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寻20年,“仙人摘豆”有了传承人

15.12.2015  09:21

“摘”得爱徒“豆”行不绝
苦寻20年,“仙人摘豆”有了传承人

  2011年,“仙人摘豆”收徒仪式在银川举行,杨国强在表演“仙人摘豆”。李国强(中)、王狂(右)成为杨国强的徒弟。(资料图片) 记者 周丽芳 摄 

   人物介绍:

  杨国强,75岁。自治区级非遗项目“魔术—仙人摘豆”唯一传承人。

  “仙人摘豆”属于中国杂技中奇幻类节目,由宋代的幻术“泥丸”衍化而成。“仙人摘豆”因道具简便易携带、内容引人入胜、表演火爆幽默,在民间十分流行,民国时更是盛极一时,曾成为个别江湖艺人的家传绝技,极少外传。一般是用2个碗、3个豆或5个豆来变,最多用5个碗、10个豆,名目繁多,有“一粒下种”“二龙戏珠”“三仙归洞”“五鸟归巢”等,变幻莫测。

   8岁跟随爷爷学艺

  一块台布上摆放着3颗豆、2只碗、一根魔术棍,这就是近景魔术——仙人摘豆的道具。道具看似简单,但表演起来却是一个体系、一套程序、一个思维过程,这些都需要功夫。魔术“仙人摘豆”在杂技行里叫“豆”,它与“剑”“丹”“环”合称为中国传统杂技四绝。“豆”起源于汉代百戏杂耍,宋代达到繁荣期。“豆”分民间传承和家族传承。

  我出生于河北省辛集市,年仅8岁时跟随爷爷杨怀林学习技艺。四五年后,爷爷去世,我只能靠自己摸索学习。我的“豆”最大的特点是将表演与说结合起来,让人一目了然。我用2只碗、3颗豆变来变去,表演干净利落,天衣无缝,令人眼花缭乱。

   能耍9颗豆

  “仙人摘豆”现今处境尴尬,会表演的人在全国凤毛麟角,在宁夏也只有一两人掌握,濒临失传。

  上世纪60年代,我将这门宝贵的艺术带到了宁夏,先后在贺兰文化馆、银川曲艺团(现为说唱艺术团)工作。我原本主攻山东快书和快板,魔术只是副业。但通过博采众家之长,如今,我的“豆”已形成独特的风格,其最大的特点是将表演与说结合起来,让人一目了然。

  “仙人摘豆”一般人只能玩转3颗豆,但我能耍9颗。1994年,我代表宁夏前往上海参加全国第一届魔术大赛,获得优秀奖。我的这门技艺让当时的世界魔术协会主席哈普·赫斯塔·特勒刮目相看。

   20年觅得俩徒弟

  我今年已75岁了,从50岁开始就一直在物色徒弟。我认为,找徒弟比找师傅还难。自古魔术就和赌博、作弊联系在一起,一旦泄露机密,被心术不正者掌握其秘诀,就会危害社会。再者,“仙人摘豆”虽然看起来很神奇,但有其规律和奥秘,轻易传给他人,对方明白了其中的秘诀广而告之后,则失去了魔术本身的魅力。因此,像这样的老手艺收弟子时“门很紧”,一要对方人品过硬,二要嘴严。

  李国强曾在银川市说唱艺术团工作过,因经常写快板,与我结识。2007年,李国强与非遗保护中心专家到我家普查,交谈中,我认为李国强不但懂艺术,而且对传统文化执著追求,他本人愿学、不张扬。因此,在经过两年考验后,我决定收其为徒。

  我的另一个徒弟是说唱团的曲艺演员王狂。

  拜师在传承中是一个重要环节,所以两人在学艺期间只能叫我老师,还不能叫师父。每到周末,我会来到李国强的办公室,将门关上,认真地教授技艺。

  2011年1月19日,“仙人摘豆”收徒仪式在银川举行。虽然仪式简单,却非常庄重。收徒仪式结束后,我从兜里掏出2颗红色玻璃球,为来宾表演了一段“仙人摘豆”,娴熟的动作令观众大饱眼福。

  为寻觅徒弟,我花费了20年,如今,终于在古稀之年实现了多年的夙愿。正式收徒,也就是责任的开始,我一定要真心实意、毫无保留地传授技艺。

   技艺传承尚需时日

  “仙人摘豆”这门手艺传承过程很难,李国强和王狂两位徒弟跟着我断断续续学习,加起来也就有3年时间,只能说熟练地掌握了这门手艺,但要练到出神入化的境地,则需要长期的钻研和练习。近几年,我身体不太好,再加上两人忙于工作,只能抽出业余时间教他们。

  学了一段时间,李、王二人只能比划比划,要达到演出水平还差得很远,因为这需要手法、情绪、节奏、表达等一系列功力到位。而且,学习这门技艺,悟性更重要。

  目前,俩徒弟所学技艺还不够精,不敢上台表演。要想不让这个项目失传,首先要给传承人一定的时间,在师父的直接指导下练习、传承。其次,还要有固定场所,及必要的专项资金,给他们创造一定的锻炼机会。(记者 陈秀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