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惠民为百姓幸福加分——银川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纪实

19.06.2015  11:23

  文化惠民为百姓幸福加分

  ——银川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纪实

  

  第四届农民文化艺术节。

  

  城市街区自助图书馆。

  

  志愿者为盲人朗读美诗美文。

  口弦非遗传承人展示技艺。

  

  千人广场健身舞。

  

  

  

  青少年在农家书屋乐享读趣。

  记者  李阳阳/文

  文化是一座城市的魂。近年来,银川市以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为契机,坚持以基层为重点,全面加强基层文化阵地、文化队伍、文化活动和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建设,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不断推进群众文化活动常态化、体系化建设,着力打造“城市十分钟文化圈、农村十里文化圈”。随着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水平的提升,百姓的基本文化权益得以保障,幸福感指数也在不断攀升。 

  2013年,我市被国家文化部、财政部正式命名为首批国家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获奖励资金1200万元。

   “硬功夫”壮大“软实力”共享文化惠民红利

  站在银川市图书馆借阅机前,15岁的张云馨和同学说话的工夫,就把小说“”进了手机;贺兰县图书馆保安张克俭发现,两位家住景墨小区的夜班出租车司机,常常晚上九十点通过24小时图书借阅机借还书;虽然报纸下午2点后才能送达远离市区的农村,但兴庆区掌政镇政府保洁员梁燕娥的读报时间却提前到了早上9点,因为她是兴庆区掌政文化站街道中心图书馆的常客,电子阅报机、电子图书下载机等数字化阅读设备在这里一应俱全;家住西夏区燕宝社区50多岁的田大妈,步行10多分钟就到了社区文化活动室,她每天都到这里排练舞蹈,享受着“十五分钟文化圈”的惬意生活;双目失明的黄兆新,在银川市图书馆视障读者阅览室用上了电脑,用手“”到了书…… 

  张云馨、夜班出租车司机、梁燕娥、田大妈、黄兆新,这些生活在我们身边的普通人,他们都是文化惠民工程的“分红人”。近年来,为“织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升文化“软实力”,我市下了不少“硬功夫”,于是才有了这样一串数字:先后投入3亿多元,完善全市四级文化基础网络,新建市文化艺术馆和兴庆区、金凤区文化馆、图书馆等;每年300万元“以奖代补”县区公共文化发展;打造了25个示范性街道文化站、100个示范性农民文化大院、22个示范性街道图书馆;建立起市与三区图书馆总分馆项目,实现市与三区及部分街道图书通借通还;乡镇、街道文化站覆盖率达到98%,90%以上的村(社区)都配有标准的三室一广场,100%的乡镇街道和60%的社区建有标准的公共电子阅览室,农家书屋覆盖率100%;在宁夏女子监狱等单位新建共享工程基层服务示范点50个,在偏远自然村、社区、学校、企业、部队设立图书流通服务点100个;培育5个非遗传承基地、5个传承点。 

  从2012年初开始,银川市所有公共图书馆、美术馆、文化馆(站)全方位免费开放,公共空间设施场地及基本服务项目全部免费,市民可以无障碍、零门槛进入。然而,近年来,我市依托“智慧银川”建设,着力打造的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服务平台,则让开放走向更广阔的天地。我市经过3年的努力,已建成了银川市数字图书馆,搭建了以银川市图书馆为总馆、三区图书馆为分馆、22家街道图书馆和156个公共电子阅览室为服务点的全市公共图书馆总分馆服务体系,实现了图书通借通还,资源共享。也就是说,无论在哪个点上借还,都可以打破层级和地域限制,实现图书无阻碍流通。该体系的建立,其意义不仅限于盘活图书、资源最大化利用,更重要的是,通过多方位联动服务读者,有效解决了城乡文化均衡发展的问题。 

  如果说总分馆服务体系是借阅流程上的改变,让读者阅读更方便,那么,作为数字图书馆建设项目之一,并已面向公众公开使用的银川市图书馆市民学习中心平台和移动图书馆,则是通过阅读方式的转变让阅读更轻松。“市民学习中心平台,旨在向市民提供一个免费、开放、终身的学习教育平台。”银川市图书馆副馆长戴茜介绍,该平台现有30万册电子图书,10万集学术视频。持有银川市公共图书馆读者证的读者,均可远程访问海量数字资源,在线学习。平台可保存用户的学习记录,建立个人学习管理、学习监控记录,增强读者在线学习的互动性和积极性。 

