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根网线”能抵达多远?
宁夏代表团热议“互联网+”
“互联网+”时代,每个人都能站在风口,御风飞翔。一根网线,或许能让天堑变通途。
连日来,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关于“互联网+”的表述,引发宁夏代表团代表的热议。大家期盼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一根网线”能激活宁夏创新发展的“末梢神经”,为宁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插上腾飞的“翅膀”。
“互联网+教育”:让屏幕上的老师不再“卡壳”
“发展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政府工作报告中关于推进教育公平和“互联网+”的相关内容,引发了来自教育界的马恒燕代表的思考:“当前,教育发展不公平的根源在于资源分配不均,用一根网线一定程度上能填补这个鸿沟。”
马恒燕认为,教育现代化不仅是基础设施的现代化,更应该帮助贫困地区学校提升“软实力”。“西部地区很多学校软件跟不上,网上办公很不方便。在一些农村学校,由于网络不畅通,导致远程教育课程使用率特别低。在一些偏远地区,远程教育设备几乎成了‘摆设’。”马恒燕说,有一次,银川市第二十一小学和中宁县宽口井希望小学进行在线互动,通过在线课程同步授课,宽口井希望小学的网速仅有20兆,常常是这边的教师已经讲完了一个知识点,那边却因为网络“卡壳”还没有听到。
马恒燕表示,银川市第二十一小学在教学过程中经常要用到备课服务系统、在线课堂、视频会议,需要网络连接校级之间、家庭和学校之间的交流沟通。但目前学校接入的宽带网只有100兆,宽带费用年支出为7万元,如果调至500兆网速,这部分费用就增至36万元,这对一个小学来说是一笔不小的开支。“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今年要加大网络提速降费力度,取消流量漫游费,能不能对学校使用宽带网的相关开支也给予优惠?”
“互联网+医疗”:打通远程就医的“任督二脉”
不出远门就能看上名医,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三甲”医院的服务……近年来,宁夏各级医疗机构通过“远程诊疗”满足基层群众“看好病”的需求,让群众看病越来越便利。这些,只是“互联网+医疗”的冰山一角。
“医疗信息技术的互联互通已成大势所趋。目前最大的问题是,东西部地区医疗卫生数据信息化发展差距较大,数据信息不能共享。”杨玉经代表说。
“以吴忠为例,我们已经和北京友谊医院、宣武医院及上海、西安、福建的17家知名医院建立战略合作关系,组建了医联体,但构建现代化医疗服务体系,还需要大数据添把‘火’。”喜清江代表说,尽管现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都配备了电脑,但医疗信息系统建设仍比较分散,在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机构建立的电子健康档案、家庭医生签约等服务信息无法与县级以上系统实现数据共享,县级医院的电子病历,市级医院无法使用,各级医疗机构间的医疗信息也互不联通。
杨玉经建议,建立国家健康医疗大数据中心,通过搭建自上而下的医疗卫生数据共享平台,从技术、管理、应用层面打通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部门、区域之间的信息壁垒,实现信息共享,形成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模式。
大数据产业:如何共享还是一道“难题”
“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加快政府信息系统的互联互通,打通信息孤岛,当前我们面临的难题是如何实现数据共享。”万新恒代表说。
近年来,宁夏坚持把发展云计算、大数据产业作为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举措,积极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建设,加快推进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云计算、大数据产业呈现聚集发展的良好态势。
目前,中卫市已建成了国内率先采用全自然风冷技术、模块化定制、超大规模部署云计算中心。亚马逊AWS、奇虎360、大河网等国内外云计算龙头企业已入驻宁夏中关村科技产业园。中国移动、中国联通、阿里巴巴、京东、美团等一批互联网“大亨”的云制造、云服务、云应用项目也相继落户中卫。
“当前,我们正与人民网、工信部探索建立大数据共享改革试验区,希望为国家数字治理与现代化探索经验。”万新恒说。(记者 尚陵彬 李东梅 马晓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