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福贵,良田镇移民村里的“垫钱支书”

22.08.2015  11:01

  村民给他起了一个外号,叫“垫钱支书”。为啥?因为有胆识的于福贵为了带领村民摘掉贫困的帽子,经常垫钱给村民搭温棚、买牛羊、种树苗……在他看来,为官者,服务百姓永远是第一位,带着大家一起过上富裕日子,才是最重要的。

  于福贵,移民村里的“垫钱支书

  

  于福贵(右)和园子村的村民研究“生态美丽回乡”的建设图纸。资料图片

  在良田镇,于福贵的外号不少——在镇领导眼里,他是“游击支书”,因为在各个村子里广受尊敬,工作能力又强,很多村子,只要出现问题,都会调他去“坐镇”,目前,他是同时身兼两村的村支书;而在村民眼里,于富贵是“垫钱支书”。为啥?因为有胆识的于福贵为了带领村民摘掉贫困的帽子,经常垫钱给村民搭温棚、买牛羊、种树苗、搞担保……时间长了,于福贵都搞不清,自己给村里到底垫了多少钱。

   身兼两村村支书,村民眼中的“镇村宝

  8月19日,当记者在金凤区良田镇“生态美丽回乡”指挥部见到52岁的于福贵时,这位黑瘦的汉子,正饱受头痛的折磨,“脑袋里起了个包,越来越大,没时间看。”于福贵说,有几次,他刚挂上号,电话就打来了,“今天早晨,还有几个村民为了拆迁补偿问题,闹着去上访哩”。 

  原来,自今年3月,除了于福贵所在的园子村,他临危受命又兼任良田镇另一个村——兴源村的村支书,在良田镇大建设的关键节点,两个村的村务,让于福贵连看病的时间,都难抽出来。 

  兴源村1800户,村民7000多人,在良田镇属于大移民村。去年,金凤区在良田镇启动了“生态美丽回乡”建设,将在3年内累计投入38.2亿元,将良田镇打造成回乡风情浓郁、建筑特色鲜明的“生态美丽回乡”。由于村民对“生态美丽回乡”政策不了解,不少人非常抵触,项目推进一度停滞。“上门做工作往往是‘热脸贴上冷屁股’,工作很难开展。可于书记来后,整个局面就打开了。”兴源村副主任马五宝告诉记者。 

  于福贵上任后带着村干部走家串户宣讲“生态美丽回乡”政策,帮村民解开思想疙瘩,明白政府、村集体、个人三者之间的利益关系。他几乎每天都是大清早出门,脚不停地奔走一天,连吃饭都赶不上正点,大晚上才拖着一身疲劳回家。有的村民白天有意躲避不见人,于福贵就带着村干部晚上候在家门口,直到见上面说上话为止。看到于福贵如此辛劳,不少村民态度转变了,有人还主动邀请他到家里坐。 

  就这样,于福贵和村委会一班人在村口、镇上、田间,见了村民就宣传,渐渐掌握了“生态美丽回乡”项目进展的主动权,截至8月中旬,已签订100多亩地的旧庄点征地协议。不少移民袒露心声:“说真话,要不是于书记的苦口婆心和真情实意,我怕到现在还转不过弯来。” 

  提起于福贵,马五宝满是疼惜:“于书记挨家挨户走访,耐心讲政策,真心交朋友,使我们的工作得到了大多数村民的理解和支持。尽管是兼任我们村的支书,可他从没有怠慢过这里的工作,每天都是在两个村之间来回跑。他是咱们的‘镇村之宝’。

   他先富起来,可是没忘了乡亲们

  跟于福贵一起走在村里,能明显感受到村民们对他的尊敬。年轻人都很礼貌地问候一声“书记好”,年长一些的,也会笑着向他打招呼。 

  人们毫不掩饰的敬意,来自于对自己生活变化的感激——现今去金凤区良田镇园子村,正是村如其名,绿树环绕,瓜果满园,楼房瓦亮;而曾经的园子村却空有美丽的名字,黄沙遮眼,尘土飞扬,村民们住的土坯房,点的煤油灯。这翻天覆地的变化背后,村民们说,感谢政府的政策,也感谢能人于福贵带着大家干出来了。 

  于福贵1993年从泾源县移民至园子村。在泾源县时,他就是个”不安分”的人,除了种地,他还在外跑运输,日子过得较富裕。初到园子村后,村里的现状让他陡升几分凉意,“到处都是沙土地,村里没水、没电,甚至连条像样的路都没有,一家五口人,只有4亩地,环境还不如俺老家哩。”于福贵说,“既然来了,咋办?条件再差日子也得过呀。”   

  于是,他凭着原有的家底,投资7万元承包了50亩沙包地开垦种植果园。经过两年努力,50亩果园初具规模,他又把眼晴盯到了工程上。就这样风风火火干了一年,挣了五六十万元。

  富裕起来的于福贵,看到村里人无论外出,还是下地种田都要经过的那座桥实在太破旧了,他担心“天天这样走下去,说不定哪天会断裂”,便自掏腰包把桥修好。至今提起那座桥,曾经的搭档董贵良感慨地说:“重新修好的桥可是当时俺们村最好走的一段路。”于福贵的行为,让村民感受到了他对这片贫瘠土地的热爱。1996年,全村人力荐他担任村支书。自此,于福贵在村民们的拥戴下,连任园子村村支书达18年之久。而令村民及他自己也没想到的是,自当上园子村的村支书后,他的钱,就成了村里的“公钱”,只要有人想干事,向于福贵开了口,基本都能拿到支持。借钱大方,于福贵却从不张口要债,有村民还了,也有村民没还钱,可下次开口,于福贵还是照借不误。

