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山区先进村的成功之源

28.06.2016  23:44

一个山区先进村的成功之源——记盐池县王乐井乡曾记畔村党支部

  村里的道路由以前的土路变成了水泥路,大家出行更畅通了;创新的贷款扶贫模式,让村民有了创业“第一桶金”;种植、养殖产业快速发展,村民的腰包一天天鼓起来了……近年来,宁夏吴忠市盐池县王乐井乡曾记畔村发生了不少变化,对此,村民们看在眼里,喜在心里。

  曾记畔村地处盐池县城25公里处,总人口728户2058人,有党员48名。过去,曾记畔村是当地有名的贫困村、落后村,“吃水没有源、走路很艰难、三年二头旱、口袋没有钱、村里单身汉随处见”是该村的真实写照。

  如今的曾记畔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成为全县乃至全国赫赫有名的扶贫先进村,被自治区扶贫办评为全区整村推进扶贫开发先进村,先后被市、县党委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这些变化轨迹和荣誉的取得,既是各级党委、政府关心支持的结果,也是近年来村党支部坚持抓班子带队伍、拓思路强动力、调产业促发展、树形象聚民心,积极探索建服务型党组织促脱贫攻坚的新路子所释放出的倍增效应。

  激发党组织活力让群众脱贫致富“有靠山

  农村怎样才能富?“全靠坚强党支部”,这是曾记畔村村民的回答。

  16年前,曾记畔村真称得上是“光腚村”:集体经济“空壳”,村“两委”班子严重“缺钙”,贫困像石头一样,压得村民喘不过气来。2010年,新一届村支部班子成立后,“打铁还需自身硬”成为党支部一班人的首要任务。

  群众在看,党支部在变。党支部书记朱玉国带头参加县委组织部举办的村干部大专学历函授班,采取远程教育、组织班子成员到县内外观摩学习、聘请县委党校教师和农业技术人员到村授课等措施,切实提高了班子成员的政治意识和发展能力。

  先后筹资16万余元,高标准、规范化建设了活动阵地,建立了便民服务站,使党员活动、办公议事、教育培训、便民服务、文体娱乐、信息交流有了像样的“”;

  建立了村干部值班制度、党群议事会制度、村级重大事务提出议案—民主决策—公开告知—组织实施—监督管理的五步民主决策制度,赢得了党员群众的信任;

  ……

  通过一系列“手术式”的变革,村班子内部风气正、人心齐,党员群众气顺了、心静了,发展生产挣票子、脱贫致富奔小康已成为曾记畔村党员群众的主基调。

  “这几年,我们村上变化这么快,主要是我们有个好班子、有个好支书。”这是曾记畔村党员群众对村“两委”班子的一致评价。

  引导党员顶上来 让群众脱贫致富“有帮手

  有没有一个坚强团结的领导班子,有没有一支强有力的党员队伍,事关一个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

  在朱玉国眼中,增强组织战斗力,不仅仅要管好村干部,还要把默默奉献在基层的共产党员发动起来,他说:“团聚全村党员,建好党员这支队伍,那将战无不胜、攻无不克、所向披靡。

  如何建立广大党员在脱贫攻坚中体现先进性的长效机制,是村党支部思考的又一重要问题。为此,村党支部号召“打赢脱贫攻坚战,党员必须顶上来”,结合党员服务承诺、无职党员设岗定责、党员评星定格等活动,组织村“两委”成员和一些条件好的党员通过“一帮一、多帮一”的方式,为发展能力弱的贫困户制定发展计划、监督计划落实、提供贷款担保,并作为一项长期制度执行。

  村民牛生虎曾是穷得叮当响的贫困户,朱玉国帮他制定了滩羊养殖的发展计划,并为他累计担保贷款4.5万元生产母羊和饲草料。如今,牛生虎的养殖棚里存栏生产母羊90只,年产羊羔百余只,收入达6万多元,不仅脱了贫,还带动其他农户发展滩羊养殖增收致富。

