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健康发展提供政策支持和保障措施

30.03.2017  09:42

——三论贯彻落实《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

本报评论员

              《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以下简称《计划》)是文化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在深入调研、充分酝酿、反复修改的基础上起草制定的。《计划》在制定过程中,广泛吸收了专家学者的研究成果,听取了传统工艺传承人的意见,征求了各省区市文化行政部门、事业单位的建议,凝聚社会共识,使《计划》内容具有广泛代表性。

              《计划》一开篇就指出,制定《计划》的目的是为了促进中国传统工艺的传承与振兴。什么是“传统工艺”?传统工艺在我国有着悠远的历史传承和鲜明的民族特色、地域特色。《计划》在阐述其历史传承性之外,特别强调了传统工艺“是创造性的手工劳动和因材施艺的个性化制作,具有工业化生产不能替代的特性”。从生产方式的存在价值方面看,在大机器生产和智能化生产居主流地位的时代,传统工艺所具有的独创性和个性化文化特质就显得更为珍贵。越来越多被机器和人工智能“排挤”出来的人群有机会在手工劳动中释放创造潜能,同时在日用和审美上满足日益差异化的消费需求,传统工艺因此有其不可替代性。传统工艺本身是文化多样性的集合体,而文化多样性的形成靠开放、包容,顺应时代变迁。

              《计划》指出,传统工艺振兴对于涵养文化生态、丰富文化资源、增强文化自信有重要意义。从文化的一般意义上看,中华传统工艺是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不论是造物的观念、技术、技艺、制度,还是产品本身,都被打上鲜明的中华文化的烙印。尽管近代以来发生技术革命的周期越来越短,甚至工业化浪潮曾一度要完全改造传统工艺,但自上世纪90年代之后,传统工艺重新回归到手艺人世世代代的出发点——家庭作坊或企业,重启手工制作、自主生产、自主营销的商业模式。今天,透过手工制品,似乎“文明可掬”,中华文化独一无二的智慧、气度和文雅神韵变得真实可感。

              我国现阶段发展还存在许多亟待纠正的社会风气和需要解决的社会问题,比如说各行各业中工匠精神缺失,优秀传统文化在生产、生活中的创造性转化不足,青年人就业困难;区域经济和文化发展很不平衡,一些传统街区和村落在现代化进程中失去了活力等。《计划》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经济建设和社会治理相协调的角度提出:振兴传统工艺在培育工匠精神、促进就业、实现精准扶贫等方面都具有现实意义。

              《计划》在制定“总体目标”时充分考虑到了我国现阶段经济发展的主要矛盾。目前商品生产领域供给与需求不匹配、不协调和不平衡,表现为生产供给不能灵活适应需求的重大变化。一方面,随着外部需求收缩和国内传统消费需求饱和,一些传统产业出现明显的产能过剩,存量供给远远超过市场需求;另一方面,随着居民生活水平提高,人们对各类消费需求的性价比、安全、质量等要求水涨船高,消费趋势也愈发向个性化、高端化、服务化方向发展,而有效供给却难以跟上。传统工艺行业也不同程度地出现了供需失衡的矛盾,由于大量工艺品样式陈旧、简单仿古、实用性不够、美观度不高,加上近年来受国际市场疲软和国内礼品市场急剧萎缩的影响,传统工艺各门类都不同程度地出现了产能过剩现象。

              《计划》制定的“总体目标”紧紧扣住传统工艺的生产供给和文化服务两大主题,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出要发掘和提炼传统文化元素,吸收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丰富传统工艺的题材和产品品种;通过提升设计与制作水平,提高产品品质,培育知名品牌,使传统工艺真正能满足人民群众消费升级的需要。《计划》制定的总体目标是要提升传统工艺的传承和再创造能力,提升行业管理能力,增强品牌战略意识和文化服务意识,把传统工艺引向健康发展之路。

              振兴传统工艺,事关振兴项目、人才培养、理论和技术研究、产品开发、市场拓展、行业组织建设、生态环境保护、国际交流等诸多工作,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计划》从统筹协调、财税支持、基础建设、金融服务、社会参与五个方面作了明确规定,为《计划》的实施提供了政策支持和保障措施。要将这些措施一一落到实处,还需要各相关职能部门牵头贯彻落实,社会力量广泛参与,手工艺人高度自觉,人人各尽其责,各显所能,当然也离不开广大人民群众的关注和对传统工艺的珍视与需求。总之,人的创造力源自于生活、服务于生活,传统工艺的生命力源自于不断被实践。

              稿件来源:中国文化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