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共商"一带一路"框架下中国语言文化对阿传播

12.10.2015  18:39

  新华网宁夏频道10月12日专电(记者 艾福梅)12日,由宁夏大学主办的“一带一路”战略与中国语言文化对阿传播高峰论坛在宁夏银川举行,来自全国各大高校及研究机构的语言专家们齐聚一堂,深入探讨中国语言文化如何在阿拉伯国家更有效的传播,以及如何制定国家语言文化政策来推动这一进程,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

  随着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和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宁夏作为古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正努力打造“新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支点,成为中阿交流合作的桥头堡。当前,中国语言文化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尤其是阿拉伯国家迅速传播。

  民心相通,在于语言文化的融通。宁夏大学副校长王燕昌说,语言规划与语言政策研究是社会语言学中一个重要的学科方向,当前受到政府和学界的高度重视。面对多变的世界语言文化组合新形势,中国的语言文化传播与传承面临着巨大的机遇和挑战,如何利用好这一趋势,让中国语言文化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尤其是阿拉伯国家迅速传播,以此充分发挥语言文化在当前国际合作中的“相通”作用,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值得深入研究并付诸积极实践。

  他说,宁夏大学十分重视语言规划与语言政策研究,自2005年率先在国内成立语言政策与语言规划研究所以来,经过不懈努力,产出了一批成果,特别是在学术研究与田野调查中历练了队伍,积淀了方法,拓展了视野,提高了内涵。今后,宁夏大学将进一步促进语言规划与语言政策研究和中国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汉语国际教育、民族学等学科交叉融合,并以对阿语言文化传播为先导,产生出一批标志性成果,积极服务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发展。

  北京语言大学党委书记李宇明认为,“一带一路”建设需要语言铺路。“‘一带一路’建设可以用英语等作为通用语,但这种通用语只能达意、难以表情,只能通事、难以通心。欲表情、通心,需用本区域各国各族人民最乐意使用的语言。粗略统计,‘一带一路’建设涉及国家的国语或国家通用语有近50种,再算上这一区域民族或部族语言,重要者不下200种。这50种或者200种语言,乃是表情、通心之语,应当列入‘一带一路’语言规划的项目单中。”他说。

  记者采访了解到,目前,宁夏大学正在积极筹建中国文化对阿拉伯国家传播数据库,通过这个数据库,可以了解到中国文化在阿拉伯国家的传播情况。(完)

宁夏:让职业技能培训惠及更多“三类”帮扶家庭
  新华网银川1月4日电(记者 谢建雯)记者近日从新华网
既要“面子新”又要“里子实” 大武口老旧小区改造暖民心
  “改造后,小区的路平了、灯亮了,家里暖和了,我们的心也暖和了。”近日,石嘴山市大武口区永欣园小区9号楼居民孙群告诉记者。2021年,大武口区投资1.新华网
5年支出672亿元年均增长5.7% 中卫市“小财政”托起大民生
  近日,家住中卫市沙坡头区世纪花园小区的戚璐圆说,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