  园子村属于回族聚居村,由泾源县移民而来。1998年时全村近600户,人口不足3000人,人均纯收入仅700元。当年,政府大力推行温棚种植,可对移民来说,建温棚,手里没钱咋办?于福贵便对下定决心建温棚的移民说:“缺多少钱我帮你们垫,要是贷款我给你们担保。”就是这一句话,让园子村的温棚搭了起来。

  由于种植温棚收益好,2005年政府奖励于福贵和董贵良一万元。据董贵良回忆,于福贵一直认为路是村子发展的先决条件,拿到奖励后第一时间便把钱拿出来修路。他的真诚和实干也打动了村民,大伙纷纷出资赞助修路。“钱是凑了一些,可还有大窟窿,他就自己想办法到处借,最后给村里修了7条路,有20多公里哩。他这人脑子活,想法超前,按着他的办法来,总能成功,这是最让大家佩服的。”董贵良对自己昔日的搭档赞不绝口。

   出钱是授人以鱼,出点子才是授人以渔

  路修好了,村子打通了出去的路。于福贵思索,要改变村子贫穷落后的面貌,还得扔掉“等靠要”的思想。自己能把钱借给百姓,解决他们发展的第一步,可真正想要富起来,还需要致富的点子。于是,于福贵想方设法地推荐着自己的“点子”,而这些点子,让百姓尝足了甜头。

  园子村东西长2.5公里、南北宽9公里,全是沙包地。过去搭上全家劳力,一年一亩地也就收入三四百元。“俺当村支书可不是想让村里人过这种日子。”于福贵坦言——必须走集中流转土地这条路!于福贵挨家挨户做工作,从没人愿意,到如今园子村流转土地500亩。村民马全升流转了自家10亩地,每亩地一年租金净收8000多元,从3月到10月,他和老伴为企业打工每月有5000多元工资,钱袋子一下鼓起来了。

  37岁的村民汪洋向记者讲述,2007年,因为做沼气生意路过园子村,村部的发展态势和于福贵的工作理念,让他这个过路客有了扎根此地的想法。“当时想买5栋温棚,得3.6万元,可身上只有1万多,一度想放弃,但于书记支持我闯一闯。”在于福贵的帮助下,他不光买下了温棚,两年后又在镇上买了两间营业房,同时搞起了土地承包,如今还兼顾着建筑生意,开了合作社。9年时间,汪洋的交通工具从50元买的二手自行车,换成如今价值十几万元的轿车。在他看来,自己每一步发展的关键决策,都离不了于福贵的大力支持和帮助,“可以说没有于书记做后盾,就没有自己的今天”。

  汪洋的发家致富仅仅是园子村的一个缩影,用他的话说:“于书记每走一步都为老百姓着想。”在于福贵任村支书这些年,他总是千方百计拓宽移民增收渠道,想方设法增加移民经济收入。2004年,于福贵发现绿化树木需求量大,而且种植苗木即省肥省劳力收益还高,便说干就干,将自己的20亩地全部种了树苗。在他的带领下,村内种植户达80多家,又在他悉心指导下,种植品种由以前单一的杨树、柳树发展到现在的云杉、樟子松、油松等高级常青树,户均收益10万余元,规模和经济效益都得到了最大化提升。

   没私心有能力,捆住自己方便别人

  自于福贵任职以来,园子村无干群矛盾发生,无刑事犯罪,村两委班子成员大都连选连任。

  “于书记能力强是大家都能看到的,最让俺们敬佩的,是他没有一点私心。别看于书记学历不高,可无论对公对私,他对自己的要求都很高。他本身经济基础好,从不占老百姓便宜,只有老百姓占他便宜。”村民马凤花说出了村民的心声。在园子村移民心目中,于福贵就是主心骨和贴心人,谁家有困难,只要于书记知道了,一切困难都迎刃而解。

  “于支书经常帮助村里人,谁家遇到婚丧嫁娶的事情,急需用钱时,就找到于支书,他从不扫村民的面子。还有的村民若是建温棚、买牛羊什么的钱不够,于支书就先给这些人垫上,等他们什么时候有钱了,什么时候再还。”马凤花竖起了大拇指。

  任职18年,问于福贵借钱的村民已经数不过来,于福贵自己垫钱修路、修学校、慰问孤残老人的事也数不过来。“谁让咱是支书,又比他们富来着,总不能眼睁睁地看着村民遇到困难不管不问吧。”于福贵说。

  “俺爸做的这些事,都不敢给俺妈说,好多都是自己掏腰包。说实话,刚开始心里也不是滋味。给大伙干好事,咋还倒贴呢。时间久了,跟在他身边,俺们也知道,俺爸就是想让一村人都过上好日子。”于福贵的儿子于文强告诉记者。

  任村支书18年,于福贵一心为移民,做过的好事、善事不胜枚举。有人说他傻,他却说干事要对得起良心。他坚持的原则是不反对干部合理合法地挣钱,但绝不能以权谋私。村里的干部坦言,于福贵的做法是自己把自己给捆起来了,也把其他干部给限制住了。

  如今,园子村从过去的贫困村成了富裕村,全村人均纯收入已跃为良田镇的前列。即便有了成就,于福贵也只给自己打90分。“其实这些年来,我只做了两件事。带着大家伙一起致富,让所有人把园子村当成自己的家。”面对采访,于福贵更多的是淡然,在他看来,为官者,服务百姓永远是第一位,带着大家一起过上富裕日子,才是最重要的。   

  记者  党艳红  崔露  汪学香  詹思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