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5年10件实事里的民生脉络

16.04.2015  12:48

   近5年10件实事里的民生脉络

  

修缮一新的兴庆区第六小学操场。  

 健康小屋方便群众就近就医。

      艾依河景观长廊成为市民休闲运动的好去处。

 

 

  昨日,银川2015年为民办重点实事对外公布,在这10件实事中,一如既往地涵盖了教育、医疗、环保、交通、绿化等民生范畴,而盘点过往5年的10件实事,会发现其中连贯清晰的思路,那就是通过创新思维、分步实施、逐渐深入的方式,解决市民反映最为强烈、需求最为迫切的民生议题。

   教育设施:最迫切的需求

  在2015年的10件实事中,教育首当其冲成为“1号实事”,而在过往的10件实事中,不难发现教育一直是10件实事关注的重点目标。 

  2010年,在银川市为民办10件实事中,新建改造100个社区未成年人室外活动场所成为亮点。由于城市范围的逐渐扩大、城市人口的增多,因此未成年人活动场所的需求快速增长。而这直接决定了孩子们校园以外的教育工作,因此,100个社区未成年人室外活动场所,成为了很多孩子日常玩耍的安全场所。 

  到了2011年,城市人口进一步增加,尤其是外来人口的增多,直接导致学前教育机构的供不应求。在当年的10件实事中,建设12所幼儿园为很多家长解决了不少实际的问题。 

  解决日益增长的教育基础设施需求,这样的思路也在今后几年中不断延续,接下来的10件实事汇总:2012年为新建6所幼儿园;2013年,新(扩)建10所学校标准化操场;2014年,新建12所学校标准化操场。

   城市交通:交通疏导+大公交

  进入新世纪的第二个10年,银川市的机动车辆翻倍增长,目前机动车保有量已超过50万辆。但随之而来的,则是交通拥堵的加剧与公共交通短板的显现。同样,改变现有的局面也是市民最大的需求之一。而在为民办10件实事中,采用了疏导和大公交两种思路。 

  2010年的10件实事,市政府完成了改造完善市区10处路口和10条主干道交通管理设施,为交通疏导进行了初期的实践。 

  2011年,解决了市区16条巷道的照明问题;改造10条小街巷道路及供水管网,从城市道路毛细血管入手,打通了更多的交通空间。 

  2012年,提出优先发展城

  市公共交通,包括建设停车场2座、公交首末站4座、购置大型公交运营车辆200辆,并新辟、加密、延时、优化公交线路30条,使每天上下班的市民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好处。 

  2013年,实施新华西街、湖滨西街向西延伸及跨唐徕渠桥建设工程,拓宽南薰街唐徕渠桥,改造南塘巷等10条街巷。 

  2014年,继续实施小街巷改造工程,对鼓楼北街等10条小街巷进行改造。同时,实施公交惠民工程,购置300辆公交车;实行公交IC卡打折,60~65岁老人乘坐公交车实行5折优惠,65岁以上(含65岁)老人免费乘坐公交车。

   城市治理:改善城市面貌

  城市治理是一个庞大的工作,包括环保治理、城中村、城边村等综合治理,这些往往是城市顽疾,难以根除,在近5年的为民办10件实事中,都会包括相关内容。 

  2010年,新建和改扩建城市公厕50座,这些最基本的基础设施,为提升城市品级提供了最细节的加分项。 

  2011年,综合整治老旧住宅小区20万平方米,对14个乡镇实施农村环境集中连片整治。 

  2012年,治理三区范围内200家餐饮娱乐企业油烟噪声扰民问题,针对性地解决油烟噪声扰民问题。 

  2013年,成立银川市公共体育设施维护服务中心,对100个城市社区、农村乡镇损坏的公共体育设施及时更换、维护。 

  2014年,实施城市段“龙须沟”综合治理工程,对四二干沟(城市段)和二排沟进行综合治理。同时实施老旧小区综合整治(棚户区)改造工程,对6个老旧小区进行综合整治。

  健康养老:小细节里看行动

  近5年的10件实事,都会涉及健康养老等问题,解决的都是非常实际的细节需求。从最基本的健康筛查,到普惠性的养老基础设施,都会针对当年的热点问题进行针对性的设置。 

  2010年,居家养老的概念开始逐渐被市民认同,而这也是解决老龄化社会的一个最大的工具。当年银川市资助1500名高龄老人居家养老,建立完善60个养老服务站并为10个社区和1000名贫困残疾人免费配发康复器材。此外,为5000名城乡困难家庭孕期妇女免费进行新生儿出生缺陷干预。 

  2011年,建设30所社区文化活动及养老服务场所。 

  2012年,投资建设25个标准化村卫生室,即在市辖三区的25个村部,新建面积为100平方米的标准化村卫生室。 

  2013年,建设33个标准化村卫生室,建设20所“健康小屋”及10个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为1万名10~12岁少年儿童开展牙齿“窝沟封闭”防治。免费为银川市城乡(含流动人口)孕期妇女实施优生筛查。 

  2014年,实施残疾人关爱工程,为全市万名贫困残疾人免费体检。

   菜篮子:永恒的话题

  关于物价,近5年来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物价增长压力较强的时候,银川市通过限价肉菜来解决问题,而在消除菜价中间环节时,银川又开始通过社区蔬菜店来解决,并为前者提供平台。 

  2011年,新建社区便民蔬菜直销店50个,直销店网络开始初步成型,并成为限价菜肉的发放点,并为减少蔬菜销售中间环节提供了平台。 

  2012年,开始建立肉菜流通全程追溯管理体系,即建设3家农产品综合批发市场、5家清真牛羊肉和猪肉机械化定点屠宰场、2家农贸市场、24个连锁超市直营门店、50个社区菜篮子直销店、1家集体伙食单位。 

  2013年,在兴庆区、金凤区、西夏区建设10个标准化菜市场。 

  2014年,开始实施物价稳控工程,推行蔬菜订单直销模式,新建或升级改造社区蔬菜直销店,增加肉、菜储备投放,向城市低保群众发放物价“补助卡”。

   记者  皇甫世俊/文  屈晓飞/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