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生产,后生活”那时的日子这样过

09.05.2016  17:53
“先生产,后生活”那时的日子这样过 - 宁夏新闻网
来源: www.nxnet.cn
  “三线建设”是火热的,是激情燃烧的,是人与企业在艰苦环境中坚韧地生存。然而,“建设”不是生活的全部。当我们褪去那个时代的特殊性,发现这些从异地搬迁而来的人们,给这片土地带来更多新鲜的东西。
   先生产,后生活
  1964年“三线建设”开始,全国数以百万计的产业工人、科研、技术专家和家属向西北、西南等偏远山区搬迁。国家提出了“先生产,后生活”的搬迁建设思想,一切都以搬迁厂房设备尽快投入生产为前提。
  采访期间,煤机一二三厂的领导、职工都会提到《爱在苍茫大地》这部电视剧,里面很多故事都是第一代工人经历过的:1968年,梅湘云与众家属正踏上迁徙西北的征程。两个月以前,包括她的丈夫闻一达在内的男人们因“三线建设”一声号令,前往西北搞建设。家属们来到丈夫信中所吹嘘的“世外桃源”后,才发现这里只是一片戈壁……
  回忆当年,原煤机三厂(现宁夏西北骏马电机制造股份公司)董事长马树成坦言:“最苦的是头三年。”1966年“三线建设”企业正式在大武口开始建设,当时东北抚顺煤机厂一分为二,厂党委书记带领400余人搬迁到大武口,成立西北煤机三厂。
  当年,这些搬迁来的工人在西大滩火车站下车,眼前荒凉的景象让所有人感到未来建设工作的艰辛。为确保1970年投产,先来的人严格遵守“先生产,后生活”的指导思想,男职工就住在干活的厂房,女职工则进堆放工具的库房。由于当时建厂位置在贺兰山下,距离大武口还有十多公里,工人们吃得非常简单,土豆和大白菜都属于稀罕的美食。工人们一边建厂房,一边还要开辟农田水利,家属们全员上阵,种田种树,用头三年的艰苦换来日后的自给自足。
  说起当年的艰苦,已经60多岁的原二厂所属农场职工老李记忆最深的是“”和“饿”。1970年20岁出头的她从安徽淮南来到贺兰山下投奔丈夫,由于是农业户只能在厂子下属的农场搞建设,垦荒、种地、修渠,干不完的活。有一年大年初一她们还在地里拉土垫地。下起了大雪,老李委屈地哭起来。“干活还整天挨饿。”提起饥饿,她神情特别复杂,眼圈泛红。“粮食不够吃,就托老家的亲戚朋友带大米带油带肉来,一火车皮一火车皮地往这里送。”这种状况一直到1974年农场的粮食够吃才有所缓解。


  宁夏天地西北煤机公司(原煤机二厂)厂门前,一条年代久远的马路,两旁小吃店林立。
   一厂置家,二厂好吃,三厂好穿
  虽然煤机一二三厂紧挨着,业务也彼此联系,但因为最早的工人分别从河北张家口、安徽淮南和辽宁抚顺搬迁而来,自然呈现不同的生活方式。这种不同有一句顺口溜概括得生动形象:一厂置家,二厂好吃,三厂好穿。
  对于这一流传甚广的说法,三个厂的老人们一听都笑着表示认同。
  老一厂的工作人员介绍,煤机一厂主要是从张家口搬迁来的,所谓的“置家”也可能与张家口当地的风俗有关。煤机一厂住房条件的改善过程,职工们都喜欢这样表述,“一间房、一间半、三卧室”。“一间房”时代都是小平房,但大家都收拾得干干净净。“我父母一年刷两次房子,那时感觉刷房子是件特别隆重的事。”上世纪90年代进厂工作的小马告诉记者,她父母是厂子的第一批工人,“随便走进一厂职工家里,床单一定是展展的。”除了刷房子,每家都要挖地窖,为了冬季储存大白菜,有时还和邻居相约一起开挖地窖。
  煤机二厂人有多么“好吃”,流传着一个“段子”,只要是吃的,在别的地方卖不出去,拿到二厂来不愁卖。尤其是每到发工资的日子,卖吃的摊位前就排起了队伍。二厂厂区门口餐馆是最多的,一厂三厂的人请客吃饭也会过来,至今还有大武口的人专门开车来这里吃火锅。
  大武口区的沐春园小区,住着很多老煤机厂的退休职工。提起“二厂人爱吃”,大家都能说上几句。“七八十年代,几个厂子的条件不是很好,二厂人的工资,多数用在吃上头。就是现在,他们的消费观念也不同,吃上比较讲究,从平时的买菜买肉就能看出来。”一位老一厂的老职工笑着说。二厂的老工人说,当时计划经济,买什么都要凭票,一个月发的肉票根本不够,他们就想办法用菜票和女职工换肉票,拿着肉票到大武口餐厅买一点肉臊子和馒头米饭,回家给孩子们解解馋。
  据说当时搬迁到大武口的二厂工人和家属吃不惯当地饭,大家都很想念淮南食材,就让家里人往大武口送蔬菜和肉,厂里专门调拨火车去拉。二厂人还吃出了“名堂”,通过自力更生磨出的豆腐一度红遍大武口,甚至有人在大武口挂出“煤机二厂豆腐”的招牌。
  至于三厂人的“好穿”,大概和厂子女职工比例较大有关。据介绍,当年最早来大武口的三厂职工中,女性比例达到40%,远超过其他两个煤机厂,女性引领穿衣时尚也很正常。不过大家都知道东北人爱穿,尤其是爱穿貂可谓全国闻名,可能和这个传统有关。
  不过在另外两个厂子的工人看来,其实当年没有太多时髦衣服可穿,只是因为三厂工人平时比较注重穿衣整洁干净,于是留下一个“爱穿”的印象。
   穿上工装就是“潮男潮女
  1970年,随着煤机一二三厂和西轴等一批“三线”企业投产,这些大厂子迅速成为当地人热议的对象,谁家孩子能进到这些工厂上班就摊上美差了。
  的确,在整个七八十年代,有两种身份的人最受社会认可和尊敬,军人和工人。因此在大武口这么个小地方出现一批大工厂后,远在银川的多少家长都希望孩子能去这些工厂上班。
  “当时能进煤机一二三厂是很牛的事。在大武口街上,谁要是穿着一件煤机厂的工服,大家都会很羡慕地看”,老刘至今还记着当时和工友们去大武口逛街的“风光”。这位原煤机二厂的老工人告诉记者,那个时候国有工人收入要比普通机关工作人员高出不少,而且厂里福利好,在大武口下馆子的不用问,一定是煤机厂的工人。
  企业办社会时,煤机二厂建起了当时石嘴山最高档的游泳馆,吸引了不少大武口居民来此游泳,一直到新世纪初才改成了停车场。煤机二厂工人文化宫已经弃用,从目前状况看也是当时的时髦建筑。“上世纪80年代,我去过一次煤机二厂,第一感觉就是工人们特别精神,幸福就像花儿一样开在脸上。厂子建设的比大武口要好很多。”石嘴山市史志办曾主任幽默地说。
   颜值高的都选择这里
  三线建设时代,在贺兰山下的这些老企业,因地理环境的限制,形成一个功能齐全、自给自足的“小社会”。就男女的婚姻而言,三个煤机厂之间彼此通婚,但更多是厂里男女职工内部之间的联姻。这方面,周边农村的男女毫无“竞争力”,挤不进这个圈子。
  因为这些国有企业收入高、稳定,吸引了一批姑娘来就业。“当时石嘴山头梢子的姑娘都进了煤机厂。”当地接受采访的一位老工人调侃道。“头梢子”,用现在流行的话说就是“颜值高”,当时很多青年能以到煤机厂找对象为荣,即使找不到“头梢子”,逊色点的甚至离婚的女性也很抢手。
  煤机一二三厂都有“厂花”,比如一厂就有“三英”的说法,即名字里带“”字的3个漂亮女子。她们自然是未婚男职工追逐的对象,而为争夺“厂花”发生争执也是平常事。“那时候的人思想很单纯,不像现在女孩子多喜欢高富帅。过去厂花喜欢有才能的文艺青年,上世纪80年代,一个会写文章懂文学的男职工是很有吸引力的。我们厂就有一个例子,女孩很漂亮,有很多追求者,最后她选择了同样爱好文艺的男孩。”原煤机一厂一位办公室领导说,“谈恋爱也没地方去,无非就是球场上看星星。现在还哪里看得到星星。


