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他乡”到“家乡”

30.06.2018  16:56

  6月28日上午,永宁县建设社区活动室像往常一样热闹。72岁的退休老人姜声达在活动室一角吹着葫芦丝,坐在旁边的几位“老伙计”认真倾听,不时送上鼓励的掌声。

  姜声达不仅多才多艺,还古道热肠。退休后,他热心帮助街坊邻居解决困难,积极参与社区活动。“社区里都是我们的朋友和亲人,大家遇到困难,怎么能不去帮一把?”姜声达说。

  1965年,姜声达和600多名知识青年一起,从浙江省杭州市来到永宁县插队。姜声达被分配到永宁县农场工作。“那时,这里还很荒凉,一年到头也看不到几片绿色。”姜声达的记忆慢慢回到了那个异常艰苦却充满温情的年代。

  从稚嫩的知识青年到独当一面的劳动者,姜声达迅速成长起来。“孤身一人在外,难免想家。但我很幸运,身边总有人在关心、帮助我,让我时刻感受着亲人般的温暖。”姜声达至今仍清晰记得,当年在农场条件艰苦,大家都住在土坯房里,冬天靠煤炉取暖,每到睡觉前,大伙儿总会提醒他开窗通风、注意燃煤安全。生活上缺少东西,总有人拿自家的“贴补”给他。

  1972年,经人介绍,姜声达与永宁县回族姑娘纳秀琴喜结连理。婚后,姜声达一直与岳父一家同住,两代人生活温馨幸福。每天下班,岳父、岳母总会做好可口饭菜等他回家;衣服旧了破了,岳父、岳母总会及时添置,生活上的照料和感情上的关怀,让姜声达倍感幸福。岳父、岳母一家都是回族,姜声达非常尊重他们的生活习俗,一家人相互理解、相互照顾,多年来其乐融融。与岳父、岳母一起生活的几十年里,姜声达用心赡养老人,从没跟老两口红过脸吵过架,直至老人去世。

  1984年,姜声达一家搬到建设社区居住。闲暇时间,邻里们下棋聊天,走家串户,关系融洽和睦。一到春节、端午等传统节日,各家更是热闹不已,互赠礼物、互相拜访,节日里的欢愉气氛总能让姜声达感觉到浓浓的“家味”。到了开斋节、古尔邦节等一些少数民族的节日,姜声达一家也会做可口的馓子、麻花等美食送给邻居们。

  如今,建设社区总人口已达10690人,其中回族、满族、藏族、土家族等7个少数民族共1473人,占辖区人口总数的13.8%。社区的活动丰富,秧歌队、秦腔班、合唱队等文娱队伍热闹红火,诗歌朗诵、厨艺比拼更拉近了社区居民间的距离。“都说生活好了,人与人之间会有距离感,但在这里生活了三十多年,我依旧感受着浓浓的亲情和友情,经久未变。”姜声达说。这些年,他有过很多次回浙江老家生活的机会,但思虑再三,还是决定留下来,“我在这里有亲人朋友,这片土地、这里的人,都与我有着深厚的情谊。”(记者 马 越)

宁夏:让职业技能培训惠及更多“三类”帮扶家庭
  新华网银川1月4日电(记者 谢建雯)记者近日从新华网
既要“面子新”又要“里子实” 大武口老旧小区改造暖民心
  “改造后,小区的路平了、灯亮了,家里暖和了,我们的心也暖和了。”近日,石嘴山市大武口区永欣园小区9号楼居民孙群告诉记者。2021年,大武口区投资1.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