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川市近5年10件实事里的民生脉络
4月15日,银川2015年为民办重点实事对外公布,在这10件实事中,一如既往地涵盖了教育、医疗、环保、交通、绿化等民生范畴,而盘点过往5年的10件实事,会发现其中连贯清晰的思路,那就是通过创新思维、分步实施、逐渐深入的方式,解决市民反映最为强烈、需求最为迫切的民生议题。
教育设施:最迫切的需求
在2015年的10件实事中,教育首当其冲成为“1号实事”,而在过往的10件实事中,不难发现教育一直是10件实事关注的重点目标。
2010年,在银川市为民办10件实事中,新建改造100个社区未成年人室外活动场所成为亮点。由于城市范围的逐渐扩大、城市人口的增多,因此未成年人活动场所的需求快速增长。而这直接决定了孩子们校园以外的教育工作,因此,100个社区未成年人室外活动场所,成为了很多孩子日常玩耍的安全场所。
到了2011年,城市人口进一步增加,尤其是外来人口的增多,直接导致学前教育机构的供不应求。在当年的10件实事中,建设12所幼儿园为很多家长解决了不少实际的问题。
解决日益增长的教育基础设施需求,这样的思路也在今后几年中不断延续,接下来的10件实事汇总:2012年为新建6所幼儿园;2013年,新(扩)建10所学校标准化操场;2014年,新建12所学校标准化操场。
城市交通:交通疏导+大公交
进入新世纪的第二个10年,银川市的机动车辆翻倍增长,目前机动车保有量已超过50万辆。但随之而来的,则是交通拥堵的加剧与公共交通短板的显现。同样,改变现有的局面也是市民最大的需求之一。而在为民办10件实事中,采用了疏导和大公交两种思路。
2010年的10件实事,市政府完成了改造完善市区10处路口和10条主干道交通管理设施,为交通疏导进行了初期的实践。
2011年,解决了市区16条巷道的照明问题;改造10条小街巷道路及供水管网,从城市道路毛细血管入手,打通了更多的交通空间。
2012年,提出优先发展城
市公共交通,包括建设停车场2座、公交首末站4座、购置大型公交运营车辆200辆,并新辟、加密、延时、优化公交线路30条,使每天上下班的市民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好处。
2013年,实施新华西街、湖滨西街向西延伸及跨唐徕渠桥建设工程,拓宽南薰街唐徕渠桥,改造南塘巷等10条街巷。
2014年,继续实施小街巷改造工程,对鼓楼北街等10条小街巷进行改造。同时,实施公交惠民工程,购置300辆公交车;实行公交IC卡打折,60~65岁老人乘坐公交车实行5折优惠,65岁以上(含65岁)老人免费乘坐公交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