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生态环境发展低碳经济

16.11.2015  10:39

   保护生态环境发展低碳经济

  中共银川市委党校课题组

  刚刚召开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的战略位置,在《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中,第五点着重提到了“坚持绿色发展,着力改善环境”,就是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和全过程,协同推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和绿色化。 

  目前我国发展对资源环境的新压力与人民群众对改善生存环境的新要求之间矛盾空前。环境承载能力已达到或接近上限,培育发展节能环保等绿色产业,减少资源能源消耗和温室气体排放,向低碳经济转型,加快绿色发展,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历史性大趋势、大潮流。因此必须顺应人民群众对良好生态环境的期待,推动形成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新方式。 

  所谓低碳经济,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加快推进的中国,正处在能源需求快速增长阶段,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不可能停止;长期贫穷落后的中国,以全面小康为追求,致力于改善和提高13.6亿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带来能源消费的持续增长。“高碳”特征突出的“发展排放”,成为中国可持续发展的一大制约。怎样既确保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升,又不重复西方发达国家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谋发展的老路,是中国必须面对的难题。 

  针对这个问题,《建议》中明确指出“推动低碳循环发展。推进能源革命,加快能源技术创新,建设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纵观目前世界各发达经济体,都把发展低碳经济,把发展新能源、新的汽车动力、清洁能源、生物产业等作为走出国际金融危机新的增长点。奥巴马上任之后就在美国国内积极推动气候立法,令众议院通过了《清洁能源安全法案》(ACES)。欧盟提出斥巨资用于环保项目和相关就业,支持欧盟区的绿色产业,保持其在绿色技术领域的世界领先地位。日本则制定了"最优生产、最优消费、最少废弃"的经济发展战略。我国也对世界承诺,到2020年,我国单位GDP的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作为约束性指标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并制定相应的国内统计、监测、考核办法。因此,能源结构的调整、产业结构的调整以及技术的革新就成为未来一段时间我国经济发展重点问题。国家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扶植政策,以加快淘汰落后产能、遏制高耗能、高排放行业过快增长,推动重点领域节能减排。同时逐步在税收、财政等方面加大对低碳经济的支持力度。我国将通过转变增长方式、调整产业结构、落实节能减排目标,在发展和低碳中找到最佳的平衡点。

  另外,《建议》中还提到“推进交通运输低碳发展,实行公共交通优先,加强轨道交通建设,鼓励自行车等绿色出行”。这是我们建设美丽中国,发展低碳城市的又一重大举措。以丹麦为例,丹麦是“自行车王国”,首都哥本哈根,20世纪70年代街道也曾拥堵不堪,也面临过“要旧城风貌,还是要新式交通”的两难抉择。经过两次石油危机,丹麦痛下决心:弃车留城,保护古都。经过不懈的努力,哥本哈根现在是世界上唯一被国际自行车联盟授予“自行车城”的城市。全城到处是自行车租借点,只要交很少的钱就能取一辆自行车,骑到任何一个方便的租借点把车一放,取回押金,租金为零。光是哥本哈根的自行车租借点,就多达100多个。所有的公共场所,包括各级议会,都设置了自行车存车场。从20世纪80年代起,哥本哈根大力修建自行车道。如今全国数千公里自行车道,还专门修改法律,允许自行车上轮渡,上火车,上长途客车,使自行车在全国城乡畅行无阻。在政府的各种政策鼓励下,自行车成了全国人民的代步首选。到现在,丹麦是世界上人均自行车占有量最多的国家。在丹麦,提起交通人们首先想到的是自行车,其次才是地铁,再次才是公交,最后才是出租汽车和私家轿车。丹麦的税收很高,一个产业工人一个月工资的49%得用来交税,汽车消费税是汽车价格的1.5倍,油价很高,折合人民币每公升十多元钱,泊车既难且贵,而存自行车则不用交钱。因此在丹麦,许多政府官员、公司白领,都大大方方地穿西装打领带骑自行车。经常可以看到内阁部长、财团大亨、社会名流骑着自行车,在大街上疾驰而过。而在中国,城市里的人们无节制地使用私家车成了炫耀型消费生活的嗜好,将“现代化生活方式”含义片面理解为“更多地享受电气化、自动化提供的便利”,导致了日常生活越来越依赖于高能耗的动力技术系统,加剧了环境的破坏。因此,要想使生态环境质量得到总体改善,在低碳城市建设中必须从交通上下大力气,让人人在蓝天下呼吸。 

  低碳发展,有助于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有助于我国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以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低碳经济”已成为全球热点。低碳经济的争夺战,已在全球悄然打响。这对中国,是压力,也是挑战。低碳有利于人民的生活质量的提高,在一定程度上有解决了民生问题,有利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低碳经济是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同时也符合我国接与资源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我们要大力发展低碳经济,让我们的天更蓝,水更绿,我们的生活更美好。 

  (执笔:陈学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