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阅读,书香社会更芬芳
全民阅读,书香社会更芬芳
银川新闻网讯 (记者 王一平)去年,兴庆区图书馆建成后已经免费向市民开放,并且建设街道、乡镇中心图书馆10个,农家书屋36个,电子阅览室48个,图书流通点20个,为全民参与、全民阅读提供了公共文化资源保障,引导广大市民形成读好书、好读书的良好社会风尚——
去年我市举办首届“银川阅读节”,吸引了10万余名市民参与读书活动。一年过去了,书香银川温润着城市的每一个角落。图书漂流车、农家书屋、乡镇中心图书馆,兴庆区全民阅读的氛围正在逐渐形成。
“碎片化阅读”让阅读无处不在
杨婷婷是兴庆区党委办公室的工作人员,忙碌的工作让她没时间读书看报。“我添加银川晚报、新消息报的微信公众号,每天最新的消息都是从手机获得的。”杨婷婷告诉记者,在等车的时候、回家的路上,都会抽空用手机阅读感兴趣的文章。她拿出手机一边演示一边说:“在银川花16万元考飞机驾照、银川市驾校涨价等最新消息都是从银川晚报微信公众号获得的。”
在掌政镇政府工作的冯晓晓是大新镇图书馆的常客,除了在图书馆看书,在“电子借阅机”上下载电子书也成为她的习惯。冯晓晓说:“图书馆有免费WIFI,使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就能下载到自己想看的书,非常方便。”每天睡觉前她都习惯玩一会手机,看自己喜欢的文章还会发到微信朋友圈里。
全民阅读氛围正在形成
“你看这个?”“不看,我要看海盗路飞。”记者在兴庆区第二十九小看到,孩子们三五成群地聚在图书角翻看自己喜欢的图书。兴庆区第二十九小副校长马少忠告诉记者,学校开辟了两间开放阅览室,一间开放式读书间、一间电子图书室。开放式图书间购置了100多套适合低年级孩子阅读的书籍。同时,在学校的每个班级、楼层角落都设置了图书角。“这样做目的就是让读书改变孩子们的学习生活习惯,让学生把读书作为课余爱好。”马少忠告诉记者。
“自从这个图书馆建成,大家一闲就会来,打麻将、打扑克的人业余生活方式都改变了。”在大新镇文化活动中心的图书馆里,燕鸽湖一队村民潘龙一边看有关大棚种植的书籍一边对记者说。在这个由三间屋子改造成的图书馆里,藏有5000余册图书,完全能够满足群众的阅读需求。馆里最引人注目的要数新投入使用的电子报刊阅读机,村民齐元平说:“我虽然是个农民,可比较关注国家的政策、方针,平时有啥惠农政策电视上看了记不住,现在有电子报阅读机,想看哪张报纸看哪张,想看哪天的看哪天,十分方便。”
通借通还全民参与更方便
据了解,2015年,兴庆区各街道中心图书馆、兴庆区图书馆将于银川市图书馆联网,实现图书通借通还。兴庆区文化体育旅游局副局长惠平告诉记者,从去年开始兴庆区就联合图书商家,在大中型超市内开设图书角14个,在兴庆区广场、公园开展好书推荐、优惠图书活动。同时通过图书“四送六进”文化惠民活动引导广大市民形成读好书、好读书的良好社会风尚。
惠平介绍说,去年起,兴庆区图书馆建成后已经免费向市民开放,并且建设街道、乡镇中心图书馆10个,农家书屋36个,电子阅览室48个,图书流通点20个,为全民参与、全民阅读提供了公共文化资源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