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夏区农业物联网示范项目建设助推现代农业升级

17.03.2017  11:40

  物联网正在成为提升农业竞争力和促进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成为改造传统农业的有效举措。西夏区农牧水务局依托自治区组建的物联网技术专家组,研究制定了农业物联网技术解决方案,根据项目建设内容、取得绩效、示范效应等要求,经政府主管部门通过验收后一次性给予企业以奖代补资金30万元。到2020年,将有80%以上的规模农牧业场主受益。

  近期,在规模养殖场实施的物联网示范项目效果尤为突出。以肉牛养殖场为例,通过物联网的应用,实现了养殖场饲养管理、良繁、疾病防控等全程监测;对养殖场基础数据进行采集、预警、分析与传输,提高了养殖场管理信息流程化、现代化和饲养管理精准化水平。达到“畜牧良种化,养殖设施化,生产规范化,防疫制度化,监管常态化”。

  (一)养殖场监控系统

  通过监控平台掌控牛场的实时状况,对牛场的生产经营起监督、管理、推进作用。

  一是通过摄像头所拍摄的图像可以判断牛群状况,以及饲养员是否按科学技术水平在操作,是否尽责。

  二是通过安装监控器,减轻了母畜繁殖生产给饲养人员增加的负担,饲养员可在舒适的办公室、卧室里观察,到时进舍进行接产。

  三是展示作用。安装监控系统可通过一点了解全场。外来人员、参观人员、购买人员在监控室里就可看到全部牛场的情况,甚至不用来牛场通过上网就可以远程通过物联网实时看到牛场的视频图像,  了解牛场的各种情况,  同时还有利于防疫。

  (二)养殖场全混合日粮饲喂监控

  TMR饲喂监控系统的应用,对TMR饲喂全过程进行监控,可有效避免饲料配料及撒料过程中的人为因素造成的误差,把饲料配制投喂精确度控制到理想范围,而且可以对前期饲料配方设计,中期饲料混料生产,后期饲料投放饲喂进行追溯查询。一方面有效控制饲料的装卸精准度,避免饲料多装、漏装、错装,从而降低养殖成本;另一方面,可以保证牛日粮的营养比例和用量,通过改善牛的日粮来提高日增重和牛肉的品质。经过示范生产数据统计,全混合日粮投喂准确率提高20%,减少饲料浪费10%。

  (三)养殖场SCR信息化管理软件

  帮助企业建立完善的生产档案,建立畜禽产品安全溯源的数据基础,管理安全生产投入品,建立疫病防疫记录;同时帮助政府监管部门实现畜禽生产过程的可监督、可控制,实时监控畜禽存栏数、用药情况、疾病治疗免疫、饲料等情况,提高畜禽生产的安全性,进而保障消费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一是融合先进的养牛模式及养牛经验,极大地方便了牛场的管理,提供前所未有的牛场管理支持。

  二是融合相关终端硬件,连接自动称重系统、发情监测系统,自动收集的数据被自动收集到电脑,实现牛场管理和信息自动化。

  三是根据后台数据库对比系统收集到的数据,自动产生工作列表,提供给牛场各部门岗位。

  四是能够记录牛场中发生的一切。如:兽医治疗(包括每天的治疗情况和每个月的治疗总结),配种情况(包括各种配种指标、精液使用情况、每日输精情况等),牛群概况(牛只状态分布,牛群异动,淘汰情况,每头牛的体型评定等)。

  五是支持电脑联网管理,使管理者在任何地方都能查看牛只的实时数据。

  (三)养殖场智能化称重系统

  通过智能化称重系统,每天定时自动采集肉牛体重并且把体重数据保存到数据库中,对计算肉牛营养需要、计算成本,监视肉牛增重,出售肉牛计算报价具有重要意义。有利于精准化饲养管理。同时,活体称重省工省力(牛场人工把牛拉到磅秤上采集肉牛体重是一件费时费力的工作,有时几个人也无法把一头牛拉到磅秤上)。

  (四)养殖场智能化发情监测设备(电子项圈)

  发情监测系统能实时向牛场管理者和配种人员提供母牛发情信息和活动信息,达到适时配种,杜绝漏情漏配,提高母牛的繁殖效率。根据生产统计,肉牛发情检出率达到90%以上,繁殖母牛年头均节本增效800元以上。

  实践证明,推广应用畜牧养殖物联网技术,对构建数字化、智能化畜牧业,促进畜牧业生产经营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发挥重要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