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盘春暖

01.02.2016  11:06

  清晨,皑皑白雪覆盖下的六盘山在酣梦中醒来。

  山脚下的这片土地,是国家确定的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之一。长期的人口压力和经济贫困互为因果,导致这里一方水土养活不了一方人,联合国粮食计划署认定“不适宜人类居住”。

  山脚下的这座城,古时的萧关,今天的固原。作为宁夏唯一的全域贫困市,固原的贫困县、贫困村、贫困人口均占全区一半或以上。

  如何实现从“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到“一方水土富一方人”的历史性跨越?“苦瘠甲天下”的固原正在奋力书写脱贫攻坚的历史答卷。

  六盘山血液里有一种精神叫“不到长城非好汉”。依托这种不服输的胆识和意志,西海固人民用30多年的风雨前行写就满目诗行

  土窑洞前,罗玉军和孩子们站成一排,望向远处的眼睛里,装满了土墙和山梁。罗玉军说:“家里五辈子人都住在这里,眼看着山外的变化和山里的落后,心上都长了草,再也不想在这呆下去了。”

  2002年6月15日,对隆德县马鹿村的百余户村民来说,是一个永远值得记住的日子。那一天,罗玉军和乡亲们一起告别了贫穷的故乡,走向崭新的生活。

  搬迁十多年后的冬天,罗玉军回老家给先人上坟,故乡的变化让罗玉军惊叹:芨芨草、红柳长得比人还高,大片大片地遮没了原先的农田和房舍,一座曾经孕育几代人悲欢的村庄消逝在六盘山的茫茫林海之中。

  2012年1月16日上午,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来到原州区开城镇上青石村马希亮家中,与村民围坐交谈,了解到村民将搬迁到永宁县闽宁镇时,李克强十分欣慰。

  举家告别上青石村破败的窑洞,马希亮迎着风走在搬迁路上,嘴里一直念叨着自己的名字:“希亮,希亮,希望的光亮,有希望才会有光亮。”

  岁月飞逝,转眼四年。在永宁县闽宁镇,如今马希亮家里的日子,如同芝麻开了花,“跟过去比,简直一个天上一个地下,现在的日子才叫生活,以前就是活着。”

  冰沟,一个位于六盘山外缘叠叠沟的自然村,因村口有一处常年不化的冰冻之沟而得名。这里是宁夏最贫困的农村之一,黄土丘陵与沟壑相生相伴,交通闭塞,人畜饮水非常困难,十年前,电灯照明依然是打工回来的村民言谈中的美景。

  9岁以前,冰沟村的穷娃娃张芸芸从没见过自来水和电灯。2003年,一家人走出用茅草和干打垒搭成的土坯房,搬迁到了新居。第一次看到自来水,芸芸非常兴奋,拧开水龙头痛痛快快地洗了一把脸。转眼十几年过去,张芸芸家的日子早已换了一个时代。芸芸的父亲张志民平时爱拉胡琴,一曲唱罢,这位中年汉子感慨地说:“以前日子过得难怅,过年都唱不出来,现在就不一样了……”

  如果将宁夏脱贫攻坚的故事辑录成一本厚重的书,那西海固地区民生改善就是书中最令人动容的章节。那些难以磨灭的过往,如同六盘山古树的年轮,印刻在西海固记忆里。

  “三西”扶贫,固原地区解决了贫困群众“食不果腹、衣难遮体”的极端贫困问题;“八七”攻坚,西海固在全国率先解决了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992年的429元增加到1108元。

  迈进“十三五”时期,固原市的贫困人口已经由50.1万减少到26.7万,贫困发生率由32.8%下降到17.9%。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010年的3477元增长到2015年的7002元,年均增长10%以上。

  从消除贫困到迈向小康,30年的风雨前行写就满目诗行。从“活着”到“生活”,再到更有追求、更有质量的生活,今昔翻天覆地的对比和沧海桑田的变化,映射在每一位西海固群众质朴的生活里。

  绵延起伏的六盘山见证岁月变迁,大山里的一草一木都珍藏着帧帧画面,那些无限赤诚的语言,不说丰功伟业,直言铁血丹心

  2013年早春,泾源县六盘山镇刘沟村向阳山坡的草刚刚返青,包村干部闫建铭就带着铺盖上路了。

  在村部的木板床上铺好行李,架起炉子,闫建铭有了“过日子”的感觉。山区的春还很冷,闫建铭自己捡柴火、生炉子,熏得一鼻子灰。

  第二天一早,闫建铭带着民情日记走村入户,正赶上对贫困村建档立卡,要逐户摸底调查,识真贫、真识贫。

  谁家是真穷?“算收入怎么算,你去谁家都说自己穷。”闫建铭忙得晕头转向也没号准脉。作为自治区确定的重点贫困村,刘沟村需要发展啥项目脱贫?刚到村上,闫建铭忙得脚不沾地。

  扶贫,首先要搞清楚谁是帮扶对象。固原为每个贫困村安排包村干部,对624个贫困村的贫困人口全部建档立卡,做到“户有卡、村有册、乡有簿、县有电子档案”,摸清贫困“家底”。

