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银川为民办十件实事出炉 老旧小区改造在列

15.04.2015  13:23
 

    银川市委、市政府为民办10件实事连续实施7年来,集中解决了一大批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有效改善了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促进了银川市经济社会的和谐健康发展,得到了群众的普遍认可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已成为银川市委、市政府关注民生、改善民生、保障民生的品牌工程。记者日前获悉,2015年银川市人民政府为民办10件实事已经市委、市政府研究,市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审议通过。

    10件实事的内容及责任分工如下:

    ■实施教育利民工程。在三区范围内续建中小学3所、幼儿园2所,新建中小学7所,加快发展宁夏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幼教集团,提升公有民办幼儿园办学质量,促进教育公平。实施单位:市代建局、市教育局、银川滨河新区管委会。

    ■实施健康惠民工程。支持市口腔医院建设,为其增加医疗设备,确保年底投入使用。建设4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3所社区卫生服务站、20个健康小屋,并配备基本医疗设备,方便居民群众就医。继续开展适龄儿童牙齿窝沟封闭和先天性心脏病儿童免费救治。为市紧急救援中心购置急救车4辆。实施单位:市卫生计生委、市财政局。

    ■实施老旧小区综合整治工程。改造老旧小区50万平方米,内容包括:外立面保温层、窗户节能改造、供热分户改造和热计量表安装、楼道照明及声光控开关、楼道粉刷、电网改造、暖网改造、排水改造、车位施划、监控安装、环境绿化、垃圾箱配置等。

    对金城巷、双瑞巷、北兴巷等10条小街巷和断头路进行改造,提升城市交通微循环能力。实施单位:三区政府、市住建局。

    ■实施园林绿化提升工程。新建和改造宝湖路、华雁湖、灵芝巷、唐徕小区等城市主要干道路、居民区和水系节点的10个小微公园(包括2个儿童公园),建设面积30公顷。对贺兰山路(亲水大街—京藏高速)两侧绿化分车带进行改造,道路全长8公里,绿化提升改造面积5.8公顷。实施单位:市林业局、市水务局、三区政府。

    ■实施公交便民工程。购置326辆公交车,新辟、优化、调整、加密、延时公交线路28条;强化公交服务功能,深化“亮牌评星争先锋”活动,提高司乘人员综合素质,为群众提供优质服务。实施单位:市交通局。

    ■实施扶弱助困工程。将三区城乡特困供养人员供养标准统一提高为年人均10000元。充分发挥居家养老服务站作用,建设“老饭桌”助餐点20个。实施单位:市民政局、市财政局、三区政府。

    ■实施养老保障提标工程。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每人每月增加25元,达到每人每月175元。实施单位:市人社局、市财政局、县(市)区政府。

    ■实施创业就业培训基地提升工程。加快银川创业大学建设,打造集创业环境研究、创业师资培养、创业能力培训、实训为一体的综合性基地。实施单位:银川滨河新区管委会、市人社局。

    ■实施交通秩序综合整治工程。进一步提升交通指示信号系统服务功能,严厉打击机动车乱停乱放交通违法行为。在老城区新建、扩建公共停车场10处,引导行政机关、事业单位向社会开放停车场地,缓解停车难问题。实施单位:市规划局、市公安交警分局、三区政府。

    ■实施空气质量专项治理工程。对市区内20蒸吨以上的20台燃煤锅炉除尘设施进行改造,对10个工业渣场、煤场进行综合整治,彻底拆除建成区内茶浴炉,年内淘汰黄标车,减少二氧化硫、烟尘及汽车尾气排放,提高市区空气质量。实施单位:市环保局、市住建局、市公安交警分局、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县(市)区政府。(记者 叶乐凯)

 

  来源: 银川日报

银川经开区转型升级促高质量发展
    抢抓“朝阳项目” 形成“二期现象” 新华网
银川让土地成为农民手中“活资产”
    建立农村产权流转交易服务体系 积极推新华网
银川市总工会启动“冬送温暖”活动
    为正在严寒气温下作业的职工送上慰问品,新华网
银川6家银行网点受理住房公积金业务
    从“入厅”办理变“出厅”办理 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