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银陀:云端上“望闻问切”

21.02.2018  10:02

  “我是银陀,请问你有什么需要帮助的?

  “咳嗽很久了,吃药效果不大,我这是怎么了?

  “胸闷吗?气喘吗?

  ……

  近日,记者来到位于银川滨河新区的“丝绸之路(宁夏)生命谷”,见到刚刚面世的中医机器人“银陀”。银陀与记者对话、互动,为记者问诊、开方,俨然一位老中医。

  银陀,寓意“银川的华佗”,是丝绸之路(宁夏)生命谷内的宁夏生物医学技术院士工作站专家团队研发的智能中医。

  传统中医的心法绝活,在于望闻问切、四诊参合、君臣佐使、构思方剂的任运自如,千百年来通过“师传徒、父传子”一脉相传,银陀真的能得其心髓吗?

  “让中医药这座博大而神秘的宝库,在信息化时代得到创新性传承,正是我们研发银陀的初心所在。”院士工作站高级研究员刘海鹰博士介绍,银陀集成了机器人、现代尖端传感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整合、存贮了大量“名老中医”实践经验信息,能够运用云计算模式对患者进行智能诊断,未来在辅助医生看病时甚至可达到国医大师水平。

  国医大师、成都中医药大学教授刘敏如就将毕生功夫“”给了银陀。刘敏如从事中医药研究和教学60年,作为银陀项目的导师,她将自己的诊疗思想、辨证逻辑、处方经验以及积累的大量中医临床病例变成大数据,汇入银陀的“大脑”。院士工作站站长华子昂博士在生物信息学领域有高深造诣,作为银陀项目的总设计师,创立了银陀的理论基础、数学算法和计算模型。

  集传统中医药文化和现代尖端科学于一身的银陀,从“孕育”到“呱呱落地”,仅仅用了一年时间。

  2017年2月,丝绸之路(宁夏)生命谷启动中医机器人项目。一年来,项目执行人刘海鹰带领团队夜以继日攻关,很少过周末,他笑道:“一年只去过银川市区3次,还是办理公务。

  2月14日,滨河新区横城小镇弥漫着浓浓的年味儿。忙碌的刘海鹰从这里启程前往美国,他将利用春节假期回到曾经学习和工作过的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和哈佛大学医学院,了解生物传感器和超级计算等尖端技术,为银陀的迭代升级做技术准备。他介绍,“银陀”项目还致力于推动中医药实践的规范化、标准化、现代化,最终将走向国际化。

  “推动中医药走向世界,应着力于打通中西医沟通的壁垒。”刘海鹰认为,西医是一门高度量化的实验学科,一旦中医量化能够实现,让中医临床的个案研究上升到基于数据证据的医学研究,将有力推进中医药现代化。他说:“成为中西医结合的桥梁,是银陀项目的努力方向。” (记者 刘建华 凌 雁 王 溦 张 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