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年建成全区扶贫样板 闽宁镇人均收入今年将增三成

12.06.2015  15:20

3年建成全区扶贫样板

闽宁镇人均收入今年将增三成

  今年的永宁县两会上,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到今年年底,闽宁镇要实现全镇整体面貌比两年前有大的变化,移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30%以上;到2017年将闽宁镇建设成为全市、全区乃至全国东西合作的扶贫样板;到2020年实现全面小康,成为贺兰山东麓宜居宜业宜游的葡萄旅游现代化小镇。记者了解到,今年永宁县在产业发展、镇区环境提升、村集体、居民收入提高等方面都有大力投入和规划建设。

   荒滩地里开辟出居住区

  在闽宁镇居住了近20年的马玉洪说,“一间烂土房、两三把铁锨,锅里是土豆和玉米面……”上世纪80年代初闽宁镇创建之时,有些移民的经济状况可以说“一穷二白”,而今走进闽宁镇,昔日人烟稀少的戈壁荒原变成了良田万顷的活力小镇。闽宁镇副镇长杨平德告诉记者,目前全镇加上流动人口已将近5万人,去年才是4万人。人口红利所能带来的经济增长是巨大的,对于闽宁镇来说也是如此。 

  马玉洪告诉记者,如今的生

  活、工作条件大大改变,过去搞生产蹑手蹑脚,上年挣多少钱,今年就投多少钱。现在,初春的时候,在闽宁的农村信用联社,借款1万元到5万元是很正常的事情,为了办手续,有的农户从早晨排队排到下午。永宁县农村信用联社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农民的光景一年比一年过得好。

  每个移民都有创收想法

  在甜头背后,是明确的发展思路。记者从永宁县委了解到,今年武河村落实葡萄套种土豆、红薯700亩,原隆村引进1000亩红树莓种植项目;继续开展装载机、挖掘机、家政服务等十多种类型的培训;落实“散户养殖、整村推进”圈舍改造200户;截至5月下旬,10216人实现劳动力转移就业收入5226万元。 

  此外,原隆村规划建设了20套营业房,村集体每年租金收入18万元,武河村自筹资金在本村农贸市场建成了17套营业房,年租金收入16万元。各个村集体还将建设养殖园区,由合作社进行肉牛育肥周转使用,获得租金壮大村集体经济。如此操作能给周边群众提供劳务和就业机会,培育农村致富带头人,带动农民群众增收致富。 

  福宁村村民马全宁在村东侧有27亩葡萄地,去年亩均收入6000元左右。尝到甜头的他想丰富产业,在继续种好葡萄的同时,今年想将资金投入到养殖中去。

   向新兴产业转变

  这样的丰硕致富成果,如今要在闽宁镇变得更大。由政府引导、社会投资的产业发展正在逐步实施。闽宁镇区以南1公里,一个总规划面积4200亩的扶贫产业园正在建设中,园区以葡萄酒及配套产业、劳动密集型轻纺工业、机械电气为主。杨平德告诉记者,目前园区入驻6家企业,计划总投资11.8亿元。 

  记者了解到,园区建成后可实现年产值近20亿元,3000名移民将转移成为产业工人。其实,中银绒业在闽宁建厂生产,已为闽宁提供了一个好的路径。杨平德说,中银绒业在闽宁的厂区约有500产业工人,主要针对无法进行强体力劳动的居家妇女,每月1500元-1600元的收入虽然比银川的企业工资要低一些,但在当地也算不错的。 

  此外,为推动闽宁新镇区建设,今年3月,36家福建、宁夏两省区企业在闽宁镇召开扶贫开发建设座谈会,签订意向投资协议28份。闽宁特色街区正是其中之一,杨平德介绍,特色街区以商业运营为主,发展定位是打造“文化+休闲+商业+生态+居住”五位一体的闽南风情小镇和葡萄小镇。

  记者  张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