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山,回眸贫寒成过往

21.08.2020  11:30

  东山,曾是固原市原州区极度贫困地区,涵盖河川、官厅、寨科、炭山等乡镇。

  近日,记者走进东山,但见“牛村”“羊村”“产业特色村”越来越多,脱贫故事已成过去,致富故事正在延续。

  东山,家家户户笑开颜。

  南坪村过上了好日子

  “我今年84岁了,光阴好得很!”炭山乡南坪村村民马汉发说,“住上了新房子,吃上了自来水,大路又宽又平,不愁吃不愁穿。

  南坪村曾是东山最为偏僻、贫困的乡村之一。

  “那时候极度缺水。”马汉发回忆,吃水要到几十公里外拉水,下雨天把盆盆罐罐摆到院子里接雨水,才能收集一点淡水,平日里吃的都是苦水。

  2014年,村民白凤龙家被界定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后,用金融扶贫贷款饲养安格斯。目前,他家养殖安格斯牛30余头,还盖起了500平方米的牛棚。

  “这几年,我们享受到了各种各样的好政策,只要想发展想脱贫,就会有人帮扶,有政策帮扶。”白凤龙说,“只要有地方盖牛棚,我还想继续扩大规模。

  “现在家家户户都养牛羊,都想扩大养殖规模。我们村在山区,能用的地方都盖了牛棚羊圈。”村干部告诉记者,以前缺牛羊,现在缺土地,“极贫极苦的南坪村脱贫了,我们过上了好日子。

  航拍南坪村,在无人机宽广的视野下,夹在两山之间的一大片村落,除了崭新亮堂的民居,连片的庄稼,再就是牛棚、羊圈、光伏发电引人注目。

  蔡川村成功脱贫销号

  蔡川村是寨科乡最贫困的村庄之一。2008年,全村只有170头牛,村民忙碌一整年仅够糊口。

  种粮没收成、打工没收入、产业没着落,很多家庭只有一头牛,耕地时需要两家拼凑成两头牛才行,耕完你家耕我家,一没草二没畜,发展产业无从谈起。

  原州区探索“产业引领+能人带动+金融帮扶”的新型金融扶贫模式,产业引领是支柱、能人带动是导向、金融帮扶是保障的“蔡川模式”,解决了村民发展产业的资金难题。

  住房难、饮水难、交通难、资金难……一系列难题随着脱贫攻坚的春风一一破解,蔡川村迎来了新生。

  “依靠5万元金融扶贫贷款,我建牛棚买牛犊发展养殖业,现在有2个标准化牛棚,存栏10头牛。”建档立卡贫困户杨志科告诉记者,如今他家年收入5万多元。

  目前,蔡川村牛存栏3265头,是2008年的19.2倍。人均纯收入已由2008年的2667元增至11164元,是2008年的4.18倍。全村小轿车拥有量达200辆,大、小型货车30辆,农用车户均1辆。 

  2016年,蔡川村成功脱贫销号。

  海坪村户户有汽车

  河川乡海坪村,2012年人均纯收入不到3700元,年轻人纷纷外出务工,村里常住户减至227户。

  原州区以“党支部+合作社+致富带头人+农户”的形式,从大力发展肉牛养殖业入手,为村民勾勒脱贫致富蓝图。

  机修农田项目使6000亩陡坡地变梯田,金融扶贫助力农户发展产业,产业扶持发展壮大集体经济……一剂剂良方为海坪村补足了元气,提升了中气,更激励了村民们脱贫致富的志气。

  2014年,建档立卡贫困户马宪省获得金融扶贫贷款5万元,种植青储玉米、养殖安格斯牛。目前,他家种植玉米50多亩,养殖安格斯牛20多头,年收入10多万元。

  “现在,海坪村肉牛饲养量达2650头,常住户户均达11头,羊存栏3000只,种植玉米4600亩,有圈棚289栋,草畜产业占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65%。除了兜底户,家家户户都有车。”海坪村党支部书记海龙说。

  阳洼村有了主导产业

  官厅镇阳洼村,是远近闻名的“牛村”。

  2014年起,原州区为阳洼村规划以草畜产业为主的脱贫路径,一年之内,全村新盖牛棚130座。2015年,全村新盖牛棚110座……各项扶贫配套政策和资金,源源不断注入阳洼村。

  “家里养了18头牛,前不久3头牛卖了7万元。”村民买有生说。

  “以前养五六头牛算是多的,现在谁家养十几头牛都算少的。”村党支部书记马智应说,2020年,阳洼村187户村民共养牛2640多头,60余户村民养羊4000余只,养殖业成为阳洼村的主导产业。

  行走东山,是一幅幅产业兴旺、乡村振兴的幸福图景,见到的是一张张心怀满意、志在奋进的灿烂笑容,听到的是一个个励志、生动的脱贫故事。

  东山,正在书写新传奇。(记者 丁建峰)

宁夏:让职业技能培训惠及更多“三类”帮扶家庭
  新华网银川1月4日电(记者 谢建雯)记者近日从新华网
既要“面子新”又要“里子实” 大武口老旧小区改造暖民心
  “改造后,小区的路平了、灯亮了,家里暖和了,我们的心也暖和了。”近日,石嘴山市大武口区永欣园小区9号楼居民孙群告诉记者。2021年,大武口区投资1.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