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近4万名干部下基层听民声解民忧得实效

01.07.2015  11:09

  2012年3月,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部署开展“下基层、帮发展、解民忧、促发展”活动,拉开了全区3.9万名党政机关干部下基层的序幕。

  从过去干部下乡“动嘴”到现在干部下乡“动手”,从往来一阵风到同吃一桌饭、同坐一条凳、同住一间屋,3年时间,干部与百姓之间熟络如家人;千个日夜,在下基层干部的助力下,一个个村庄无论从村容村貌还是经济实力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百姓笑了!

  解决百姓家门口的困难

  老百姓家门口的困难,事都不大,但百姓能直接受益。

  6月29日,永宁县敬老院里70岁老人王世新牵着老伴,在院里散步。

  王世新向记者感叹:“苦了一辈子,终于能享福了!”家住永宁望洪镇南方村的王世新命运坎坷,老伴和两个孩子都是智障人士,十分贫困。尤其是近几年,王世新年龄越来越大,已经无法照顾三位亲人。不懂政策,不知该找谁,他只能走一步看一步。

  自治区人大下基层干部到村后,和村干部一起到了王世新家。“我们看到他确实困难,联系了相关部门,让一家四口住进了敬老院。”自治区人大常委会选举任免委员会副主任杨振义说。

  自治区人大干部还帮南方村配齐了垃圾桶、污水处理等基本设施,更换了垃圾清运车的电瓶,帮助解决了垃圾清运问题,短短时间内,南方村有了新气象。“这些琐碎的事,对一个村来说就是大事,做好了就能让村民生活有大的改观。”杨振义感叹。

  银川市水务局干部任卫东到贺兰县立岗镇下基层后,做了他职业生涯中迄今为止最小的一个项目的设计图。因之前设计存在问题,永兴村的水渠末端的2000多亩地往往淌不上水,成为村民的心病。“这样的项目属于大项目里的扫尾工程,很难争取专门的资金解决。”村党支部书记王锋说。银川市水务局下基层干部来了后,立即行动起来,两天完成实地勘测,不到1个月画好设计图,随后施工。“今年我们全村的土地都淌上水啦!”王锋笑着说。

  “下基层”活动伊始,自治区就要求,下农村的干部,要做到家庭农场、最贫困户、留守老人、孤寡老人和离任村干部“五必访”;下社区的干部,要担任网格员助理,与网格员一同走访入户,做到特殊人群和贫困家庭必访。对群众反映的问题,凡是应该解决且能够解决的,应立说立行、当场解决;应该解决但立即解决不了的,把问题带回来,会同有关部门认真研究、尽快解决。

宁夏:让职业技能培训惠及更多“三类”帮扶家庭
  新华网银川1月4日电(记者 谢建雯)记者近日从新华网
既要“面子新”又要“里子实” 大武口老旧小区改造暖民心
  “改造后,小区的路平了、灯亮了,家里暖和了,我们的心也暖和了。”近日,石嘴山市大武口区永欣园小区9号楼居民孙群告诉记者。2021年,大武口区投资1.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