  找准了对象,如何对症下药,开对“药方”是关键。固原把培育发展致富产业作为扶贫攻坚的抓手,制定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方案,2013年、2014年、2015年分别安排了5050万元、6000万元和1亿元专项扶持资金,逐年加大投入,推动产业提质增效,特色产业占农民人均纯收入46%以上,一县一品、一县一业初具雏形。

  泾源县苗木产业已发展到人均2亩,创造了“一亩苗20多倍于种粮食收益”的奇迹,带动2万多户农民脱贫致富,仅兴盛乡就“盛产”300多个“百万元农户”。

  西吉葫芦河流域育出的“金杆杆”——西吉芹菜,每年吸引近2万农民工返乡务农,来此打工的甘肃会宁、静宁的农民工络绎不绝。

  原州区建成了中国西部最大的马铃薯种薯基地,马铃薯产业提档升级,从“土豆豆”变成“金蛋蛋”的马铃薯走出国门,俏销中东市场。

  六盘山区,渐次崛起的中国马铃薯之乡、中国冷凉菜之乡、中国菌草之乡、中国药材之乡……正书写着令人感慨的新版“西海固”故事。

  每年夏季,到固原避暑的游客接踵而至。瞅准了这个商机,2012年,彭阳县农民杨治刚创办了县里第一个农家乐,“几乎每天都有品尝农家风味的游客,尤其在重大节假日期间,游客很多,最多一天接待游客200多人”。依托绿水青山,固原已有45个乡村被列入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带动了农民增收致富。

  贫困村,村村有本“难念的经”。针对贫困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固原市通过投入专项资金、整合行业资金、吸收社会资金,撬动金融资金,每个重点贫困村平均投资1000多万元,改造基础设施,发展特色产业,推进民生保障,集中解决了贫困群众吃水、行路、住房、上学等一大批老大难问题。

  过去考核市县工作,最重要的指标就是GDP。固原将“考核杠杆”向扶贫倾斜,取消了对县区的GDP考核,增加扶贫考核的权重,贫困人口减少、贫困群众收入增加、生产生活条件改善成了考核的“硬杠杠”。

  今年是闽宁对口扶贫协作20年。从1996年到2016年,20年的岁月铸就了一座丰碑。20年来,福建无偿援助固原市各类资金近6亿元,成为全国东西部对口协作的典范。

  “全面小康路上,决不让一个贫困群众掉队”,这是一言九鼎的承诺书,也是没有退路的攻坚战

  1月22日,固原市召开脱贫攻坚誓师大会,发出了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动员令。

  这是中国最贫困地区的“脱贫宣言”——

  时间表:2017年,彭阳县、隆德县、泾源县“摘帽”;2018年原州区、西吉县“摘帽”。

  任务书:按照前三年集中攻坚,后两年巩固提高的要求,到2018年实现现行标准下的26.7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435个贫困村全部销号、5县区全部摘帽。

  路线图:通过精准识别、产业扶贫、异地搬迁、生态补偿等八种途径,2016年脱贫9.64万人,销号150个贫困村;2017年脱贫9.64万人,销号200个贫困村;2018年脱贫7.44万人,销号85个贫困村。

  自治区党委常委、固原市委书记纪峥说:“固原的脱贫攻坚,关乎全区全面小康的进程,也关乎自治区能否向中央交账。固原的压力在脱贫、责任在脱贫、机遇在脱贫、希望也在脱贫。对固原自身而言,既是艰巨的历史任务,又是追赶跨越的历史机遇,只有打赢了,才能拔掉穷根轻装上阵,集中精力加快发展。”

  固原市市长马汉成说:“要转变发展理念,创新工作方法,千方百计搭桥造船,同舟共济破浪前行。统筹解决好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如何退的问题,让贫困户早日过上好日子。”

  脱贫攻坚,剩下的都是难啃的硬骨头。要啃硬骨头,得有“好牙口”。固原市经过充分调研,推出“1+21+X”总体脱贫规划,市、县、乡、村层层签订脱贫攻坚责任书,责任书就是军令状,哪个地方、哪个部门完不成任务,追究一把手责任,差距大的摘“官帽子”,这些硬举措成为脱贫攻坚战役中的“利器”。

  贫困之冰,非一日之寒;破冰之功,非一春之暖。军令面前,固原干部群众上下一心,倒排工期、挂图作战,夯实交通、水利、教育、生态、城镇化、信息化“六个基础”,不断增强自我发展能力,一部中国扶贫史上的鸿篇巨制正在拼搏奋进的西海固群众手中昼夜疾书。

  “全面小康路上,决不让一个贫困群众掉队”,这是一言九鼎的承诺书,也是没有退路的攻坚战。心怀“但愿苍生俱温饱,不辞辛苦入山林”的责任感,“事不避难、义不逃责”的使命感,“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紧迫感,苦干实干、久久为功,西海固,一定能打赢这场历史性的脱贫攻坚战。

  暮冬时节,塞上山川依然寒意阵阵,六盘山脚下,却传来冰雪消融的春之音讯。

  杨家店村是六盘山下的一个小村庄,从腊月初八到正月十五,家家户户都有点荞麦灯祈福的习俗。乙未年腊月的傍晚,从贫苦中挣脱的李彩珍一家围在一起,又一次点亮了一盏荞麦灯。灯火摇曳,星光点点,那是穿透苦难的光,是照亮幸福的光,映照在每个人的脸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