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八旬老人的住房记忆

18.05.2018  13:03

  今年82岁的孙绍公老人60多年前来到银川,一直居住在原来的唐徕小区附近,其一家人因为棚户区改造的好政策,从板楼搬进了花园式的新小区——唐徕花园。他亲眼见证了唐徕花园的变化,而唐徕花园的变化不仅是一群人的搬迁,更是人们居住环境的变化,是银川城市发展画卷的一角。

   从土坯房搬进小板楼

  1956年孙绍公随当时的“农业机械化学校”的教职工一同从灵武搬迁到了银川,学校和校办工厂的地址选在了老银川“西城门”的北侧,孙绍公就是校办工厂里的一名工人。“当时的银川还有城墙和护城河,只有一条路从老城出了西门通往新城,西门旁当时的银川警备区一侧就是我们学校和校办工厂。”老人回忆起60多年前的场景。孙绍公说,最初在这里居住的只有十几户人家,他们家是其中最早的一户,单位给每个结了婚的职工分了一间20平方米左右的土坯房,全家人的衣食起居都在这一狭小的空间里。

  后来,校办工厂改成了“宁夏拖拉机厂”,职工也逐渐多了起来。上世纪70年代,拖拉机厂建起了第一批3层小楼,作为厂里的老职工,孙绍公也分到了一套房子。“能从土坯房子搬到楼上住,这对于我们一家人来说是天大的喜事。”孙绍公说,虽然楼是水泥板搭建的简易房,并且房间只有20平方米,但环境比过去有了很大提高。这时的孙绍公家中除了妻子外,还多了2个儿子1个女儿。

  搬家对于孙绍公来说是小环境的改变,实际上周围的大环境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过去城墙以外全都是田地和荒地,人烟稀少没有形成居住区,工厂在这里发展壮大之后,居民也多了起来,过去的土路变成了碎石路,街上开始出现生意人,生活区功能逐步显现。

   棚改圆了百姓新房梦

  上世纪80年代后,宁夏拖拉机厂又建了一批五层的居民楼,孙绍公的房子也从20平方米增加到了75平方米。两室一厅的房子让家人有了独立的空间,5口人2间卧室怎么分?孙绍公为此可是费劲了脑筋,最终夫妻俩搬进主卧,小女儿在次卧,两个儿子就只好在客厅里支起一个上下铺,一家人算是安顿了下来。

  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孙绍公一家就一直居住在这里,后来随着孩子们逐渐长大成家立业,只有老两口和孙子还在老房子里住。这栋老房子和孙绍公一样年龄越来越大,电路、管道都不好使了,即便是经过几次改造依然经常停水断电。

  身边的唐徕小区也正在悄悄发生着变化。改革开放后,整个市区进入了快速发展的阶段,楼房如雨后春笋般从地里冒了出来,居民的数量也开始持续增加。“在这里住了60多年,可以说我是最熟悉这里的人,喜欢住在这里就是因为干什么都很方便。”孙绍公和其他老人一样,每天下楼出门就是路边市场,锻炼完身体回来的时候路边买点水果蔬菜,回家为家人做一顿美食,这几乎是所有“老唐徕人”的共有习惯。

  2013年,唐徕小区又迎来了一次大的变化,这里的2600多户居民通过棚户区改造的机会搬进了新家——唐徕花园。孙绍公一家从75平方米的破旧板楼,搬进了115平方米的崭新楼房里。现在孙绍公每天都会带着孙子外出散步,路线也是“老唐徕人”熟悉的西桥巷、北京路、中山公园一带,有时候不愿意走太远,下楼就有花园和健身器。唐徕小区和孙绍公一家的变化像是整个银川发展的缩影,孙绍公带领家人把日子过得越来越好的同时,他也成为了银川发展的历史见证者。

  记者  李鲲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