  在贺兰县常信乡张亮村村民吴艳庆眼中,文化就是可以免费到图书馆看书,可以随时随地在各级文化站里查到、学习各种养殖技术,就是在家门口可以欣赏到自己喜欢的节目,就是把地里种的、家里用的、心里头想的,用坐唱说出来,用秧歌扭出来,用小品演出来。近年来,针对基层文化建设相对薄弱的现实,银川市坚持以政府为主导,按照“重心下移、基层优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在人力、物力、财力上向基层倾斜,推动更多的文化资源优先投向基层、更多的文化服务延伸到基层。在建设过程中,坚持资源整合,推行基层(农村和社区)文化设施“8个有”:有一个综合文化活动室或多功能室,有一个文化广场或室外活动场地,有一个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基层服务点或标准化的社区公共电子阅览室,有一个标准化的农家书屋或社区图书阅览室,有一名村(社区)文化管理员和一名文化辅导员,有一支12人以上的业余文艺团队,有一套规范的管理服务机制,有安排、总结、考核、档案资料。而吴艳庆所在的常信乡文化站,就是这样一个“8个有”基层文化站。

  品牌活动接地气得人心“点亮”群众生活

  “走咧走咧去宁夏,不等天亮就出发,想听尕妹唱的歌,想看贺兰山古岩画……”最近几个月,一首被称作“宁夏版”《小苹果》的《走咧走咧去宁夏》悄然流行于银川大街小巷的广场舞点。“我跳广场舞3年了,感觉自己越跳越年轻了,如果哪天不能跳了,反而觉得浑身不得劲。”60岁的张秀娟说,以前她最喜欢跳的都是《小苹果》《最炫民族风》,现在她更喜欢《走咧走咧去宁夏》,听着家乡风情的电子乐,手拿彩色绸扇跳起回族舞蹈动作,一招一式都是时尚的民族风。 

  银川市文化艺术馆培训辅导部业务干部马建平介绍说,我市从2011年开始推广广场舞民族健身舞,共创作了广场民族健身舞24套,举办6期培训班,培训出了200多名优秀学员,这些学员深入广场、农村、社区包片辅导,目前银川已有超10万人跳广场民族健身舞。值得一提的是,“回族纱巾舞”还跳到了全国,成为宁夏一张靓丽的名片。今年,该馆又特邀我区知名舞蹈编导和文化艺术馆专业干部共同创作了6套高品质的回族广场民族健身舞,目前已在三区两县一市的36个广场民族健身舞推广示范点推广。作为两届全市广场舞民族健身舞大赛的参与者,马建平深有感触地说:“不仅广场舞爱好者越来越多、越来越年轻,她们的舞蹈水平也越来越高。” 

  在我市打造的“天天品牌”里,除了“天天跳”的广场舞,还有数字电影“天天看”、广场文化“天天演”、百姓讲堂“周周讲”、“书香银川月月香”。我市坚持贴近群众,以满足群众经常性和多样性文化需求为导向,大力实施“踏歌起舞·幸福银川”12大系列群众文化工程,着力打造“天天”品牌,推进公共文化服务品牌化、常态化、体系化。以城镇9大标志性特色文化广场为主阵地,以连续举办10多届的“湖城之夏·广场文化季”活动品牌为载体,以玉皇阁文化广场为样板,做到月月有计划、周周有安排、天天有活动。相继推出了“相约星期五·曲艺乐翻天”、“相约星期六·百姓大舞台”、“周末梨园大戏台”等品牌。仅2012年,就举办广场演出1028场,直接参与及服务城乡各族群众200余万人(次)。与此同时,顺应银川时节转换、四季分明特色,整合打造“文化银川·花开四季”特色群众文化活动品牌,分别推出“凤城春潮·市民文化季、湖城之夏·广场文化季、回乡金秋·民族文化季、塞上冬韵·民俗文化季”四个各具特色的季节性文化主题篇章。在开展这些活动时,我市注重挖掘银川民族地域特色文化,大力扶持回族舞蹈、花儿戏曲、农民书画、小戏小品、民族器乐、非遗展演等民间传统艺术。 

  阅读能够滋养一个人的心灵,更能改变一座城的气质。从2013年5月起,我市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书香银川·银川书香”活动,引导市民将阅读作为自觉追求的常态化生活方式。9大类66项形式多样的活动将社会各阶层全部覆盖,如在机关、企事业单位干部职工中开展“好书伴我行”系列读书活动,开展“书香校园”“书香家庭”“书香达人”评比活动等。我市设立每月最后一个星期六为“银川读书日”,每年9月举办“银川阅读节”,然而,银川书香不仅是“”字当头,更是借着全民读书热,打造出了“”字品牌,培育出了“书香银川·百姓讲堂”、朔方人文大讲堂、图书漂流、农民工阅读接力、假日书展、中华经典诵读等品牌阅读活动。每个月最后一个周六,市民林芝都会到宁园参加“银川读书日”活动,或用旧书与他人交换,或在图书展销摊上买几本打折书,或走进银川市图书馆参与读书活动。“银川在去年9月设立阅读节后,阅读活动更深更广了,像去年我参加了名人名家读书讲座,还听到了虹云等名家的朗诵。”林芝说。 