住进崭新的家属院,老职工们安享晚年。
   曾经的外地人如今的“宁夏人
  三线建设,给石嘴山输入了大量外地人口,“石嘴山有天下人”,在上世纪80年代基本成型。常乃光主编的《中国人口(宁夏分册)》记载,据上世纪80年代典型调查资料,石嘴山市境内,外省籍人口及其后裔在总人口中占比高达60%-80%。
  像煤机一二三厂这样的老三线企业,经过半个世纪走到今天,厂里的第一代职工多已不在,第二代基本退休,第三代成了技术骨干,几代人相互影响,相得益彰。
  从1965年到1970年年底,煤机一二三厂主要干部、工程技术人员和部分工人共1400多人从外地调拨而来,加之家属,外地人占到整个厂区人口的2/3。如今走进这几个企业,除了个别老领导,外地口音已基本难以寻觅。
  “当年我父母从青岛过来支援宁夏建设,我6岁来到惠农区,后来上山下乡,1980年进入煤机二厂工作。厂里不少工人的师傅都是淮南人,时间长了,宁夏口音也有了淮南味儿。当时淮南话听不懂,即使说好话也觉得不好听。”曾分管生产的厂领导吴健笑谈。随后,他还学了几句淮南话。当年谁不会说几句淮南话呢?
  “宁夏人饮食也潜移默化地影响了他们。淮南人很少吃面,后来也慢慢爱吃面了。他们有风干肉的习惯,上世纪90年代还特别多,现在基本看不到了。”二厂一个厂领导介绍。“宁夏的大米、肉都比我们那儿好吃,羊肉也吃习惯了。经常吃面,还学会了干捞面、臊子面,但是做不了面片,总不如宁夏人会揪。”1970年来到二厂的淮南籍职工老付说。
  老三厂厂长马树成是老牌大学生,1970年分配到厂里工作,至今仍保留一口浓郁的东北口音,但他“觉得自己已是宁夏人了。尤其在饮食方面,我们厂餐厅由固原餐饮团队打造的烤羊腿很出名!”(记者 邱青春 倪会智 马骋 文/图)
宁夏:让职业技能培训惠及更多“三类”帮扶家庭
  新华网银川1月4日电(记者 谢建雯)记者近日从新华网
既要“面子新”又要“里子实” 大武口老旧小区改造暖民心
  “改造后,小区的路平了、灯亮了,家里暖和了,我们的心也暖和了。”近日,石嘴山市大武口区永欣园小区9号楼居民孙群告诉记者。2021年,大武口区投资1.新华网
5年支出672亿元年均增长5.7% 中卫市“小财政”托起大民生
  近日,家住中卫市沙坡头区世纪花园小区的戚璐圆说,新华网
宁夏中南部城乡饮水安全水源工程获大禹奖
  近日,记者从宁夏水利厅获悉,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