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扶贫,打开农民增收新通道

05.01.2016  09:22

宁南山区农民人均纯收入中,特色产业收入普遍占三分之一以上

  “从2013年开始,通过5户联保向信用社贷款3万元,俺家买了3头牛,现在发展到了9头,去年养牛收入3万多元。”1月4日,同心县下马关镇南安村村民吴晓天告诉记者,这几年他通过发展养殖业,生活面貌大变样。

  两年前,王军搬到南安村没多久,经过培训的他便被村上引荐到一家枸杞生产企业打工。时下,虽已进入冬闲,但王军再也不用四处打听,惦记着去外地找活干了。

  为加快移民群众脱贫步伐,同心县通过土地流转、招商引资、引进龙头企业、农户参与,发展枸杞产业。

  有了产业就意味着有了长远的收入,移民的心就会定下来。

  宁南山区作为宁夏扶贫攻坚的主战场,当地贫困群众的脱贫希望,恰在于发展产业。

  为立足当地资源,实现就地脱贫,宁夏始终把培育特色优势产业、增加农民收入,作为扶贫开发进程的重中之重。自治区党委、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普惠加特惠的扶持政策,大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并优化产业布局。

  现今,以草畜、马铃薯、冷凉蔬菜、苗木、中药材为主的区域优势特色产业基本成型,不同类型的设施农业竞相发展。纵观全区,马铃薯种植面积从62万亩发展到330万亩,“土豆豆”变成了“金豆豆”;肉牛饲养量从十几万头发展到100多万头,肉羊饲养量从100多万只发展到680万只;上百万亩硒砂瓜享誉全国,设施农业从无到有,发展到31万亩,冷凉蔬菜发展到42万亩。隆德县的中药材,西吉县、原州区的冷凉蔬菜,泾源县的苗木、肉牛,盐池县的滩羊,同心县的有机枸杞,彭阳县和海原县的草畜,红寺堡的酿酒葡萄等,已成为一张张县域特色产业的靓丽名片。

  同时,贫困地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构建逐步加快,通过实施“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贫困户”“龙头企业+基地+贫困户”等经营模式,在贫困户之间建立了紧密型的利益联结机制,提高了贫困户产业发展的参与度,大幅提高了贫困户的收入水平。

  “宁南山区农民人均纯收入中,来自特色优势产业的纯收入一般占到人均纯收入的三分之一以上,高的达到一半以上。”自治区扶贫办一位负责人说,时下,红树莓种植、光伏扶贫等已形成了新产业、新业态。(记者 李峰)

  

  来源: 宁夏日报

宁夏:让职业技能培训惠及更多“三类”帮扶家庭
  新华网银川1月4日电(记者 谢建雯)记者近日从新华网
既要“面子新”又要“里子实” 大武口老旧小区改造暖民心
  “改造后,小区的路平了、灯亮了,家里暖和了,我们的心也暖和了。”近日,石嘴山市大武口区永欣园小区9号楼居民孙群告诉记者。2021年,大武口区投资1.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