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好消息

16.04.2015  11:58
            今日读报,看到一条好消息——固原回收地膜超八成。想起14个月前写的短文,一并贴上,冀引起各方重视,在构筑当前政绩的同时,多为子孙后代着想,做一个有眼光的“过客”……(王庆同    2015.4.15)
功德政绩:回收地膜 乙丁


            2月4日《宁夏日报》报道说,我区今年将集中开展农用残膜清理整治活动,全面打响治理“白色污染”攻坚战。报道介绍各项具体的政策、措施,特别提到,将加强县、市(区)政府是残膜回收利用主体责任的检查考核,并将其列入政府效能目标考核指标体系,对防治成绩突出的县、市(区)以奖代补予以奖励。
            土地是人类的母亲,可是这位母亲是有脾气的。如果孩子只顾眼前利益,如地膜覆盖抗旱保墒,弄了一两茬好收成,不注意回收利用残膜,母亲(土地)的体质(土地的质量)就下降,不能持续供养孩子们,那我们吃什么、喝什么。所以,一定要让母亲体质持续健康。土地不但要守住数量底线,又要保证质量至少不下降,还能逐步提高。地膜回收利用(包括温棚里的地膜回收利用),是给母亲(土地)防癌治癌,是千秋大业、功德政绩。
            我们不反对任期内为民做出亮点,只要受益的是百姓,百姓自有公论。同时,也要求“可持续”。个人、家庭、社会组织、政府,不但会发展,而且是“可持续”的,才是真功夫。
  笔者从1998年起,写治理土地“白色污染”刻不容缓之类的短文多篇。只有写这一篇,心情是较为舒畅的。前几篇都是拿个案说事,而这一篇是政府决策、政府行为,想必能从面上加以推进。
            前边的人乘了凉,后边的人要把凉棚修一修、补一补,为自己的后人再乘凉创造条件。人类文明就是这么一代一代延续、发展。每个人只是过客,但要做一个无愧于前人后人的过客也不容易。做此时的过客,不挨后来的过客骂,就是好过客。
  人的癌要早治,土地的“白色污染”也要早治。这是现任“过客”的责任。癌到晚期治起来很麻烦,在这点上,人和土地一理。(2014.2.11.《法治新报·今日声音》,原题《可持续才是真功夫》)

宁夏:让职业技能培训惠及更多“三类”帮扶家庭
  新华网银川1月4日电(记者 谢建雯)记者近日从新华网
既要“面子新”又要“里子实” 大武口老旧小区改造暖民心
  “改造后,小区的路平了、灯亮了,家里暖和了,我们的心也暖和了。”近日,石嘴山市大武口区永欣园小区9号楼居民孙群告诉记者。2021年,大武口区投资1.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