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海堂:网络文学的痴迷者

09.01.2015  11:07

  曾听人讲,走向文学艺术的人来自两个极端。一类是生活极度幸福,从幸福中起步。另一类则是生活坎坷,在挫折中寻求心灵寄托。

  已过而立之年才开始提笔著文的余海堂属于后者。他的文学之路始于2008年,在某一个深夜,疲惫却无眠,他想要倾诉,不经意间拿起了笔,这一拿再也放不下。所有的郁闷和压抑,瞬间被化成笔端的文字,在不知疲倦的书写里渐渐消逝。

  现年42岁的余海堂,网名“新浪涌动”,系同心县农电服务中心职工。他爱好文学创作、历史文化、地方志研究,是宁夏民俗方言微电影《麦燕的亲事》主创团队成员。

  1991年参加工作后,他先后在县农电局下马关、窑山、田老庄等最偏僻、最贫困的乡镇供电所供职,爬杆、抄表、运检等户外工作一干就是10多年。在满眼萧瑟的枯黄里,山坡上那随风摇曳的芨芨草有时会让他刹那间泪眼迷蒙,对人生多了思考,对生活多了感恩。

  20年如一日读书的习惯,造就了他的厚积薄发。余海堂每天不读几小时的书就会睡不踏实。他生活俭朴但在书籍上舍得花钱,读书、买书、藏书乐此不疲。他在拮据的岁月里买过整套的《鲁迅全集》,添置过一套63本的《二十四史》,家中藏书几千册,6个书柜除了书还是书。许是岁月的沉积,许是阅历的增长,饱读诗文、日积月累的他,逐渐从单纯读书转到边读边写,对历史、人文、地方志均有涉猎,对文字甚至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久久沉淀之后的爆发犹如喷涌的火山,一发而不可收拾,他的写作类型和题材广泛,散文、小说、诗、赋、剧本、民间文学、地方志、曲艺快板、文艺评论无一不涉猎。去年10月,他的家庭被推荐入选首届全区“书香之家” 60个家庭之一。

  余海堂说,是网络文学改变和成就了他。他撰写完成了几万字的《脚下的历史》,通过同心网论坛平台发表,引起强烈反响。他负责管理同心网网络文学的创作,编辑、审核、发布原创文学作品。短短几年时间,他把所思所想一一化为笔端的涓涓细流,用惊人的毅力写下了上百万字,并且全部首发在同心网论坛和微信平台上,引起网友们广泛关注,受到如潮好评。在当今浮躁的社会里,心态平和的他常说:“网络文字是我的一种表达形式”。

  随着写作深入,他对文字的感悟不断深化。如浸透思念、怀旧之情的《爷爷的老家》《美丽的绣花鞋垫》,殷切怀念、沉痛悼念子弟兵的《旱塬的泪水冯建国》《献给同心警察海小平》,昂扬向上、大气磅礴的《生态移民赋》等文章先后被《朔方》《宁夏文艺家》《回乡文苑》等刊载。他亦曾策划30名写手接力创作《旱塬往事》,作品成为2009年中国回族网络文学创作中浓墨重彩的一笔。

  地方志历史文化作品亦是他的所爱。余海堂的地方志历史文化作品系列《雄关古道下马关之历史文化随笔》《旱塬名镇韦州之历史文化随笔》《百年预旺之历史文化随笔》《红色同心之历史文化随笔》《同心清真大寺》《同心永在红军万岁——宁夏同心的红色印迹》等先后发表在《宁夏史志》杂志上。这些,是对他渊博的历史文化知识及不俗写作的最好见证和认可,那些力透纸背的分析和阐述,准确翔实的记载和论证,让家乡人知道了自己出生、长大的地方,都经历了哪些历史沉浮,发生过哪些气势恢弘、激荡人心的故事,读后受益匪浅。

  网络文学道路甚为艰辛。同心县文联主席马剑龙说:“余海堂在网络文学艺术这个文学百花园里畅游,痴迷到了忘我境界。”

  记者了解到,余海堂是《同心县清真大寺》一书“红色同心”部分的撰稿人,参与了《同心情结》《同心民族团结故事集》《古韵同心》《金国正研究》等书籍的撰稿。他创作的民间文学作品《舍得》等也先后获奖。

  怀揣对文字的执著虔诚和对网络文学的痴迷,1月4日,余海堂说:“唯有网络文学能使我觉得更快乐,能慰藉我的心灵。”(记者 苏 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