动“冬送温暖”活动
    为正在严寒气温下作业的职工送上慰问品,新华网
银川6家银行网点受理住房公积金业务
    从“入厅”办理变“出厅”办理 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