  近年来,党支部推动21名党员选择“带头致富岗”、15名党员选择“扶贫帮困岗”,形成了党员带群众、先富带后富的生动格局。

  注重做好服务文章 让群众脱贫致富“有支撑

  2006年,跑运输的张国定因为一场事故急速致贫,无奈的他只能回乡养羊。“当时是贷款,有了本钱以后养了二十几只羊,那年卖一只羊就赚出了一只羊的钱。”后来,他就一直在家养羊,现在他在评级授信中被评为A级,贷了10万元,羊圈里有240只羊。贷款让张国定走出了当年的经济困境。

  像张国定一样,曾记畔村的很多人都体会到金融扶贫的益处。

  群众有发展信心、发展计划,但没有资金、没有技术,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因此,村党支部决定搭建好金融政策扶持和“支部+合作社+农户”两个平台,切实为群众脱贫致富提供有效服务。

  近年来,村党支部利用全国贫困村村级发展互助资金试点村和“千村信贷”金融扶贫试点村有力契机,累计发放互助资金1359万元,争取金融部门支持捆绑信贷资金3490.57万元、评级授信“富农卡”信贷825.3万元、小额信贷230.2万元,惠及2629户(次),有效解决了全村群众发展生产无本钱的问题。

  2015年全国部分省区金融扶贫小额贷款工作会议在曾记畔村观摩,金融扶贫“盐池模式”开始走向全国;以互助资金为平台,发挥金融扶贫支撑作用,联合全村60户种养殖大户和70户贫困户,采用“支部+合作社+农户”模式,成立了丰鑫裕种养合作社……

  在村党支部的带领下,曾记畔村实现了贫困群众从“输血”到“造血”、从扶贫到扶志、从等救济到靠双手致富的根本转变。

  培育和谐新民俗 让群众脱贫致富“有甜头

  近日,在曾记畔村的广场上,十几个村民聚在一起,踩着音乐节拍翩翩起舞,一旁围观的村民则点评谁跳得标准、谁跳得熟练。

  以往,由于村集体经济“空壳”,党支部在为民办事、组织群众开展活动方面就捉襟见肘。群众一有空闲时间,不是打麻将赌博,就是喝酒闹事。曾记畔村党支部一班人认识到,要让全村又好又快地发展,就必须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积极倡导农民群众树立文明新风尚,用文化活动来杜绝不良风气。

  近年来,村党支部利用互助资金年收入10万元的集体经济,大力推行“三建四关心”党内关爱机制,逢年过节,支部一班人带着党的温暖上门慰问,并送去米、油等生活用品。制定了村规民约,组建了村级秧歌队,组织开展了建党周年庆祝、“婚育新风进万家”、农民科技竞赛、好婆婆好媳妇评选、奖励十佳创收户等活动,既宣传了党的政策,又为群众提供了健康向上的“精神食粮”,逐步形成了淳朴勤劳诚信的民风和积极上进的村风。

  在曾记畔村,处处感受得到村党支部带来的变化,处处传颂着广大党员创先争优的感人事迹。说到村党支部,村民们都会翘起大拇指。

  当问起对曾记畔村今后发展还有什么想法时,朱玉国露出了憨厚的笑容:我们曾有三个梦想,第一个梦想是互助资金量达到300万元,可拿出10万元为村民买医保,避免因病返贫或看不起病,现在村级互助资金已发展到417万元,这个梦想已经实现了;第二个梦想是资金量达到600万元,再拿出15万元解决群众养老保险问题;第三个梦想是资金量达到800万元,给考上大学的贫困生每人奖励5000元到1万元。曾记畔村党支部的发展梦想听起来虽然简单,但质朴中透着力量,透着农村基层党员干部心系群众,团结带领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坚定信念。

  创业无止境。如今的曾记畔村百业兴旺,群众致富奔小康的信心十足。面对新的历史机遇,曾记畔村群众在村党支部的带领下,正在构建更加美好的蓝图……

宁夏:让职业技能培训惠及更多“三类”帮扶家庭
  新华网银川1月4日电(记者 谢建雯)记者近日从新华网
既要“面子新”又要“里子实” 大武口老旧小区改造暖民心
  “改造后,小区的路平了、灯亮了,家里暖和了,我们的心也暖和了。”近日,石嘴山市大武口区永欣园小区9号楼居民孙群告诉记者。2021年,大武口区投资1.新华网
5年支出672亿元年均增长5.7% 中卫市“小财政”托起大民生
  近日,家住中卫市沙坡头区世纪花园小区的戚璐圆说,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