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宁:“火”起来的“黄羊钱鞭”

26.12.2017  08:57

村民在练习“黄羊钱鞭”。新华社记者何晨阳 摄

              手握两端绑着红绿彩穗的塑料胶管,双脚跟着鼓点变换着十字步,眼神灵活地配合着身体的扭动……在冬日阳光明媚的午后,黄羊村村民闲下来就会聚在村部小院里“舞鞭弄棒”。

              乍一看,这阵势像极了风靡中国城乡的广场舞。不过,这支队伍却不是大妈“独领风骚”,其中不乏年轻男女。站在队伍正前方领舞的是一位大叔,只见他一边吹着口哨控制着节奏,一边不时地纠正其他人不规范的动作。

              “这可不是随便蹦蹦跳跳,步伐、身段、队形都是有套路的,手脚要协调,活动量也大,可不比下地干活轻松。”作为领舞者,刘加祥自然要比其他队员更卖力,十几分钟下来,额头上已渗出汗珠。

              黄羊村地处有着“中国枸杞之乡”之称的中宁县。而这项看起来既像体育又像舞蹈的文娱活动,名字就叫“黄羊钱鞭”,在当地已流传了几百年。如今,跟中宁枸杞一样,它的名气越来越大。

钱鞭“舞王

              58岁的村民刘加祥是名副其实的钱鞭“舞王”,也是这项自治区级非遗的第四代传承人。

              他告诉记者,关于钱鞭的文字记载并不多,主要是通过祖辈口口相传至今。据说这是起源于明朝游牧民族的一种牧羊舞,最早的形式是把铜钱拴在羊鞭的两端,舞鞭时能产生清脆的响声,后来这种形式也就作为庆祝丰收、祈求平安的“仪式“被流传下来。

              随着时代的发展,虽然“”作为放牧工具已逐渐退出历史舞台,但钱鞭舞以节奏明快、粗犷豪放、欢乐喜庆的风格一直在黄羊村一带广受欢迎,百姓也因此将其称为“黄羊钱鞭”。

走进校本课程

              从历史照片中,记者发现,即使是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黄羊村钱鞭队构成仍是以男性为主,装束也比较简单,身着中山装,头扎白毛巾,腰间系着绳。

              “在农业社会,男性主导社会生产,加上打钱鞭是力气活,所以先前这是属于男人的文化活动,可随着近些年越来越多男劳力进城务工,妇女们自然也就加入进来。”刘加祥说,打钱鞭已成为村民闲时或节庆期间的重要文化娱乐活动,上至七八十岁老人,下至五六岁孩童,人人都能舞得像模像样。

              “黄羊钱鞭”这项非遗为何能具有如此广泛的群众基础?原来,自上世纪七十年代开始,黄羊完全小学就开始开设钱鞭课程,老师手把手教学生打钱鞭,许多村民关于钱鞭的最初记忆都来自学校。

              不仅如此,2008年,中宁县还将“黄羊钱鞭”确立为中宁县第三中学的校本课程,并通过挖掘和整理历史资料编写了校本教材《钱鞭情韵》,其中包括历史渊源、道具、服饰、音乐风格、武打动作等系统内容。至今,已有近万名学生带着“黄羊钱鞭”文化走出校园。

              中宁县第三中学校长雍长青说,学校已成为这项非遗实现“活态传承”的最活跃阵地,它不仅形成了独特的校园文化,更把家乡的传统文化根植于青少年的记忆中。

创新和发展

              非遗的传承和保护离不开创新和发展。如今的“黄羊钱鞭”不仅在道具上进行了改良,如植物藤条长鞭换成了轻便耐用的PVC管,铜钱也被替换成了铁片,更重要的是在表演形式上也不断进行优化升级。

              “在传承经典动作的基础上,钱鞭融合了秧歌、腰鼓和现代舞的一些动作,套路已发展到龙门阵、蛇蜕皮、龙盘柱等十几种,这样不仅增添了表演的丰富性,也提升了观赏性。”刘加祥说,随着国家和地方对非遗投入力度的加大,这几年钱鞭舞还被配以专门的乐曲,搬上了舞台。

              “看今朝忆往昔,国家提倡搞非遗,‘黄羊钱鞭’有历史,不信咱就比一比……”这是刘加祥自编自演的一首名叫《打金鞭》的摇滚快板,其中包含了他和黄羊村村民们朴素的愿望,那就是让“黄羊钱鞭”“”下去,“”起来。(记者 赵 倩)

              稿件来源: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