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碗饭变“杂”了 一袋粮变多了

18.10.2020  00:10

  10月16日,银川市光明广场,由自治区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农业农村厅、教育厅、科技厅、妇联等单位联合主办的世界粮食日和粮食安全宣传周活动正在进行:图文结合的展板、声情并茂的音频,介绍世界粮食安全问题,政府职能部门发放宣传资料和宣传品,质检部门指导市民分辨劣质粮油,粮食加工企业参与产品推广……

  这种传统的宣传手段中隐藏着一种爱粮节粮新风尚:粮食加工向精深、高效利用转型,粮食消费向健康绿色升级。

  爱惜粮食从不挑“精细白”开始

  近年来,随着消费升级和人们饮食结构的变化,“一碗饭”的内容正在悄然发生改变:主食要粗细粮搭配,糙米、二米饭、全麦面包等,也在人们的餐桌上取得一席之地。在“吃得好”的基础上,人们为了追求合理饮食和健康身体,纷纷摒弃了油腻、重口味食物,转向低热量、低脂、低糖、高纤维的食物。

  乔阿姨是陕北人,从小吃五谷杂粮长大,因此,退休后掌管家庭膳食结构的调整,虽然热衷于粗粮的制作和推广,但始终不得要领,口感欠佳。

  她特地来到宁夏山逗子杂粮绿色食品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展台前咨询。

  “为什么我做的燕麦糅不筋道?

  销售经理陈彦虎解释说:“你要加一些白面,通常是一碗燕麦掺大半碗白面。

  实际上,供需两端都在发力。自治区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粮食储备处负责人蔡新国告诉记者,宁夏今年谷子每公斤价格比去年高0.8元,试种的“张八谷”产量效益都不错,有继续扩大的态势。杂粮需求量旺盛,几家大型的杂粮生产企业提早与种植基地对接收购。“人们热爱杂粮从侧面反映了健康、节约、简单的饮食理念,正在成为生活新风尚。

  陈彦虎告诉记者,目前杂粮消费群体集中在中老年人群。为了将年轻消费群体的注意力从膨胀速食中转移,企业将产品配比成型,包装规格做小,且经过特殊工艺处理,能快速简单处理,以期年轻人能尝试吃杂粮。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

  消费在升级,粮食加工也紧跟高质量发展的脚步,加工企业纷纷依靠科技创新、技术升级,在粮食未利用、被丢弃上下功夫,促进粮食产品走向多元化供给。

  宁夏昊鑫现代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苟金鸿拿起一款自热米饭告诉记者,在大米生产过程中会产生3%的碎米,以前只能当饲料出售,每公斤1.6元;现在我们将它与成品米、胚芽米按照比例粉碎在成型米粒中,每吨产值达9600元,而米饭的口感和营养都没有改变。

  近年来,在“优质粮食工程”带动下,宁夏一大批粮食加工企业自觉采用多级轻碾低温技术,减少加工环节抛光次数,提高副产品综合利用水平,实现节粮减损、效益增值双赢。有些龙头企业还与国家级科研院所签订技术合作协议,研究开发节粮减损新技术,为促进宁夏节粮减损、反对浪费提供科技支撑。

  “吃干榨净”的加工新理念在企业中形成共识。宁夏塞外香食品有限公司9月通过技术改造,提高了小麦的剥刮率,使出粉率提升了3%,同样产量一年可以节约1000吨小麦。同时,改造后的大米生产线出米率提高了2%,减少了碎米量,而碎米又可制作成谷物饮料。

  记者在广玉面粉有限公司的展台前看到一包产品,其状如谷大小,薄如蝉翼,抢购者众多。

  “这是什么?怎么吃?”有市民问。

  “小麦胚芽。可以倒入热牛奶、豆浆、稀饭里,或者拌蔬菜沙拉。”销售经理徐婷婷边答疑边告诉记者,每300吨麦子,只能产100斤左右的小麦胚芽,营养价值丰富。

  “前些年,它只能打入粮食边角料里,当成饲料卖,只有每公斤几角钱。今年8月进行工艺改革之后,才能分离出来,据了解目前市场价每公斤60元至80元。”徐婷婷说。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今天,全社会都在树立节约意识、养成节约习惯。也在通过一碗饭、一袋粮的加工消费升级,从供需两端激发新的增长点。(记者 裴云云)

宁夏:让职业技能培训惠及更多“三类”帮扶家庭
  新华网银川1月4日电(记者 谢建雯)记者近日从新华网
既要“面子新”又要“里子实” 大武口老旧小区改造暖民心
  “改造后,小区的路平了、灯亮了,家里暖和了,我们的心也暖和了。”近日,石嘴山市大武口区永欣园小区9号楼居民孙群告诉记者。2021年,大武口区投资1.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