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为民实事办到群众心坎上

10.11.2016  22:02
 

  永宁县闽宁镇原隆村村民正在采摘树莓,当地通过“公司+基地+党支部+农户”的模式,推动产业化经营。截至目前,银川市培育各类农民经济合作组织600多个,带动18万户农民参与产业化经营。(摄于10月19日)

  【核心提示】

  过去五年中,银川市进一步解放思想,不断求实创新,抓实基层党建工作,不拘一格招才引智。从文化建设到农业生产、从创业就业到基础设施改善,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工作促进了党的事业蓬勃发展,有效推动了银川开放内涵式发展,让人民生活得到了显著改善,为全市经济社会建设提供有力组织保证。

  11月7日,走进金凤区良田镇和顺新村,修葺一新的幼儿园、错落有致的房屋、鳞次栉比的温棚,一片生机勃勃的美丽乡村映入眼帘。和顺新村党支部书记李效峰告诉记者,2015年年底,全村实现人均可支配收入8700元,实现村集体经济收入12.5万元。而在2011年,和顺新村的人均年收入仅为2800元,四年来增长了近三倍。这样的变化离不开基层党组织的引领和带动。

  和顺新村党支部带领村民脱贫致富仅仅是银川市以党建促发展的一个缩影。党的十八大以来,银川以“保民生、保稳定、保增长”为圆心,以拉长党建链条为半径,围绕民生抓党建,抓好党建保民生,不断构建党建民生“同心圆”,努力实现党群和谐“共同体”。

  基层党建聚力助推百姓致富

  48岁的李恒君是和顺新村的困难户,2011年他和儿子从彭阳县移民至和顺新村。30年前由于生病导致下肢萎缩、股骨头坏死,导致李恒君身体残疾没法干体力活,儿子又小,眼看着其他移民的日子越过越红火,李恒君急在心里。为了不让像李恒君一样的移民在致富路上掉队,和顺新村党支部打造了贫困残疾人果蔬种植扶贫基地,扶持残疾人从事果蔬种植。李恒君高兴地告诉记者:“去年开始种温棚,还有专家来培训,一年下来赚了1万多元,儿子也能出去打工了,现在能靠自己养活一家人,心里高兴得很。

  “党支部在村里充分发挥作用,密切联系群众,严格按照‘四个一’的党员管理机制,明确贫困党员、贫困家庭基本信息,为更加准确、有效地帮扶救助工作提供了依据,进一步完善了低保救助、五保、社保等各项民生保障措施。”李效峰介绍,“通过实施‘双培双带’先锋工程,加强组织队伍建设。

  党支部注重把党员培养成致富带头人,把致富带头人中的先进分子培养成党员,党员带领群众共同发展。”如今,和顺新村已经形成了设施温棚种植和劳务输出两大主导产业,农民增收逐步增加、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民生保障等各方面工作均得到显著提升。

  而这一切的改变都离不开“双增双减”专项行动。银川市以“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年”为契机,开展了以增加农民收入、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减少群体性信访事件、减少刑事(治安)案件增幅为主要内容的“双增双减”专项行动,在全市打响了一场攻坚战。制定扶持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办法,坚持因地制宜,一村一策,统筹运用贴息贷款、资金扶持、股(债)权投资,投入资金5241.87万元,实施项目39个,帮助78个“空壳村”脱壳。引导村级党组织加强与涉农企业、农民经济合作组织、致富带头人的合作,培育打造村企互动、村社联营、村村联合、先富带后富等多种形式的农村共富联合体。目前,已有昊王米业等一批龙头企业与40多个村建立合作关系;培育各类农民经济合作组织600多个,带动18万户农民参与产业化经营;建立先富带后富“帮带对子”5200多个。

  专项资金为民社区办民生实事

  “把服务送到百姓身边把实事办到群众心坎,我们的腰杆子硬起来了”是兴庆区凤凰北街街道兴隆社区网格员陈丽对为民服务和发展专项资金的评价。上个月,兴隆社区7个老旧院落改造工程全部顺利完工,困扰居民多年的出行问题得到了解决。“以前有些居民觉得我们居委会就是开证明、收卫生费办些琐事,这次大伙都夸我们干得好,我们的腰板也硬了。”陈丽自豪地告诉记者。

