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川将借鉴德国经验打造低碳生态示范区

23.03.2017  14:43
 

  3月21日,在北京召开的第十三界国际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大会上,银川市被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德国能源署评为第二批“中德低碳生态示范试点城市”。“中德低碳生态示范试点城市”能为银川带来什么?银川将如何发挥示范试点作用?3月22日,记者就这些问题采访了银川市规划管理局相关负责人。

  银川成为第二批“中德低碳生态示范试点城市

  银川市规划管理局编研中心主任张媛媛介绍,银川有着丰富的山水、河湖、林田资源,近年来十分重视生态环境建设,通过立法划定了湿地、水系周边生态保护空间,并提出了“最适宜居住、最适宜创业”“国际化、现代化”的两宜两化城市发展目标,在当前城市发展建设方式转型的关键时期,银川需要借助国内外先进的技术手段和经验理念持续强化生态文明建设,因此,银川申请第二批“中德低碳生态示范试点城市”,既有着天然的优势,又恰逢其时。

  借鉴德国在低碳生态领域的先进经验,银川市与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德国能源署共同编制了《银川市中德低碳生态城规划》。通过规划引领支撑试点申报,经过国内外专家评审,3月21日银川市正式被中国城科会、德国能源署评为第二批“中德低碳生态示范试点城市”。

  在这之前,江苏省海门市、宜兴市,河北省张家口市(含怀来),山东省青岛市、烟台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新疆乌鲁木齐市高新区在内的6个城市和地区已被列入首批“中德低碳生态合作项目”试点示范城市。

  生态城选址阅海湾经济区

  张媛媛介绍,银川中德生态城选址在阅海湾经济区,东临唐徕渠,北临沈阳路,南至大连东路,西临正源北街,整个项目位于银川市极具特色的文化景观轴——中阿之轴向东延伸线上,总面积约3.65平方公里。该区域作为银川市中心城区未来生态本底条件最优的区域之一,拟将其打造成全国生态旅游服务示范区、银川生态文创集聚高地和阅海湾生态森林社区。

  未来,银川中德生态城的模式和经验或将带动整个银川的低碳生态建设。

  参与编制《银川市中德低碳生态城规划》的一名研究人员认为,银川中德生态城紧邻正源北街、沈阳中路、大连东路等城市主干路,外部交通条件较好,生态绿地、水体资源均较为丰富。此外,银川丰富的太阳能、风能资源丰富,也为低碳生态建设提供了基础。

  借鉴德国经验,打造小街区、小路网

  张媛媛介绍,按照规划,未来银川将借鉴德国低碳生态领域的相关技术,从空间紧凑利用、生态环境保护(水资源、固废资源化利用)、绿色交通、清洁能源利用、绿色建筑推广等方面,打造银川中德生态城。

  在空间紧凑利用方面,借鉴德国紧凑城市建设的经验,打造小街区、小路网的空间布局。生态环境保护方面,从绿地景观营造、物种保护丰富、水生态恢复治理、固体废弃物回收利用等方面,为市民构建和谐宜人的生态系统。未来,银川中德生态城将结合海绵城市规划,采用“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城市雨水管渠系统-超标雨水径流排放系统”,解决地区的水安全、水环境问题。

  此外,建立绿色交通系统,通过打造慢行系统,为市民提供可供行走、驻足的空间;并推行智能化交通管理。逐渐落实并推行建筑绿色节能理念,通过太阳房、自然通风、遮阳、蓄热降温和绿化设计模式,逐渐优化建筑。

  未来,银川中德生态城将结合银川市旅游资源,大力发展旅游服务产业,依托阅海经济区,发展高端体育服务产业,成为构建银川市体育旅游服务与特色文化展示平台。(记者 陈玲)

银川经开区转型升级促高质量发展
    抢抓“朝阳项目” 形成“二期现象” 新华网
银川让土地成为农民手中“活资产”
    建立农村产权流转交易服务体系 积极推新华网
银川市总工会启动“冬送温暖”活动
    为正在严寒气温下作业的职工送上慰问品,新华网