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卡诈骗防范措施
银行卡因能在ATM自动取款机和商场POS机得到便捷、快速的服务而备受广大消费者青睐。有资料显示,中国目前拥有7亿张磁条银行卡。然而,随着银行卡在我国使用量不断上升,一些犯罪分子把目光盯在银行卡上。银行卡风险防范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问题。
银行卡犯罪在犯罪手法上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一是冒充公安机关和电信部门实施诈骗;二是在ATM机旁张贴通知公告实施诈骗;三是制造ATM机故障发布提示实施诈骗;四是偷窥密码卡号复制卡片实施诈骗;五是发短信谎报“消费信息”实施诈骗;六是谎称亲友出事急需用钱实施诈骗等。
犯罪嫌疑人诈骗他人银行卡上现金其前提是必须窃取他人银行卡卡号、密码,否则其是无法进行银行卡诈骗的。再者就是身份证信息,因为各商业银行为防范犯罪在一些巨额款项的交易中,是需要对持卡人身份信息进行网上核对的。据此,为防止信用卡诈骗犯罪的发生,警方提醒广大市民切实注意以下几点:
1、防止银行卡密码被犯罪嫌疑人破译。
密码是银行卡安全最根本的保护措施。相当一部分的银行卡用户密码设置环节存在问题,如未及时修改初始密码,如果持卡人长时间不修改初始密码,银行卡一旦被盗或被伪造后,极易造成持卡人资金损失。另外,银行卡密码设置过于简单,如以6个有规律的数字、生日、电话等为密码,就极易被犯罪嫌疑人破译。
2、防止在使用银行卡从ATM机取款、转账时被窃取卡号与密码。
要注意ATM机与平时是否有异常现象,以免被犯罪嫌疑人利用现代科技手段窃取卡号与密码。[犯罪嫌疑人大都是通过仿造ATM键盘(内置有电路装置,具有记录存储功能的读卡器)附在ATM键盘上对消费者的卡号进行窃取,在ATM机上安装微型摄像装置对密码进行窥视。作者注:这段作案的具体手段是否不详细介绍?]办理业务时,用手遮挡输入的密码是防范密码被窃取的关键所在。如果见到在ATM机边上贴有一些小条子,比如什么紧急通知之类的,说机器坏了,让持卡人打某个电话或者提供密码信息,凡是有这样的情形,都要提高警惕。犯罪嫌疑人在ATM机上做手脚的情况很多,有的是把卡吞了,有的是告知需用某个电话提供卡的信息,还有的是把钱卡在ATM机里。这些都是犯罪嫌疑人为实施诈骗人为设置的圈套。
3、妥善保管好自己的银行卡。
在日常生活中,不要随意把自己的信用卡转借给他人使用,不要轻易泄漏自己银行卡的卡号包括有效期。持卡消费时,把银行卡交给商户收银员的时候,应该尽量让卡保持在自己的视线范围之内,同时要留意收银员刷卡的次数。从各地公安机关破获的此类相关案件看,许多犯罪分子盗取客户银行卡的资料,都是在持卡人交易过程中使用读码器进行的,除了正常的收银机之外,很多读码器都很小,甚至比录音机还要小,他们放在手里或者放在柜台下不易见到的地方,收银之后,很快地在他的读码器上刷一下,消费者卡上的资料就被窃走了,然后再复制消费者的银行卡,进行转账、提现、消费等犯罪活动。
4、妥善保存交易凭条。
每次交易后,应该妥善保存交易凭条,不要随意丢弃,特别是ATM机打印出来的凭条。在一些案件中,公安机关发现犯罪嫌疑人有通过拾捡消费者交易凭条获取银行卡卡号再进行密码破译伪造银行卡的现象。
5、加强对ATM机的监管与控制。
各银行应加强自助银行网点的监控及巡查,加强保安和工作人员的巡查频次,并根据易发案时段的规律特点,做好重点防范;对自助银行门禁系统进行改造,防止门禁系统被犯罪分子利用,并实时监视ATM机等自助设备的监控图像,防止犯罪嫌疑人在ATM机上作手脚,切实切断犯罪嫌疑人获取卡号、密码的途径,并在自助银行张贴宣传品,加强对银行卡用户的防范宣传,提高用户防范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