  兴隆社区属老旧小区,路面凹凸不平,院落杂草丛生,垃圾随处可见,下水井堵塞严重,脏乱差现象突出。银川市设立基层党组织为民服务和发展专项资金后,每年给兴隆社区划拨10万元。2013年以来,兴隆社区利用这些资金,先后整修了5600多平方米的人行路面、76眼下水井、15个化粪池,彻底解决了居民小区路难行、下水不通的问题,引得不少居民都称赞社区做了件大好事。

  同样的事情还发生在西夏区西花园路街道燕宝社区。“多亏这9万元的资金支持,要不社区老年人非得吵起来不可!”燕宝社区党支部书记马凤花告诉记者。随着社区文艺爱好者队伍规模的不断扩大,社区活动场地成了大家争抢的“阵地”,居民们为了使用权可没少起冲突。

  有限的场地不能满足大家需求,可是社区也没有多余的空地。“现在存放自行车的人少了,自行车棚也废弃多年,何不改造成活动中心?”居民的建议让马凤花眼前一亮。2015年,燕宝社区党支部递交了一封申报材料,很快来自市委组织部的9万元为民服务发展专项资金就批了下来,废车棚改造项目启动实施,居民有了活动的专属场地。

  发生在兴庆区兴隆社区和西夏区燕宝社区的故事,仅是银川市为民服务和发展专项资金为民谋利的一个缩影。从2013年起,市委坚持重心下移,按照每个行政村15万元~20万元,每个社区12万元~15万元标准,在全市设立村(社区)为民服务和发展专项资金,连续四年累计投入资金近2亿元,实施为民服务项目1000多个,帮助解决了村庄道路硬化、沟渠治理、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等基层群众期盼已久的问题。

  党内关爱资金温暖一片赤诚

  2010年银川市筹集资金建立了党内关爱资金,五年来累计筹集党内关爱资金600多万元,累计关爱党员1310余人次。齐九龙就是这笔资金的受益者。有着27年党龄的银川市机关干部齐九龙是一名普通党员,他的妻子朱丽君因伤病退后,曾多次住院手术,花光了家中所有积蓄。今年4月,朱丽君再次被查出患有脑血管瘤,前后共花费35万元的医疗费。经医保报销后,要自费10万余元。在这样的情况下,齐九龙依然认真工作,被评为2015年的先进工作者。当年他获得了5000元的党内关爱资金。“党组织既要号召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也要在他们困难的时候帮一把、扶一程。”银川市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说。

  据了解,银川市多年来通过党费划拨、党员捐款、社会募集等,累计筹集党内关爱资金600多万元。关爱资金坚持取之于党员,用之于党员,规定对发生大病,且个人承担合规医疗费用1万元以上的党员,按比例二次报销医疗费用;对发生意外变故的党员家庭、低保党员子女给予3000元~5000元的一次性救助;对作出突出贡献的在职、离职基层党组织书记每月发放200元奖励补贴。

  五年来,银川市不仅建立党内关爱制度,扩大关爱范围,提升关爱标准,对发生大病的党员、发生意外变故的党员家庭、低保党员的子女、高龄党员和作出突出贡献的党员五类人群给予关爱。而且还持续提升村(社区)干部补贴标准,调整后的村干部生活补贴达到每月1800~4100元,社区工作者月生活补贴2100元~4700元。建立大学生村官列席乡镇党委会议、住房公积金缴存和住房保障、健康体检等制度,这些举措让更多的党务工作者和党员感受了党的温暖,激发了他们为党的事业奋斗终身的信心和决心。(记者 王一平/文 苏勇/摄)

银川经开区转型升级促高质量发展
    抢抓“朝阳项目” 形成“二期现象” 新华网
银川让土地成为农民手中“活资产”
    建立农村产权流转交易服务体系 积极推新华网
银川市总工会启动“冬送温暖”活动
    为正在严寒气温下作业的职工送上慰问品,新华网
银川6家银行网点受理住房公积金业务
    从“入厅”办理变“出厅”办理 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