  此外,我市还充分发挥示范区(项目)的辐射带动作用,重点围绕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内容建设,立足西北文化片区,坚持“请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精心策划实施西北地区秦腔票友邀请赛、文化馆群众文化交流演出联盟、西北地区非遗博览会等活动项目,提升服务能力,增强服务效果,推动区域内和区域间文化交流联动与融合。

  服务标准化均等化解基层文化之“

  标准化、均衡化,是构建现代公共服务体系的主攻方向。为实现这一目标,我市除借助技术手段,建立诸如图书馆总分馆的尝试外,还变“送文化”为“种文化”,采取了强力扶持民间文艺社团、多元化培育基层人才、保障弱势群体和特殊人群基本文化权益等一系列举措。 

  6月16日去金凤区良田镇慰问农民、24日到西夏区万达广场表演、25日在兴庆区玉皇阁广场演出……银川老年大学服饰舞蹈艺术团团长夏玉兰的演出安排表已满满当当。这个文艺团有团员48人,最大的75岁,平均年龄57岁,排演了服饰舞蹈《塞上湖城美》《茉莉花》,舞蹈《回族姑娘》《黄河水淌到山高头》等70多个节目,自2003年成立至今,共深入部队、厂矿、农村、社区,公益性演出600多场次。在服务他人的同时,团员们也自得其乐。70岁的团员楚桂英说,每次来排练,一切忧愁烦恼都忘了。而由于年龄增长体力不支而节目日渐减少的尹坤华,即便是没有自己节目的演出她也甘愿随团做后勤工作,因为舍不得离开艺术团。据了解,我市目前有500多个社团,而像这样的骨干团队也有130多支。 

  民间文艺团队的兴起离不开人才的储备和政策的鼓励。我市制定落实文化专业干部和社会文化骨干年度培训计划,市、县两级文化部门每年至少举办两期(不少于5天)专题培训班,镇(街道)、村(社区)基层文化专兼职人员参加集中培训时间每年不少于5天,市、县两级每年举办面向社会文艺骨干、各类文化爱好者文化艺术培训班100个班次,培训1万人次。 

  在贺兰县金贵镇雄英村15社,记者发现一处与众不同的院落:粉刷一新的院墙上彩绘着梅兰竹菊,不时有悠扬的板胡声从墙里传出。走进院内,空地全部硬化,房间内摆放着乐器、书架等,还设置了电影放映室及卡拉OK室。这是雄英村文化大院,每到农闲时,这里就成了村民的休闲娱乐天堂,看电影、唱歌、跳交谊舞,各有各的忙。无独有偶,兴庆区通贵乡通北文化大院也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简易球场、练舞室、农家书屋等一应俱全。与雄英村文化大院一样,这家文化大院不仅是村民的休闲地,还孕育出了活跃于基层的文化团队。在这两处文化大院,不难找出政府赠送的音响等设备和星级团队的奖牌。 

  据了解,为加大社会民间文艺团队扶持力度,我市推行社会民间文艺团队“星级化”目标管理机制,采取以奖代补方式给各团队配发服装、道具、乐器、摄像机等器材,从而调动他们创新发展的积极性,成为长年活跃在城乡社区、丰富基层文化生活的生力军。为解决农村、社区文化工作不专不足问题,我市坚持推行“1+1”,即建立实施一村(社区)一名文化管理员和一村(社区)一名文化辅导员制度。此外,我市还积极创新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模式,完善政府采购制度,优化公共文化资源配置。 

  而在标准化方面,一方面,加强示范点建设,推出了一部分公共文化服务先进典型,先后集中精力在全市打造了25个示范性乡镇(街道)文化站、100个示范性村(社区)文化活动室、100个示范性农民文化大院、80个示范性公共电子阅览室、50个示范性图书流通服务点、36个示范性广场民族健身舞推广点。另一方面,大力推行基层文化服务“3331”目标:即每村(社区)每两个月放映3场以上电影、每村(社区)每年看3场以上戏剧或文艺演出、每村(社区)每年组织3次以上群众文体活动、每村(社区)至少有1支特色群众文化活动队伍。“3331”为目标,目前全市51支放映队长年活跃在12个城市固定放映点及430个农村、农场放映点。以2013年为例,全年共放映890多场,观众达600万人(次)以上,优秀文化队伍开展“送戏下乡”演出1000多场次。 

  此外,为有效保障弱势群体和特殊人群的基本文化权益,全市专设社区少年儿童文体活动设施100处,新建老年文化活动中心60个,市县图书馆都设置有盲人阅读区,并将农民工文化服务纳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积极开展关爱农民工志愿服务活动,定期举办农民工文化艺术节、送文化进工地、农民工学电脑等活动。本版图片均由银川市文化新闻出版广电局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