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人大指出扶贫工作不足:扶贫产业基础薄弱 户籍管理不够规范

14.07.2019  12:50

  近日,宁夏回族自治区人大常委会组织执法检查组,先后赴同心、红寺堡、海原、西吉、原州等县区,走村入户抽查了15个贫困村、94户贫困家庭,对各地实施自治区农村扶贫开发条例情况和脱贫攻坚工作状况进行实地检查,提出了加强和改进扶贫工作的意见建议。

  执法检查组认为,自治区农村扶贫开发条例实施以来,稳定脱贫的基础依然薄弱,对标“两不愁三保障”,还存在不少问题和薄弱环节:一方面,一些脱贫群众的收入结构不尽合理,对政策性补贴收入依存度高,未能真正走上依靠产业实现稳定可持续发展之路,一旦脱离政策支持,随时都有返贫的风险;另一方面,扶贫产业大多仍以传统农业为主,种植业结构单一,有特色的规模小,有优势的链条短,有带动能力的数量少;一家一户分散养殖的多,市场拓展和深度加工不够。

  此外,执法检查中还发现,宁夏农村人口的户籍管理不够规范,同心、海原、原州、红寺堡等县(区)贫困家庭的户籍“重、假、错”等问题较为突出。一些贫困家庭为享受各项政策性补贴,人为分户、夫妻双户,致使单老户、双老户较多,且将养老义务推给政府,子女不主动尽责。一些移民村既存在有户无人的情况,也存在自发移民有人无户的情况,成了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盲点。此外,截至目前,原州区、西吉县、海原县尚有1452户5180人饮水安全不达标;全区仍有10320户建档立卡贫困户住在危房危窑中。

  对此,执法检查组提出四点建议: 一要注重共同性,着眼差异性,锁定兜底人群,坚持“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一户一策、精准到人。二要聚焦重点难点,补齐短板弱项。对标必须解决的收入、饮水、教育、健康、住房等方面存在的问题,逐村逐户逐人逐项进行核查,建立问题清单,拉条挂账整改。三要强化产业支撑,应立足当地自然资源禀赋,大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积极发展乡村旅游、农村电商等新产业新业态,通过入社入股、就业带动、结对帮扶等方式,建立稳定带动关系。四要建立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真正做到摘帽不摘责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帮扶、摘帽不摘监管,保持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 (记者 尚陵彬)

网络媒体宁夏行正式启动
    由中央网信办定于7月3日至9日在陕西、贵州商务之窗
多家媒体汇聚宁夏 聚焦脱贫攻坚
  东南网7月4日宁夏专电(本网特派记者 颜财斌)银川新闻网
决战脱贫攻坚!网络媒体宁夏行正式启动
  央广网银川7月4日消息(记者 母晨静)7月3日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