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农业农村工作 为全区经济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访自治区农牧厅厅长张柱

03.03.2015  12:50

  “当前,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农业农村经济也进入了调整转型的关键期。在前不久闭幕的自治区两会上,《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了今年粮食产量稳定在370万吨以上、农业增加值增加5%以上、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加10%以上的三项任务目标。在新常态下,我们必须要准确把握,主动适应。2015年,我们农业农村工作将坚持‘三个导向’,抓好‘四个重点’,坚持走‘一特三高’的路子,努力实现农业农村工作持续较快发展。”日前,自治区农牧厅厅长张柱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张柱表示,2015年,宁夏农业农村工作将坚持“三个导向”。一是“收入导向”,二是“需求导向”, 三是“技术导向”。

  张柱说,我区农村居民收入尽管实现了“九连快”,但在全国只排在第25位,还处在一个较低水平。从各县区来看,山川很不平衡,川区农民的人均收入已经过万,与全国基本持平,山区农民还只有6200多元,宁夏要与全国同步实现小康,关键还在增加农民收入上。同时,宁夏要积极发挥好资源优势,围绕市场需求组织农业生产,调整产业结构,要更加注重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按照自治区确定的“一特三高”现代农业发展思路,推动全区特色产业扩量、提质、增效。此外,应该看到,目前农业发展已遭遇了价格、补贴的“天花板”与成本“地板”的双重挤压,还面临着资源与环境的两道“紧箍咒”,宁夏下一步加快农业发展,就要加快农业科技创新步伐,转变农业发展方式。

  张柱说,2015年,自治区农牧厅将重点抓好四项重点工作。“一是做大做强特色产业。特色优势产业是我们农业最大的优势,也是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2014年,农民来自特色产业收入达到43%,草畜、瓜菜两大产业对农业总产值的贡献率达到了85.5%。2015年我们将继续聚焦草畜、瓜菜两大产业,凝心聚力推进特色产业集聚升级,做优品质,做大规模,推进产销一体化,力争草畜、瓜菜两大产业对农业总产值的贡献率达到86%以上,为农民增收作贡献。二是加快推进农村改革。当前,解决农村一系列问题的出路就在于改革。2014年,我区已累计完成全区800万亩的土地确权登记任务,走在全国前列,今年我们要基本完成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重点抓好两项试点工作,一个是平罗县农村产权交易市场建设试点,另一个是金凤区集体资产股份权能改革试点。通过深化土地经营管理制度改革,大力培育农业新型经营主体,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推动农村金融创新,活化各种因素,为农民增收作贡献。三是大力推进技术创新。我们将围绕产业发展,加快农业科技创新,支持科研机构与企业联合研发,开展一批重点技术攻关,实施一批重大科技专项,推广一批农民一看就懂、一学就会的实用技术,重点打造50个高标准化园区,创建100个现代农业示范基地,抓好10项农业关键技术的研发,做好20项农业重大技术的推广,使科技创新体现在农业增产增效上。四是坚持推进可持续发展。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坚持“禁牧封育”不动摇,在努力保护封山育林成果的基础上,大力推广节水技术,深入开展“白色污染”整治行动,使我们的生态环境不断得到改善。

  “今年我们在抓好农业生产的同时,还要重点保障老百姓的菜篮子、米袋子质量安全。进一步加强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监管力度,确保农产品监测合格率稳定在96%以上,保障群众舌尖上的安全;同时我们还将结合我区民族地区的特色,组织实施“阳光沐浴”工程,为20万农户配备太阳能热水器,争取用4年时间,让全区80万户农村老百姓都像城里人一样,洗上热水澡。农牧工作直接面对千家万户,关系到百姓的实际生活。农牧系统将坚持不懈地转作风,抓发展,发扬钉钉子精神,以求真务实、锲而不舍的作风抓好各项工作的落实。”张柱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