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族史学理论新探索》出版

08.04.2016  19:33

【宁夏大学新闻中心讯 胡玥 实习生 蒲绒绒/文 龚旭峰/图】4月6日上午,由陈育宁教授主持,宁夏大学培养的6名民族史学理论专业博士生共同完成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民族史学理论新探索》出版座谈会在怀远校区西夏学研究院举行。这项成果也是宁夏大学中国少数民族史博士点民族史学理论专业方向毕业生对中国民族史学理论学习、研究的一个收获。

陈育宁教授从课题主要内容、创新之处及学术意义出发,对《中国民族史学理论新探索》课题项目进行了简要介绍。

据了解,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民族史学理论新探索》于2012年批准立项,2014年底按时结题,2015年通过全国社科规划办结项审核。课题对一些重大理论问题提出新的见解,纠正了目前学界及社会上对我国多民族历史认识上的错误观点。

课题在全面梳理我国民族史学理论研究的基础上,系统综合阐述了民族史学理论的主要问题和观点,为今天认识和处理民族问题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历史依据。课题注重吸收新观点、新理论、新内容,在疆域问题研究上,加强了关于海疆问题的探索,提出中国当前的海疆是中国古代海疆的延续和发展,是各族人民共同开辟、建设、保卫的结果。课题在民族理论范围上也有拓展与创新。在估价少数民族的历史作用时,提出在分裂时期少数民族所形成的局部统一实际上为国家大统一奠定了基础,西夏政权、辽政权、大理政权等就起到了这样的作用等。

在座谈会上,宁夏社会科学联合会主席杨占武从民族史学理论的现实意义出发,结合中阿博览会在融入“一带一路”缺乏理论指导和成熟完善的实践经验,对《中国民族史学理论新探索》进行了评价。他表示,该课题项目对我们认识民族关系和民族问题、“一带一路”建设具有现实意义。

自治区民委副主任丁克家认为,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实际发展中,民族地区经济发展落后,少数民族流动人口高达两千多万,要解决民族地区的稳定、团结、民生问题、流动人口问题,《中国民族史学理论新探索》的出版为这些问题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支持。

自治区发改委研究中心汪一鸣指出,《中国民族史学理论新探索》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它为中华民族团结实现伟大中国梦提供了理论依据,是民族史学研究的前沿,有重要学术价值。

“《中国民族史学理论新探索》是新的历史条件下对中国民族史学理论新的探索,对民族史学研究和学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具有学术价值、学科体系建设价值,让民族史学服务社会,为现实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宁夏社科院副院长刘天明说。

宁夏博物馆馆长李进增指出,《中国民族史学理论新探索》有理有据,立足高远。该成果客观评价了少数民族对中华民族的作用,对中国疆域的形成做了很好的梳理,对中国少数民族巩固中国边疆的独特作用给予充分体现。同时课题项目在研究过程中注重了对博士生的培养,对民族理论的进步、发展有不可估量的价值。

宁夏大学教授王银春认为,《中国民族史学理论新探索》进一步完善了民族史学理论学科体系;开创了民族史学的新领域,培养了一批具有创造力的青年学者;扩大了宁夏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学术影响,确立了宁夏历史学研究特别是民族史学研究在全国的地位,为宁夏的学术研究走向全国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他还建议加强现实重大理论问题、边疆和边疆治理问题、世界民族史和世界交往史等方面的研究,在世界史的视野下认识民族历史发展。

北方民族大学回族研究院院长丁明俊认为,《中国民族史学理论新探索》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将课题研究和人才培养结合的非常好。陈育宁教授长期从事民族研究,关注人才培养,他的理论研究对少数民族和中华民族关系有引导作用。

课题组代表谢海涛博士说,《中国民族史学理论新探索》是陈育宁教授将民族史学理论进行全面总结和创新探索的重要成果。课题组的6位博士生成员在参与这次国家级课题的研究工作中掌握了科学的研究方法,提升了研究能力,逐渐摸索形成了符合自身特点的研究方向,并取得一些成果。目前,已有5位博士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

校党委副书记赵利宁指出,该书的学术价值高,民族学理论成果对学术界参考的价值很大,对宁夏大学学术研究、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具有重要意义,为以后的学科建设奠定了重要的基础。“十三五”期间宁夏大学的发展目标是建设“西部一流大学”,学校从学科切入、以学科为龙头推动西部一流大学建设,在人文社科建设上从民族学入手,将民族特色和向西开放的国家重要战略需求相结合。此次研讨的《中国民族史学理论新探索》切合了宁夏大学一流学科建设和“西部一流大学”建设,该成果对宁夏大学确定的民族学重点学科建设做出了重大的贡献,也增强了宁夏大学将该学科建设成为在西部乃至全国有重大影响、高水平学科的信心。通过此次座谈也为宁夏大学的学科建设树立了楷模,为如何找准优势、特色,重点搞好一个学科的建设提供了研究案例。赵利宁强调,相关学院要结合该案例研究怎样做好学科规划,要借鉴陈育宁教授编书的过程,将科研教学和人才培养相融合。科研选题方向要从学术和现实需求出发。赵利宁还希望将《中国民族史学理论新探索》一书作为本科生重要的学习书目,让学术成果发挥作用,将科研成果转化到实际应用中。

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光明日报社、新华社宁夏分社相关负责人、博士生代表也先后发言。

西夏学研究院院长杜建录主持了会议,学校相关部门负责人和专家学者参加了座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