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炜:用一生匠心守好城市测绘这把尺

14.07.2018  21:33

  父亲是第一批踏上宁夏的勘察测绘人,子承父业,他探寻着父辈的足迹,为城市各行各业提供着不可或缺的基础测绘数据——

  从“一条街上两幢楼,一个警察看两头”的老银川记忆,到塞上湖城、灯火通明的银川印象,时代的变迁留下了一批人的足迹。他们穿梭在城市之间,丈量着高楼大厦、勘测着地形地貌,为城市换新量体裁衣,为建设项目摸清家底,他们就是勘察测绘工作者。

  倪孟金是第一批踏上宁夏的勘察测绘人。他的儿子倪炜探寻着父辈的足迹,成了第二代测绘人。在薪火相传的记忆里,勘察测绘技术更新换代,不变的是城市测绘人一颗精益求精的匠心。城市建设日新月异、社会发展突飞猛进,有他们励精图治的故事。

   薪火相传  把青春献给宁夏银川

  支持大西北!党中央一声令下,从祖国四面八方涌来的有志青年纷纷把梦植在了这个西北一隅的小城——银川。

  20岁刚出头的倪孟金作为国家测绘局六大队的一名勘察测绘人员,在1956年的秋天第一次踏上银川这片土地,成为扎根宁夏的第一代城市勘察测绘人。

  从历史的影像中看到,那时候的银川斑驳破旧,解放街是城中唯一一条沥青路。东南西北四个城门围起来就是老银川建成区。商业最集中的地方是羊肉街口、骡马市、中心巷。1958年10月25日,宁夏回族自治区正式成立,城市建设急需详实的地形资料,第一代城市勘察测绘人用双脚丈量着这片不毛之地,用工匠精神开启了国家基础测绘的宁夏先河。

  早上五六点出门,带着干粮帐篷一出去就是一两个月。那些城市尚未触摸到的地方,杂草丛生,全靠牛车加脚力穿行。测绘人的威特、蔡司光学仪器,大都从德国、前苏联进口。没有计算机全靠计算尺、手簿人工计算。年轻的测绘青年,黄书包里经纬仪、平板仪、架腿、照准仪叮叮当当作响,与烈日、风沙抗争的日子,这些声音为国家建设提供了基础数据和参考依据。

  倪孟金的儿子倪炜在翻看父亲的工作笔记时,常常被那一代测绘人的火热青春感动。随着宁夏测绘局的成立,贫瘠的荒滩开启了建设的热潮。荒滩建设瓦房、土坡修马路、农田挖水系……城市建成区在勘察测绘工作的基础上刷新着容颜。

  “你一定要拉我走一趟!”病重的父亲倔强地要求儿子带他再走一遍曾经奋斗过的地方。在那个日头毒辣的午后,有个老乡曾递上一碗凉水,让正在作业的倪孟金饥渴全消。隆德县的那个村支书,对生活贫瘠的倪孟金特别照顾,倪孟金铭记一生。如今,这些地方已建起现代化高楼,柏油马路四通八达,倪炜带着父亲寻找年轻时候的足迹,触摸到了那个年代的苦涩与热情。

  沐浴着老一辈测绘人拓荒奋进的记忆,倪炜子承父业,成了银川市勘察测绘院的掌舵人。

   技术更迭  为城市建设摸清坐标

  父亲去世了。沿着父亲的足迹,倪炜也开始了对银川测绘志的梳理研究。

  从进口光学测绘仪器到国产数据接收器的引进,从电子产品在测绘行业的普及到北斗GPS卫星测绘数据的跨行业应用,从城市基础坐标的GPS测量到水准面的精化测量,勘察测绘从一个人们并不看重的冷门行业发展成为城市建设不可或缺的基础行业。城市建设,也在勘察测绘技术的日新月异中突飞猛进。

  “老前辈用过的那些笨家伙,现在都成古董了。”倪炜告诉记者,到了上世纪70年代末,摄影测量、遥感摄影这些技术已经广泛应用在了勘察测绘领域,上世纪80年代初电子仪器逐步代替了光学仪器,电子测绘设备让测量更加精准,计算机的应用让测绘计算摆脱了繁杂的人工计算,勘察测绘工作速度和精度普遍提升。银川市勘察测绘院至今仍保存着上世纪80年代用过的平板仪和经纬仪。

  1989年,倪炜正式进入原银川市城市测量队(现银川市勘察测绘院)工作。1990年,城市大规模建设开启,银川市的基础坐标测绘工作启动。倪炜和同事们将GPS测量第一次引入宁夏,基础测绘中倪炜也成了摸清银川基础坐标的第一人。

  “最远跑到灵武,最南边跑到永宁南,北边到了西大滩,每四公里埋伏一个坐标点,银川720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一共布了69个坐标点。有了这些坐标,银川城市首级控制网就明确了。城市规划建设,都要在这个统一的控制网下协调发展。”倪炜说,明确这张控制网,整座城市就要在这张网上崛起,每个点都要绝对精准,这张控制网不仅担着勘察测绘人的责任,更担负着整座城市长远发展的重任。2012年,在GPS城市首级控制网的基础上,倪炜又和同事们用似大地水准面精化测量的方法再次确定了银川市水准精化。

  城市建设者布局高楼大厦、亭台楼阁时,看到这69个标石,就找到了坐标,就能看到“银川市勘察测绘院”的名字。这是倪炜从事勘察测绘以来最引以为荣的事情。

   吃苦钻研  让勘察测绘广泛运用

  2012年,银川建设了卫星连续运行参考站。城市内的5个站点可以连续不断地为勘察测绘人员提供测量数据。近两年,无人机应用在勘察测绘中,固定尾翼、旋翼机、倾斜摄影无人机,为测绘人装上“千里眼”,获得了全方位立体的测绘数据,为城市建设提供了更加系统科学的基础数据。随着激光雷达惯导设备、扫描仪等设备的引进,测绘人员不用再一动不动盯着设备等数据,背着设备走上一圈,立体三维数据顷刻间呈现。

  “设备在更新,技术在更新,这是因为人们对城市的探知足迹越来越广了,对城市的开发水平越来越高了。”今年52岁的倪炜,见证了银川勘察测绘技术的变迁,也见证了银川从老城新城拓展为三区两县一市及产业园同步发展的历程。

  勘察测绘设备几乎是两年一更新,高度精准系统的测绘数据为城市建设搭建着钢筋混凝土的梦想。今天的测绘人,不用再忍受烈日炙烤这样的皮肉之苦,对技术设备、软件系统的钻研成了新的挑战。

  “今天的勘察测绘行业,不再局限于城市建设领域。民政、公安、医疗、交通、智慧城市建设……各行各业都会用到我们的数据,我们的基础地图能应用在更广的领域。你们要吃苦钻研,学精学深这一行,不学习就要被时代淘汰……”52岁的倪炜时常这样教育单位新来的青年。

  正如倪炜所言,勘察测绘从父亲那一辈的冷门行业到如今已经发展成为集物理、化学、通信、信息产业等于一体的综合学科,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从原来的粗放式测绘到如今的信息化测绘,一代又一代的测绘人传承着吃苦钻研的精神,用匠心雕琢着城市的美丽面容。

  站在一栋栋即将拔地而起的高楼大厦前,倪炜时常想起父辈初来宁夏时的那些故事。变化的是日新月异的城市,不变的一一代代测绘人的初心。

  记者  陈玲

宁夏55035人与宁夏回族自治区同龄
   81人名字中有“宁夏” 10人姓宁名夏 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