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困难农牧民撑起一片天
祁连县农事队新居。本报记者刘鹏摄
青海牧区是中国农村中的一个特殊区域,肩负着民族团结、生态安全和文化传承的重要任务。多年来,青海省扶贫部门结合实际,因地制宜,针对不同的人群采用不同的扶贫方式,给农牧民生活带来巨大变化。
●“农事队”的脱贫路
在海北藏族自治州有一个村落名词——农事队。这一特殊的队伍在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曾为中国第一颗原子弹、氢弹研制基地221厂提供后勤保障,同时也为当地畜牧业发展作出过积极贡献。
海北州祁连县阿柔乡日旭村是一个由汉族、藏族、回族、撒拉族等不同民族组成的村子,也是一个农事队的集体成员。王志山是这个村的一名普通村民,他的父亲当年就是从青海的东部农业区千里迢迢来到牧区,怀揣农业种植手艺的他们,在草原上安家落户,种植饲草料,喂养牛羊。后来,他们家乡的不少农民纷纷踏上这片土地,以先进的种植技术和经验,给当地的农牧业生产带来了曙光。
进入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随着221厂的搬迁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农事队逐步退出原来的服务领域,就地依靠有限的耕地、草场和牲畜生存发展。近些年,在实施农牧区建设项目时既没有按农村和农民对待,又没有按牧区和牧民对待,长期处于“两不靠”状态,成为青海牧区特殊的贫困群体。据海北州有关部门统计数据显示,农事队人均纯收入只有1762.92元,较全州农牧民人均纯收入相差5673元。
面对这一贫困现实,海北州州委常委集体赴贫困问题突出的农事队把脉“会诊”,从2014年年初开始,准备利用两年时间实施牧区农事队易地扶贫、推进产业发展、提升素质和社会保障建设等扶贫攻坚项目,将易地扶贫搬迁与危房改造或奖励性住房、城镇保障性住房等各类保障性住房项目有效衔接,采取易地搬迁,用在县城集中安置、分散安置,乡镇政府周边集中安置和公路沿线就近集中安置等方式,将部分农事队贫困群众有序易地搬迁。在这一思路的指引下,政府部门在加快建设农事队集中安置点水、电、路等相关基础配套项目,发展养殖业、种植业、餐饮业、商业的同时,加大后续产业发展。提高义务教育水平,加大农事队群众生活保障力度,确保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发展”。
祁连县央隆乡农事队成员扬永贵从牧场搬迁到县城后,在当地扶贫局的大力支持下筹措资金,开了一家小宾馆,利用当地独特的旅游资源,找到了发家致富的途径。与此同时,他还吸收剩余劳动力,带动了就业和发展。
“对于任何群体的扶贫,并不是简单的盖房、修路,要想取得长效,后续产业的发展是关键。”刚察县扶贫开发局局长索南太在采访中说。
●新模式扶贫结硕果
青海省扶贫工作在不断发展的同时,又提出了更高的标准——精准扶贫。着力实施干部驻村、教育培训工程、金融扶贫工程、易地扶贫工程、电商扶贫工程、旅游扶贫工程、光伏扶贫工程、致富带头人培训工程和龙头企业带动等十大扶贫工程,构建政府、市场、社会协同推进的大扶贫格局。
海云是海晏县哈勒景蒙古族乡哈勒景村的党支部书记。前些年,政府有很多扶贫项目,然而时间不久村民就把发到手的奶牛或者机械设备低价出手了。贫困这顶帽子,依旧没有摘去。如何让扶贫项目真正发挥它的作用,如何让村民有信心依靠政府的扶持富起来,如何更好地利用扶贫资金,将“撒花椒面”改变为“集中佐料”,是他常常思考的问题。
去年,海晏县作为青海省全省金融扶贫试点,率先开展了以金融扶贫资金带动地区发展的创新模式。海晏县将300万元金融扶贫资金在银行作质押,以1∶10的比例撬动银行贷款3000万元,切实解决了这两个村“要发展、想发展、没有钱”的困窘。
哈勒景村、新泉村得到300万元金融扶贫资金的青睐可不是凭运气,而是通过竞争发言、评审委员会评审等一路过关斩将,从11个产业扶贫示范村中“竞标”出来的。海晏县扶贫开发局局长苏子珍说,这样一来,不但实现了财政扶贫资金竞争性分配,增加了透明度,还提高了项目村的积极性和责任感,让群众知情、参与、监督。
据青海省扶贫局统计数据显示,“十二五”以来,青海省累计投入财政专项扶贫资金87.1亿元,是“十一五”的3倍。2014年,中央财政专项扶贫资金达到14.8亿元,年均增幅36%;省级财政扶贫资金达到6.57亿元,年均增幅689%。 (记者 刘鹏 通讯员 祁万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